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1-25 09:35:55
每經記者 黃鑫磊 舒冬妮 每經編輯 陳俊杰
1月11日,一外賣騎手在江蘇泰州市一餓了么配送站門口采用極端行為討薪,后被附近群眾救下,但他一度拒絕前往醫院救治,“我要我的血汗錢”。
1月16日,泰州市海陵區新聞辦發布通報,事件起因于“劉某因合同約定的配送服務費結算與靖江贏跑公司產生矛盾,雙方多次協商未果”。而事發后,劉某被立即送醫救治,目前生命體征平穩。
1月17日,餓了么相關負責人表示,已安排前方員工趕往醫院,同時成立專項小組,全力協助醫院救治恢復傷者,陪護家屬。劉師傅和家屬的治療及相關費用,已由餓了么支付,將盡最大誠意和努力做好后續工作。
近幾年,“騎手”已經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力量,《2020餓了么藍騎士調研報告》顯示,餓了么為國家級貧困縣提供近30萬騎手就業崗位,籍貫來源前五的縣城中,60%為國家級貧困縣。這些貧困縣騎手的平均月薪5800元,超過2019全國城鎮平均工資。而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數據,2019年外賣員總數已突破700萬人。
這向各方提出了思考,如何更好保障騎手權益,如何切實解決他們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事起:騎手也有競業協議,跳槽起糾紛
1月14日傍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收治劉某的泰州人民醫院新區,安保人員稱,出于防疫需要,探望病人必須攜帶陪護證才能進入住院部,即使有家屬下樓接待也不能隨之進入,只能在樓下簡單交流。
1月15日上午,泰州市海陵區宣傳部一負責人告訴記者,劉某目前已經脫離危險,但由于全身燒傷面積較大,未來可能仍有感染風險。
何文(化名)是1月11日參與救援的人之一,當時他正在店內工作,看到劉某渾身起火后,立刻就端著滅火器沖出去了。他描述劉某身上衣物幾乎完全被燒毀,已經看不出本來穿著。
醫院出具的診斷證明 知情人士供圖
泰州市人民醫院出具的疾病診斷證明顯示,男子劉某,45歲,診斷結果為“1、多處燒傷(火焰)二度~三度 80%;2、呼吸道燒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事發現場看到,配送站的招牌上寫著“泰州贏跑”、“蜂鳥即配”字樣,右下方還有一行“即時配送,美好生活”的白色小字,玻璃門已經落鎖,但門口還擺放著“招募外賣員6-12”的廣告牌。透過配送站玻璃門,可以看到數個餓了么外賣箱和幾個頭盔,墻壁上掛著臺賬和積分公示牌。
事發地配送站門口,還留有招聘外賣員的廣告牌。每經記者 黃鑫磊 攝
上述政府通報中提到的靖江贏跑,是餓了么在泰州區域的物流合作商。啟信寶顯示,靖江贏跑全稱為靖江市贏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注冊資本500萬元,法定代表人居曉秦。此外,靖江贏跑在江蘇無錫、揚州、鎮江、邳州、以及浙江湖州、紹興六地均有分公司注冊。
根據泰州市海陵區新聞辦通報,2019年10月,劉某在“好活”平臺注冊了118115號工作室,并與好活(徐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簽訂《項目轉包協議》,承攬靖江贏跑的“餓了么”配送業務。2020年12月上旬,劉某因合同約定的配送服務費結算與靖江贏跑產生矛盾,雙方多次協商未果。
1月15日,泰州市海陵區宣傳部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劉某在去年12月跳槽到另外一家平臺,而他和靖江贏跑簽訂的勞務派遣合同有“競業排他性條款”,靖江贏跑以此為由給出了兩種解決方案,一是按照上述條款將劉某的配送費從6元/單降至1.5元/單,即扣除4000多元的配送費;二是繼續為餓了么平臺服務到1月15日。
劉某對上述方案均不同意。
