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01 18:55:51
今天滬指最高已經到3457.64點了,而前期最高點是3458.79點。關鍵是今天收盤點位也處于日內高位,在3451.94點,這其實為明天創新高創下了一個不錯的條件。幾個點的距離,市場情緒稍微高一些,可能直接高開就過去了。而且一旦跨越這個半年來的天花板,就有望引領市場情緒進一步高漲。
圖片來源:攝圖網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這兩天的行情,實在是有點折磨人。昨天沖高回落,跌得人一臉懵。結果今天,金融股高舉高打,帶領大盤一路上揚。你剛想撤退,結果今天市場又來一句“老鄉別走”!
今天,滬指大漲60.18點,以3451.94點報收,漲幅高達1.77%。不過,年內高點3458點還是沒有突破,盤中滬指最高漲到3457.64點,最后還是回落了一點。
大盤短期能否突破,這倒不是最關心的問題了,不過我在想,我們是不是對銀行股有些誤解?
昨天,銀行股率領大盤沖擊3458點,最終無功而返,大家都被跌得灰頭土臉,灰心喪氣。然后,大家都怪罪于主力拉抬銀行股,導致市場“失血”。
確實,以前有太多的類似案例,每次一拉銀行股準沒好事,包括今年7月6日、7月7日的行情也是如此,銀行股一亢奮,大盤就波段見頂了。
其實,達哥昨天看到市場這樣,也是有這種想法的,同樣覺得,大盤這樣沖高回落,短期也就不要再想創新高了。這就是慣性思維,一旦有這種思維的人多了,那么不管正確與否,事情都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但是今天,為什么似乎昨天的事情就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銀行股照樣又漲起來了,市場比昨天明顯縮量,但也并不影響行情大漲?今天我在想,銀行股雖然在指數中的權重很大,但銀行股的大漲,真的會讓市場“失血”嗎?
關注幾個數據,今天銀行股成交額最大的是招商銀行35.6億元,興業銀行34.4億元,而工商銀行只有28.7億元,建設銀行只有17.5億元,平安銀行成交25.2億元。這個成交水平,在整個市場來看,根本算不上是“吸血鬼”。
滬市成交最大的是中國平安78.4億元,券商股中的中信證券成交70.5億元、中金公司成交51.1億元。另外,三安光電成交49.8億元,貴州茅臺成交48.9億元。沒有一只銀行股的成交額有他們大。
再看深市方面,成交額最大的是東方財富169億元,接下來是長安汽車79.5億元,京東方A也成交70多億元。
由此可見,銀行股的成交額,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對指數的貢獻卻是最大的。除了中國平安外,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和建設銀行對滬指的貢獻是非常大的。
那么,為什么現在拉升銀行股,算得上是花小錢辦大事呢?為什么根本用不了多少資金,銀行股就能漲得飛起?
我覺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銀行股已經太長時間沒多少人關注了,拉起來輕飄飄的,可能拋盤不太重吧。
但是,如果哪一天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重量級銀行股的成交額,放大到100億元以上,可能又要小心點了。查了一下歷史行情,2015年7月的時候,工商銀行的成交額就是100多億元。
再說今天的消息面,首先是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又發聲了,據媒體報道,易會滿最新發表文章稱,要“大力推動長期資金入市”。易會滿還指出,“十四五”時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強化資本市場功能發揮暢通直接融資渠道,促進投融資協同發展,努力提高直接融資的包容度和覆蓋面。
現在來看,未來的方向清楚了,就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說得更直白點,就是更多的發行新股,增加股票供應量。以前一聽到這個說法就覺得不好,股市大擴容是利空。但實際上從長遠看,發行新股本身就是股市存在的一大意義。
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9月末,直接融資存量達到79.8萬億元,約占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29%。其中,“十三五”時期,新增直接融資38.9萬億元,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32%。
另外,今天還有一個消息,據財新網,疫情后經濟恢復持續加速,11月中國制造業運行出現十年來最強勁改善。11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4.9,高于10月1.3個百分點,為2010年12月以來最高值。這個消息,進一步加強了市場對經濟復蘇的預期。在這個邏輯下,順周期板塊可能還會持續表現。
此外,深交所消息,將對深成指、創業板指數和深證100指數、中小板指數樣本股進行調整。創業板指數樣本股調整面積較大,這里不多說了。重點看看另外幾個指數的調整情況,本次調整將于2020年12月14日正式實施。
今天滬指最高已經到3457.64點了,而前期最高點是3458.79點。關鍵是今天收盤點位也處于日內高位,在3451.94點,這其實為明天創新高創下了一個不錯的條件。幾個點的距離,市場情緒稍微高一些,可能直接高開就過去了。而且一旦跨越這個半年來的天花板,就有望引領市場情緒進一步高漲。
但是,或許很多人還是會有疑問,萬一明天又跌下來,達哥觀點是不是又要變了,覺得又過不去了?說實話,達哥也不是神仙,天天猜指數漲跌,就可能天天被打臉,這就是寫股市文章最大的風險所在。
達哥也不想左右搖擺,大家不妨看看上證50指數和滬深300兩大指數的趨勢。無論怎么說,這個趨勢都是向上的,而炒股的大忌,不正是與趨勢作對嗎?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快速閱讀道達投資手記專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