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1-05 19:36:13
每經記者 吳永久 何劍嶺 每經編輯 謝欣
繼昨天的開門紅之后,今天股市還是比較熱鬧。但是,你不一定在賺錢。
牛眼君看了下今天幾個指數分時圖的黃白線,基本上是白線在黃線之上,深成指和中小板指的黃白線差距最大,這表明權重股對指數的影響較大。
再看看今天中小板的1000億市值以上的股票,大多數表現不錯,其中海康威視、牧原股份漲停。
作為這種大市值的股票,一般散戶是不會買的,原因是嫌盤子太大,很難漲起來。
如果一波行情來了,僅僅是看下熱鬧而沒有賺到錢,還不如退出股市算了。
望一眼如今的市場,除了一些老熱點頻繁表演之外,但已漲了一大波,那么還有沒有安全邊際高一些的低位品種呢?
“安防茅”、“豬茅”今天漲停,帶動指數飆升,估計一些股民是賺了指數不賺錢。今天,牛眼君就來聊兩個事情,先來說第一個。
對于大市值股飆升的市場風格,估計會有一些股民表示不服,認為是機構抱團的效果。牛眼君今日發現一個有意思的觀點,解釋了這個現象。
先來看下成熟市場的港股吧。據海通證券分析,對全部港股按市值進行分組,發現市值越大的公司漲幅也越大,2019/1/4-2020/12/25 期間市值在50億港元以下的公司平均漲幅為2.0%,50億-100億港元的公司為8.0%,100億-500億港元的公司為26.0%,500億-1000億港元的公司為41.7%,1000億港元以上的公司為48.2%,表明港股存在明顯的龍頭效應。
港股龍頭化的原因一是龍頭化源于業績更優。隨著行業集中度提升和產業升級推進,龍頭公司業績表現更優異;二是龍頭化源于機構頭部化。通過對比外資、內資、港資機構前50大重倉股的特征可以發現,內資機構與外資、港資機構偏好相近,均青睞盈利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大市值龍頭。2019年以來南下資金持續流入港股,對港股的定價權邊際增強,同時內資機構頭部化趨勢愈發明顯。機構內資化和頭部化進一步強化龍頭公司的表現,其背后的邏輯是相對考核和定期排名機制下投資者傾向于“抱團”業績穩定、股價持續上漲的少數龍頭,表現為內資機構持倉集中度上升,且規模越大的基金越傾向于重倉龍頭公司。
另據國盛證券分析,近年來A股市值后50%成交占比持續下滑,已從2016年的33%下降至2020年的19%。借鑒海外經驗,日本,韓國,美國成熟市場中市值后50%,成交占比分別為4%,3%,2%均處于較低水平,未來A股市值后50%成交占比還會繼續下滑,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這個市場以前是主板與中小創的風格切換,最近幾年是大市值與小市值之間的風格切換。以前小市值股受到追捧,最近幾年行業龍頭受到追捧。
第二個事情,目前有沒有安全邊際高的低位品種?牛眼君發現,A股每波行情之中,券商股都要表現,而目前多數券商股尚在低位。
這幾年的市場,投資者在逐步的機構化,以前的散戶逐步的把錢交給私募和公募、券商資管打理。此外,券商自營盤也在炒股。因此券商會受益于股市走牛,并且也在財富管理轉型。
作為資管行業的一個代表,牛眼君看了下“PE之王”黑石集團的表現,走得蠻漂亮的。
據央視財經報道,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研究部行政負責人于新利在直播中表示今年其實最好的還是A股和港股,還是中國的資產。現在A股四千多家公司,最好的公司肯定就是前10%,滬深300、創業板50和科創板50,這400家公司一定是中國最核心的資產,這些公司就放心大膽地閉著眼買。如果再想擴大一個范圍,擴大到20%,就是800家公司,就是中證800加滬深300加中證500。未來不管十年之后,A股公司從四千到六千家,最有價值還是前20%,還是核心資產。中間也許有個別一些公司變成前20%,但大部分公司在未來十年之內,要么退市,要么根本沒有任何機會,所以五六年前那種炒概念、炒殼、炒小的思路,在未來的市場里一定是行不通的。
今天大盤繼續演繹“吃藥喝酒”行情,食品飲料、釀酒、農牧飼漁等大消費板塊漲幅居前,然而,去年年底一度暴漲的煤炭和電力板塊卻跌幅居前。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s)認為,時值春節前最后一個多月的交易階段,消費板塊的預期向好,再加上白酒股的“示范”效應,因此特別吸引資金的關注,相應地資金對其他板塊并不太留戀。
軍工牛股打開連續漲停,“章盟主”攜手深股通快速倒手
中航機電
“章盟主”買入4770萬;
深股通買入4700萬;
機構席位賣出5139萬;
今日部分軍工股走勢強勁,其中中航機電在之前連續兩個漲停板之后,今日盤中數度漲停又被打開,最終收盤大漲逾8%。中航機電龍虎榜數據顯示,游資和機構的展開激戰:深股通專用席位巨額倒手,在買入4.49億的同時也賣出4.96億;兩個機構專用席位累計凈買入2.4億;“章盟主”在買入1.03億的同時也賣出5530萬。賣出席位方面,有兩個機構專用席位累計凈賣出2.9億元。
據新華社報道,新修訂的《軍隊裝備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軍工股近期集體走強。中航機電是中航工業旗下航空機電系統業務的專業化整合和產業化發展平臺,軍用航空機電業務為我國在研在產的軍用飛機提供配套產品和服務,產品研制能力基本達到了國外同等產品的水平。
業績利好醫藥股連續跌停,“炒股養家”借撬板機會出逃
康隆達
華泰榮超商務中心買入896萬;
機構席位賣出2550萬;
“炒股養家”賣出2358萬;
主營功能性勞動防護手套業務的康隆達在去年新冠疫情中獲得資金追捧,年度漲幅超過2倍。不過在去年12月28日疑似遭遇“殺豬盤”突發閃崩后,截至昨日連收5個跌停。昨日晚間,康隆達發布了“救市”味道明顯的公告稱,預計2020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4500萬元到5500萬元,同比增加89.88%到109.86%。不過,利好公告的影響曇花一現,今日康隆達盤中雖然數度拉起,但最終還是逃不掉連續第6個跌停。
然而,有游資和機構席位在今日的“撬板”過程中成功出逃康隆達。龍虎榜數據顯示,買入前5席位累計凈買入3933萬,其中華泰榮超商務中心買入了896萬。賣出前5席位累計凈賣出1.49億,其中一個機構專用席位賣出2550萬;“炒股養家”也借機賣掉了2358萬。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獨立判斷很重要。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