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28 17:14:16
歲末之際,展望2021年,眾多機構仍然看好軍工板塊的走勢。
每經記者 文多 梁梟 每經編輯 陳俊杰
軍工板塊向來牛股頻出,歷次上漲行情演繹,軍工板塊漲幅都會超過市場均值。2020年的軍工板塊也并不例外,并呈現出兩個特點:牛得更久,牛得有支撐。
在經過了2020年的較好行情后,這一板塊在2021年能否持續為價值投資者帶去驚喜?從歲末眾多機構的研報來看,他們的答案是“可以”。
中信證券研究部首席軍工分析師付宸碩對于2021年軍工板塊同樣看好。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他也詳細解釋了板塊的幾點確定性,包括“十四五”期間的發展高確定性;基本面的持續向好;“補償式”發展的高確定性;實戰化訓練的高確定性等。
圖片來源:鏑數制圖,底圖來自鏑數圖庫
截至2020年12月21日收盤,上證指數的年度漲幅為12.15%,滬深300的年度漲幅為23.2%,而中證中航軍工主題指數(399959,以下簡稱軍工指數)的年度漲幅達到49.48%,大幅跑贏了大盤指數。具體來看,指數40只成分股中,34只上漲,其中多只個股股價翻倍,洪都航空(600316,SH)的漲幅更是超過200%。
事實上,以往的軍工行情,往往是針對突發事件及資產注入預期的炒作,由此導致軍工板塊具有“大開大合”的特點,波動較大,行情延續性也較差。但是今年6月底開始的軍工行情,主升段的延續時間長達近1個半月時間,且自8月以來,中證中航軍工主題指數始終在高位震蕩,過去“跌回起漲點”的走勢并未再現。而到了歲末,更是有突破箱體上沿的趨勢。整體來看,2020年軍工股的行情大大強于往年。
板塊走強,個中強勢股的拉抬功不可沒。在“喝酒吃藥”行情貫穿全年的背景下,多只軍工股也不聲不響地走出了翻倍行情。截至12月21日收盤,在軍工指數中,有12只成分股漲幅超過100%。除了彈性較大的中小市值品種外,也不乏中航沈飛(600760,SH)、航發動力(600893,SH)這樣的大塊頭。
以中航沈飛為例,其在今年7月初連續拉出5個漲停板,奠定了今年下半年軍工板塊的漲勢。而中航沈飛之所以能引領板塊啟動,除了公司股價之前長期蟄伏等市場因素外,本身的業績增長可能才是上漲的關鍵因素。2018年、2019年,公司業績穩步增長,到2020年迎來爆發。2020年前三季度,中航沈飛實現凈利潤11.61億元,同比增長87.19%。華西證券研報認為,作為我國先進戰機的稀缺上市主機廠,中航沈飛是最早實現總體單位核心資產整體上市的典范,近三年公司彰顯較好的業績兌現能力。
航發動力也擁有類似的上漲邏輯。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6.34億元,同比增長53.3%。
由此觀之,2020年的軍工行情之所以持續近半年仍未偃旗息鼓,公司基本面持續改善才是核心推動力。在疫情背景下,宏觀經濟復蘇面臨諸多挑戰,此時軍工板塊逆周期屬性所帶來的確定性就尤為可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基本面改善的內生因素外,機構投資者的追捧也在為行情火上澆油。以年度漲幅第一的洪都航空為例,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前十大股東新進7家機構投資者,而半年報中位列前十大股東的證金、匯金以及三位個人投資者已不在列表上。
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漲幅第二的振華科技(000733,SZ)身上。公司三季報顯示,前十大股東中新進2家機構投資者。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代表的北向資金也首次躋身公司前十大股東之列。此外,火炬電子(603678,SH)、航天彩虹(002389,SZ)等漲幅居前的個股均是機構投資者及北向資金搶籌的對象。
歲末之際,展望2021年,眾多機構仍然看好軍工板塊的走勢。不少分析師都在看多板塊時提到“十四五”規劃,其中就包括中信證券研究部首席軍工分析師付宸碩。
在觀察未來幾年板塊走勢時,“十四五”規劃對軍工板塊的影響首當其沖。
付宸碩認為,“十九大”報告將1997年提出的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目標提前了15年。2020年11月26日,國防部宣布,解放軍已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也已取得重大進展,可見,我國國防建設“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推進順利,“第二步”的“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有望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國防和軍隊發展的重點。
同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國際戰略格局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已發生深刻調整,我國安全形勢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大。”付宸碩因此認為,“‘十四五’將是我軍在基本實現機械化后加速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階段,而新的‘十四五’規劃也將指導我軍在國防戰略轉型下加速‘補償式’發展”。
中信證券研究部首席軍工分析師付宸碩。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確定性,是投資過程中的重要因素。付宸碩還向記者分析了板塊在2021年的幾大確定性。
首先,正如前文所述,2020年的很多軍工股有良好的業績支撐。
“不同于2014年前后‘資產注入’的主題邏輯,目前市場對軍工行業的投資理念已經從‘事件驅動型’逐漸轉向了以基本面為主導,而行業本身也在越來越多的頂層設計引導下開啟了持續的業績兌現。”因此,付宸碩認為:“我們判斷未來板塊的上漲主要是基于行業在‘十四五’期間的發展高確定性和基本面的持續向好。”
同時,軍工板塊的高確定性建立在“強軍建設”上。
付宸碩介紹道:“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所以我們認為強軍目標已上升至新的戰略高度,軍工行業在軍隊的剛性需求支撐下已具有長期且高確定性的增長基礎。”
這其中的剛性需求,他認為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補償式”發展的高確定性,目前我軍仍裝備大量老舊裝備,新裝備數量及結構占比與美俄等軍事強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加速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具有緊迫性;二是實戰化訓練的高確定性,“十三五”期間我軍已顯著加強實戰化訓練,今后實戰化將成為我軍練兵備戰的常態;三是自主可控的確定性,軍隊對“自主可控”有更為迫切的需求,特別是軍隊信息化的持續推進也將加速產業鏈實現“自主可控”的進程。
軍工板塊相比起大眾更為熟悉的消費、科技、醫藥板塊,除了以上確定性,還有一個自身獨特的優勢。
“軍工行業的優勢體現在需求更為穩定。”付宸碩表示,“我國軍工行業的需求主要來自我國軍隊,其訂單下發具有較為確定的計劃性,目前我國國防建設仍處于‘補償式’發展階段,使得行業發展具有剛性需求支撐,比如在2020年疫情期間,軍工行業受影響就相對有限。”
針對軍工板塊,付宸碩也為投資者給出了一些風險提示:軍工行業投資已經從“事件驅動型”轉向了以基本面為主導,所以建議弱化純消息面的擇股邏輯,可關注產業趨勢明確、主業突出、有長期業績兌現的標的。
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