通報中寫到,1月11日上午,劉某攜帶汽油來到靖江贏跑泰州店,將汽油倒在身上,與相關負責人交涉后,自己點燃衣物沖出店外,即被周邊群眾將火撲滅。
餓了么方面向記者表示,對于相關事件的調查進展及其他相關問題目前不便回應。
管理:為騎手分等級,從“青銅”到“王者”
劉某與靖江贏跑的糾紛持續了半個多月,最終以慘烈的方式引發外界關注。
上述泰州市海陵區宣傳部門負責人表示,劉某與靖江贏跑之間的矛盾不能簡單用“討薪”二字來概括,外賣平臺、分包公司、外賣員之間的關系屬于新生事物,當地政府對此無相關經驗,已經邀請專家分析厘清各方責任,目前暫無結論。
近些年,隨著餓了么、美團等互聯網外賣平臺的崛起,行業發展也異常迅猛。美團研究院在報告中提到,隨著消費者習慣的養成和餐飲商戶加速線上化,預計 2020 年線上餐飲外賣在中國餐飲大盤中的占比達到 20%左右,總量增長配合結構優化,我國外賣產業有望在未來 1-3 年內發展成萬億級別規模市場。
而外賣騎手作為“互聯網+服務業”和“智能+物流”的關鍵環節,是伴隨平臺經濟的發展而產生的龐大就業群體。以美團外賣為例,2019年,通過美團獲得收入的騎手總數達到398.7萬人,比2018年增長23.3%。美團研究院數據顯示,僅2020年1月-5月,美團新注冊并且有收入的騎手超過100萬人,騎手總人數突破500萬人,騎手已成為吸納其他行業溢出勞動力、穩定社會就業的重要職業。
在這萬億規模市場的競爭中,2018年9月,美團在港交所上市,備受資本市場追捧。1月22日,美團盤中創下387.60港元的歷史新高。
作為老對手,餓了么顯然也不會將龐大市場拱手相讓。
競爭益發激烈,騎手們工作壓力日漸增大,多起意外事件的發生,騎手與雇主之間的關系、勞動糾紛待厘清等問題,引發了外界更多關注。
在前同事周武(化名)看來,劉某的激烈行為或與頻繁更換的泰州區域物流合作商有關,而去年12月靖江贏跑變動薪資制度或許是最后一根稻草。
據周武介紹,他比劉某早約半年成為餓了么外賣員。據他了解,從2019年至今,餓了么在泰州區域的物流合作商已經更換了3家公司,除了靖江贏跑之外,另外兩家公司分別注冊于上海和蘇州,每家公司承包時間均不足1年,且對外賣員的規定越來越嚴格。
早前,注冊于上海的公司曾規定,每單外賣配送費5.5元,一個月上28天班為全勤,每月全勤獎為500-700元。此外,外賣員有“青銅”、“白銀”、“鉆石”、“王者”等多個級別,其中“王者”級別的外賣員每單配送費可增加0.5元。
2019年年底,一家蘇州公司接手,但此后因收入減少,也導致部分外賣員辭職。
2020年9月,靖江贏跑承包下泰州區域“餓了么”3個站點的外賣運營,規定外賣員每天工時必須超過9小時,晚上9點以后才能下班,并取消了全勤獎。同時,2020年12月1日實行新的薪資制度,將原本每單6元的配送費改為階梯制計費。
根據調整后的薪資制度,只有每月完成1201單之后,配送費才按照6元/單的價格發放。如配送數量不足1200單,配送費也做相應的調減。此外,在2020年12月、2021年1月,也提供冬季補貼。
但周武表示,即使他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0個小時,一個月也跑不到1200單,等過了1月份,他的薪資水平必定下降,而且只要他在晚上9點那個時間段不在崗,仍會被認為當日工作異常,每單配送費扣0.5元。
在周武看來,靖江贏跑的各項規章制度并不完善,尤其是工資發放十分隨意。據其介紹,每個月他收到的工資不是由此前簽訂合同的勞務公司發放,也從未收到工資條。
他認為劉某去找配送站站長討工資“完全沒用”,因為站長和外賣員一樣,也是靖江贏跑通過勞務公司聘用而來,大家都是“打工人”。
針對周武所稱的公司財務不規范、變更薪資制度、降低外賣員薪酬等說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靖江贏跑注冊地靖江市季市鎮本夼路2號一探究竟。但到達現場后發現,該注冊地址附近均為居民二三層樓房,沒有公司名稱標牌,甚至連門牌號也不存在。
注冊地找不到牌靖江贏跑 每經記者 黃鑫磊 攝
一位附近居民告訴記者,她在這里生活了數十年,不知道本夼路2號,也從未聽說過靖江贏跑的法定代表人居曉秦。
如今,周武所在的站點外賣員已經不足40人,比他兩年前加入時少了30多人。
發問:數百萬騎手為誰工作?
