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1-23 17:39:04
本周行情依舊火爆,除了白酒暫時休憩,新能源車、光伏再度上漲,加之醫藥復蘇和風電的持續行情,賺錢效應越來越強。汽車產業鏈牛了這么久,本周錢研君繼續從與汽車相關的細分行業繼續挖掘價值,具體什么行業,粉絲朋友應該從標題能猜出一二了吧?這就是上市公司業績屢超預期的輪胎行業。
圖片來源:攝圖網
來源:微信公眾號“道達號”(微信公號ID:daoda1997)
各位老鐵,大家周末好!我是錢研君,每個周六,我都在公眾號“道達號”上發布最新的研究成果——錢瞻研報。
本周行情依舊火爆,除了白酒暫時休憩,新能源車、光伏再度上漲,加之醫藥復蘇和風電的持續行情,賺錢效應越來越強。
汽車產業鏈牛了這么久,本周錢研君繼續從與汽車相關的細分行業繼續挖掘價值,具體什么行業,粉絲朋友應該從標題能猜出一二了吧?這就是上市公司業績屢超預期的輪胎行業。
本期《錢瞻研報》推出了白金版,重點介紹了輪胎行業3家上市公司的基本情況。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進入贏家學院進行閱讀。
免責聲明:本文及錢瞻研報白金版是從行業前瞻去挖掘價值信息,整合最熱研報主要觀點,文章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不涉及操作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在疫情進一步沖擊本就低迷的全球輪胎市場情形下,全球輪胎行業格局的重塑正在加速。由于我國國內疫情控制妥當,國內輪胎行業正處于盈利黃金期,從4個維度可以佐證:
維度一:
隨著國內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20年5月起國內乘用車產銷量同比轉正,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5月-8月乘用車銷量分別同比+7%/+2%/+9%/+6%。進入9月乘用車銷量復蘇態勢延續,隨著“金九銀十”的乘用車旺季到來,行業銷量將持續向好。而半鋼胎開工率逐步恢復,2020年9月國內半鋼胎平均開工率已突破70%,國內頭部輪胎企業產能均處于滿負荷運營狀態。
維度二:
2020年前三季度重卡銷量突破120萬輛,超過去年全年水平;1-8月國內挖掘機銷量總計21.05萬臺,同比增長28.8%,其中8月單月銷量同比增長51.3%。全鋼胎開工率同樣逐漸恢復,9月國內全鋼胎開工率已達73%-74%,國內頭部輪胎企業的全鋼訂單基本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預計2020年第四季度工程機械及重卡的高景氣度將持續,2020年整體銷量將創新高,進而各輪胎企業的全鋼胎產品將有超預期表現。
維度三:
自2020年6月起,中國輪胎出口由利空轉向利好。截至8月,國內乘用車胎出口量達2056.2萬條,同比增長2.1%,于疫情后首次實現同比正增長;國內卡客車胎出口量達916萬條,同比增長19.9%,全鋼的出口需求恢復更加迅速。
維度四:
美國對泰國、越南等地的半鋼胎雙反調查于2020年年底初裁,為了規避雙反初裁可能帶來的高額關稅,美國經銷商對東南亞工廠的訂單大幅度提升,自7月起,美國來自于泰國、越南等地的輪胎進口量顯著回升。在滿負荷生產的前提下,海外工廠的同比利潤增量將主要來自價格的上漲。
上面提及美國對泰國、越南等地的半鋼胎雙反調查,目前初裁出爐,好于市場預期。
2020年11月4日, 美國商務部公布了對越南的反補貼初裁決定, 對原產自越南的輪胎征收6.23%-10.08%的反補貼稅率;12月30日,美國商務部公布了對韓國、中國臺灣、泰國和越南的反傾銷初裁決定,對泰國征收的反傾銷稅率為13.25%~22.21%,對越南稅率為0%~22.30%,均大幅低于此前申請人指控的傾銷幅度,也好于此前的市場預期。
2019年,韓國、中國臺灣、泰國、越南合計對美國出口乘用車胎8538萬條,占美國進口總量的44%,加征關稅或將直接導致美國的輪胎價格上漲。自美國對原產自中國的乘用車胎實行反傾銷和反補貼懲罰性關稅后,隨著中國企業大量走出去到東南亞設立工廠,越南和泰國出口到美國的乘用車胎數量快速增長。
2019年美國進口乘用車胎數量約為1.96億條,韓國、中國臺灣、泰國、越南分別占比9.8%、4.5%、23.1%、6.2%。如果算上中國大陸在內,目前美國對東亞地區的五個地區征收懲罰性關稅,超過其進口乘用車胎總量的50%,短時間內其他的低成本生產者無法完全填補這部分市場,加征關稅的結果將是由消費者來承擔最終的價格上漲。
