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31 17:40:18
每經記者 葉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2020年收官之日,兩市股指維持強勁上揚態勢以紅盤報收,滬指最后一天突破年內高點,創出2018年2月以來新高。此外,深成指漲近2%,創業板指漲幅超2%,創逾五年新高。
整體上看,今年市場表現不錯,熱門板塊跑出了多只大牛股。從年內漲幅靠前的ETF來看,均是今年的熱門板塊,酒ETF、新能車兩只ETF年內漲幅超120%。不過,全年市場仍然呈結構性牛市,兩市仍有近2000只個股出現下跌,資金進一步向趨勢龍頭集中。
ETF排名出爐,93.17%實現正收益
2020年收官之日,兩市股指維持強勁上揚態勢以紅盤報收,滬指最后一天突破年內高點,創出2018年2月以來新高。而隨著今日交易結束,2020年基金業績排名也塵埃落定,場內ETF成績率先出爐。
從二級市場ETF今年的價格表現來看,今年依然是基金投資的大年,表現最好的ETF是酒ETF,累計漲幅125.21%,排名第一;緊隨其后的是新能車(159806),年內累計漲幅122.57%。
從年內漲幅靠前的ETF來看,均是今年的熱門板塊,漲幅超過70%的ETF有18只,超80%的有10只,其中軍工和消費行業相關ETF各有5只,兩只創業板相關ETF漲幅居前,創成長漲98.65%排名第三,創業板50漲88.65%排名第6;醫療ETF漲86.75%,擠進前10。
整體看,兩市278只股票型ETF中,259只都取得了正收益,占比93.17%;19只ETF收益為負,跌幅最大的為能源ETF,年內累計下跌9.13%,其次地產ETF、5GETF等也表現不佳。
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北向資金今年合計流入逾2000億元,給A股不僅帶來增量資金,更重要的是帶來價值投資理念。有機構研報顯示,近兩年,公募基金較滬深300超額收益率與北向資金超額收益率相關系數快速增加,兩者投資風格由負相關轉為趨同。對比主動權益型基金季度披露的前十大重倉股信息可知,2016年至2018年,公募從“與北向風格存在較大差異”逐步向北向資金投資風格靠攏,并在2019年之后兩者風格高度相似。
在商品ETF方面,豆粕ETF漲幅28.51%排名第一,有色期貨漲13.14%排第二;而有4只黃金相關ETF漲約13%。
跨境ETF方面也表現不錯,中概互聯、大灣區漲幅超40%,灣區基金和兩只納指ETF漲逾32%緊隨其后。而恒生指數相關ETF則大多收綠,其中H股ETF(510900)下跌了8.57%。
冰火兩重天,近2000只個股年內收綠
2020年收官之日,兩市股指維持強勁上揚態勢以紅盤報收,兩市逾3000只個股紅盤報收,下跌家數僅800多只,滬指最后一天突破年內高點,創出2018年2月以來新高,讓投資者們激動不已。
然而從全年看,卻是冰火兩重天的環境。兩市有近2000只個股年內股價出現下跌,占比48%,跌幅最大的*ST環球累計下跌92.37%,而跌幅排名前十除了濟民制藥外,全為ST板塊個股。而另一方面,市場也是牛股輩出,英科醫療以近15倍漲幅賺足了市場“眼球”,貴州茅臺、寧德時代等行業龍頭亦表現非凡,但總體看,今年市場行情分化嚴重,全年市場呈結構性牛市,資金進一步向趨勢龍頭集中。
今年大家的成績如何?不妨趁著元旦假期總結一下明年的布局。
而對于明年的行情,有機構指出,年底指數表現強勢,創業板指創下5年新高,北向資金持續買入,機構開始提前布局春季可能會領漲的行業和個股。最近幾個交易日漲勢較好的行業,大概率是明年春季行情領漲市場的行業板塊。雖然市場大跌和大漲可能性都不大,但結構性機會依然精彩,從近期市場走勢來看,新能源汽車,白酒,以及反彈的科技都有望引領市場的開年春季行情。景氣賽道個股還是有望走出獨立行情。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