在“騎手猝死”事件后,對于發生在泰州的事件,餓了么的處理方式顯然更加成熟。
事后第一時間回應“治療及相關費用已由餓了么支付”,并明確表示“嚴禁合作機構以任何理由拖欠騎手配送費用”,調查,一經查實頂格處罰,一氣呵成的操作表明了餓了么維護騎手權益的決心。
但顯然,餓了么的行為依舊是出于“人道主義”,而非承擔法律意義上的勞動用工關系。
目前,餓了么、美團等互聯網平臺對于騎手常見的管理方式有兩種:眾包和外包。眾包模式下,騎手通過如美團眾包、蜂鳥眾包接單送單,從而獲得收益,騎手只需簽訂平臺管理協議,工作時間相對自由,受平臺約束小,但也有訂單數量有限,每單提成少的弊端。
而在外包模式下,餓了么、美團通過與第三方代理商合作,將騎手招聘及管理外包出去,騎手直接由第三方代理商按照餓了么、美團的要求管理,即通常看到的站點,騎手與第三方簽訂勞動合同,第三方代理商發放工資。
外包模式下的騎手需適應更嚴格的工作管理方式:考勤,工作時間必須超過一定時長,早會等等。當然在約束更多的同時,外包模式下的訂單單價也會更高,據站長介紹,騎手可接的訂單量也比眾包平臺多。
在與記者溝通的多名騎手中,選擇眾包平臺的多是兼職,平時有日常工作,趁著空余時間接單,而在站點工作的騎手多為全職。
餓了么對外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旗下有300萬騎手,月活躍騎手85萬,考慮到現實情況下第三方外包企業對騎手有更嚴格的出勤要求,或許可以認為這些活躍騎手絕大部分是來自于外包模式。
無論是美團還是餓了么,站長都更習慣稱平臺是甲方,而自己作為加盟商是為甲方服務且受甲方管理的乙方,“美團給我們發錢,我們給騎手發錢,騎手有什么問題也可以找我們解決。”一位美團站長對記者說。
騎手與第三方外包商會簽訂勞動或勞務合同,按照法律,騎手可以找第三方維護自己的權益,但實際情況是,真正出事的時候,騎手也知道第三方外包商沒有足夠的承擔能力,只能從輿論層面去找平臺,于是出現在新聞里的往往是平臺與騎手的糾紛。
作為第三方外包商,2020年7月,以餓了么、美團為主要客戶的靈活用工企業趣活在美上市。
根據招股書,趣活的服務涵蓋外賣即時配送、網約車司機管理、保潔家政、共享單車運維等多個場景。目前覆蓋超過70個城市,日平均管理訂單約80萬單。擁有超過十萬名勞動力池,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服務。
招股書中明確提到,趣活平臺上的員工是獨立個體,通過行業客戶獲得的訂單提供服務,并主要根據完成訂單的數量獲得報酬,盡管也曾遇到關于工傷賠付的勞動糾紛,但趣活仍強調與配送員沒有法律上的雇傭關系。
但如果用工成本增加,企業經營又如何平衡?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保證對騎手的保障?