若反傾銷關稅按照初裁結果實施,推測到2023年,韓國對美的出口量將降為2019年的一半,中國臺灣對美國的出口量將下降到2019年的30%,這部分約1600萬條、價值量達8.5億美元的乘用車胎市場,未來大概率將被品牌和定價接近、且在東南亞設有生產基地的中國大陸輪胎品牌所取代。
考慮到對韓國和中國臺灣加征高額反傾銷稅,將導致美國本土輪胎價格的潛在上漲,以及中國大陸龍頭企業通過擴展銷售渠道對沖稅率上升,雙反對于企業盈利的實際影響,將低于市場此前預期;同時,未來韓國和中國臺灣企業從美國市場的退出以及自身的受損,將加快中國大陸龍頭企業搶占全球市場份額的步伐。
2019年全球輪胎行業市場規模達1666億美元,體量龐大。近年來雖然增長有所放緩,但基于目前全球巨大的汽車保有量基礎(2019年達約13億輛),米其林預測其仍將以年均2-3%的增速增長。
中國作為輪胎制造大國,輪胎工業在過去幾年歷經持續穩定的增長,現今已經成為世界上輪胎產量最大的國家。
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數據,2019年我國汽車輪胎總產量達6.52億條,其中全鋼胎1.32億條、半鋼胎4.84億條、斜交胎0.36億條,半鋼胎、全鋼胎2015至2019年的復合增長率分別為4.6%、4.7%。當前,中國輪胎總產能約占全球總產能的35%,對外出口量占總產量的50%左右,中國制造的輪胎在全球范圍內占據重要份額。
未來全球輪胎行業的重心,將持續向中國轉移,主要原因在于:
1、汽車制造業已完成向中國的轉移。
2、中國汽車保有量和產銷量均高速增長,作為新興市場,未來空間大。
國內市場:
雖然,國內輪胎行業景氣整體向好,頭部企業業績紛紛超預期,但進一步來看,國內輪胎企業業績出現明顯分化,近年來業績表現相對優秀的國內輪胎頭部企業如玲瓏、賽輪、森麒麟、三角、貴輪基本克服了上半年疫情的影響,進而實現營收的微增和凈利潤的高增長。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二線企業前三季度凈利潤仍呈負增長。同時從資本開資的角度看,上市公司之間也已經拉開身位。持續盈利+融資能力帶來的再投資優勢,將使得頭部企業的規模效應更加明顯,作為重資產行業,尾部企業的追趕難度加大。
因此,搶占渠道資源實現集中度再次提升,將是未來1-2年國內市場的主要矛盾。一方面海外需求低迷促使輪胎企業搶奪國內市場,另一方面隨著國內新增車輛陸續到達換胎周期,未來國內零售需求增速提升。
根據調研顯示,目前國內輪胎已逐漸完成了小企業的退出和兼并,在集中度完成初步提高的背景下,對于剩余的中大型玩家,單純的低價已經不是擠出邊際產能的最佳策略。渠道之爭將成為現階段的主戰場,渠道之爭相比于價格戰則更加立體,是渠道利潤、渠道粘性、渠道認知和終端認可等多方面的有機結合。搶占渠道資源實現集中度再次提升,是未來1-2年國內市場的主要矛盾。
國外市場:
中國輪胎對外資輪胎的替代在2020年上半年達到高潮,但值得指出的是,輪胎的進口替代不是今年疫情之下的獨立事件,而是在過去的兩三年間持續發生,并且在未來會加速的進程。
對外,隨著外資輪胎企業盈利下滑,資本開支的意愿減弱,中國企業通過成本優勢,不斷擴產蠶食份額。中國輪胎企業對外資的份額擠占,在2021年將會繼續。立足當下,疫情對海外輪胎企業的經營和業績形成巨大沖擊,海外企業面臨空前壓力。
展望未來:
1、海外輪胎企業將持續削資本開支,未來增長乏力。
2、海外輪胎企業將通過提價和出讓中低端市場來提振業績。
3、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頭部企業積極擴產,進口替代有望加速。
綜上,中國輪胎行業的進口替代將會在未來加速進行,中國輪胎行業全球市場份額的提升仍會繼續。
風險提示:1、項目建設落后預期;2、主要市場關稅壁壘政策變動;3、原材料價格上漲等。
本期《錢瞻研報》推出了白金版,重點介紹了輪胎行業3家上市公司的基本情況。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進入贏家學院進行閱讀。
免責聲明:本文及錢瞻研報白金版是從行業前瞻去挖掘價值信息,整合最熱研報主要觀點,文章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不涉及操作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本期錢瞻研報的參考研報如下:
申萬宏源:東南亞輪胎反傾銷稅率好于預期,看好中國輪胎企業崛起
中信證券:化工行業輪胎專題報告:“雙反”初裁稅率落地,沖擊預計有限
西部證券:站在新一輪大周期的起點
西部證券:中國輪胎處在盈利的黃金期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