泰州劉某事件后,餓了么第一時間回應,“嚴禁合作機構以任何理由拖欠騎手配送費用,已對相關合作商啟動調查,并等待警方調查結果,一旦查實,頂格處罰。”
而對于餓了么在泰州幾度更換外包商,訂單價格多次調整等現象,在記者走訪的上海幾家站點里,多名站長表示,已經和加盟商合作三四年,屬于穩定的合作關系。
盡管如此,在泰州劉某事件發生后,是否意味著餓了么在當地挑選外包商時不夠慎重,管理不夠到位?嚴禁拖欠配送費用等應如何要求第三方嚴格執行?餓了么對于外包商的挑選管理是否有一套完整的規章?能否保障騎手的權益?
探究:權益如何保障,責任如何厘清?
外賣行業繞不開對“騎手的雇主到底是誰”“誰來保障騎手權益”的討論,而這牽涉到的是整個靈活用工行業。
億歐智庫測算結果顯示,2016年至2019年國內靈活用工市場發展較快,2019年市場規模4787.6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45%,在疫情影響和政策推動下,國內市場靈活用工需求持續上升,預計2020年國內靈活用工市場規模約7258.2億元,靈活用工市場滲透率為8.24%。
在國內,靈活用工最先進入藍領生活服務業,如餐飲、零售、酒店、快遞等,后滲透到藍領制造業和白領服務業,這些領域的特點是用工量大,存在用工波峰波谷周期,容易標準化培訓,不涉及核心機密,能快速上崗。靈活用工服務平臺斗米聯合創始人趙冰告訴記者:“從靈活用工的崗位需求和就業人數來說,基層服務崗位的從業者數量是最大的,流動性也比較大,大概是一年更換三四次工作的頻率。”
在靈活用工行業中,勞務派遣、外包、兼職招聘和眾包是常見形式,包括餓了么在內的互聯網平臺中,騎手的招聘和管理就是通過外包和眾包的靈活用工服務商來完成。
談到眾包與外包模式下,對于騎手的保障問題,一位站長介紹,外包模式下在站點工作的騎手,如果出現事故,會有站長出面協調,而眾包平臺下的騎手則是完全自理。
依據法律關系,目前靈活用工模式下的靈活就業人群包含兩類:一類是參照勞動法與服務商簽署勞動合同的全日制員工,如勞務派遣人員、外包人員,與服務商之間是勞動關系;第二類參照勞動合同法與服務商和用工方簽署合作協議的非全日制員工,如眾包人員、自營勞動者、經濟公司簽約人員、實習生等,與任何一方不存在勞動關系,而是合作關系。
無論是眾包還是外包,騎手與平臺都沒有勞動關系。記者以騎手的身份應聘,在介紹入職注意事項時,站長們都會提到一句,“這是高危職業,保險肯定是要交的。”
“靈活用工是全日制用工以外用工形態的一個寬泛定義,它并不是一個法律術語。”趙冰表示,靈活用工在就業形態,工作時間,雇傭方式,服務形態上相較于全日制用工都比較靈活,但諸多的“靈活”疊加在一起,也是眾多用工爭議的根源。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在《外賣騎手,突圍在司法大數據里》一文中提到,在互聯網大數據處理技術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影響下,互聯網平臺的運作模式和勞動力組織形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加上外包企業的參與,使得各方勞動關系認定更為復雜,由于法律的滯后性,原有認定標準已無法完全適應當前市場模式。
與騎手相關的案例大幅上升 數據來源:Alpha案例庫
利用Alpha案例庫,對截至2020年10月26日前的裁判文書進行檢索,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發現與騎手相關的有1023 篇案例,由騎手引發的民事案件侵權責任糾紛有427 件、勞動類爭議有253 件、人格權糾紛有183 件。且自2017 年即外賣行業興起之時起,與騎手相關的案例大幅上升,且處于持續上升之勢。
在侵權責任糾紛中,因騎手配送過程中致他人損傷,涉及到用工主體是否承擔責任的問題,騎手與外包企業或平臺之間的法律關系多為爭議焦點,案件的爭議核心為,騎手與外包企業、平臺之間到底構成勞動關系、勞務關系還是雇傭關系,并且由于與騎手簽約的主體復雜多樣,也導致法律關系認定困難。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張針表示,外賣騎手數量龐大,如果一味認定平臺與騎手間構成勞動關系,將大幅增加平臺用工成本,其可能無力承擔由此帶來的巨大經營風險;同時還會對已經形成產業鏈的人力外包行業造成重創,最終導致外賣行業無法良性發展,反而不利于騎手就業。
“互聯網外賣平臺之所以會采用人力外包模式雇傭騎手,初衷就是為了規避用工成本及風險,這也符合其作為市場主體的商業邏輯。但部分外賣平臺作為具有一定壟斷地位的行業巨頭,其完全規避自身責任的做法是否合法合規,也有待進一步考量。”張針說。那么,對于近年騎手糾紛頻出的現實問題到底該如何解決?“也許聽取平臺、外包企業和騎手的多方意見,最后才能形成最好的解決辦法”。
“風險規避并非沒有邊界,鑒于法律具有滯后性,平臺及外包企業此時不應一味撇清自身責任,而應積極參與政策制定、合理劃分責任承擔、加強內部合規管理,在合理合法規避風險的同時,亦應承擔其作為大型企業的社會責任,保障勞動者應有的權益。只有如此,才能展現大型企業應有的擔當。”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李逸仙、張針認為。
與騎手相關的案例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Alpha案例庫
張針進一步表示,要深化新業態下勞動用工法律體系建設,厘清各方責任;再次,平臺及外包企業也須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此外,外賣騎手等群體應加強自身法律意識,在入職、履職、離職等環節保留證據、明確責任主體,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靈活用工中就業人群的權益和責任問題一直都存在,始終沒有清晰的界定。”在傳統人力資源行業從業近十年的章嵐說,“法律應該明確雙方各自的責任,不能因為靈活用工的需求企業或者服務商哪方實力雄厚就把責任劃分在誰的身上,在這件事上,需求企業方更厲害就是企業方的責任,另外一件事上,服務商更厲害就服務商承擔責任?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章嵐直言,對于靈活用工服務商而言,不管是服務能力、專業能力,還是經濟問題的承擔能力,都參差不齊,很多時候會導致問題出現,最后由需求企業方承擔責任的情況也很常見。因此,企業在選擇合作方時,也應該建立完善的評估標準,在合作機制上設立保障,如果企業一味追求低價合作,那必然要承擔其后果。
章嵐還提到,企業在選擇外包方時應該重點考察對方資質,綜合評估其各項能力,而服務商也應該承擔更多法律責任,如果難以履約就應該提前評估風險,而不是為了利益盲目簽訂協議,最后又推脫責任。
“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在給靈活就業松綁,現在是讓靈活用工行業的子彈再飛一會兒,采取包容審慎的監管態度來刺激就業需求,創造就業機會,如果全部按照全日制用工來建立雇傭關系,企業可能就無法承擔招工難、用工成本高等現實問題,但如果放得太寬,那么勞動者的權益就得不到保障,核心問題在于找到平衡點。”趙冰對記者分析,“當然,靈活用工行業的法律和規范還需要不斷完善,才能更大限度的保障勞動者權益,比如財務、保險、薪資、個稅、工傷、合同等問題的處理,不斷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來保障勞動者權益,是靈活用工行業的當務之急。”
記者手記|我當外賣騎手這兩天
事件發生后,餓了么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將針對物流配送中可能出現的交通安全隱患、騎手人身安全、站點消防安全、設備和產品安全、合作商違規經營等情況進行逐一檢查,升級安全標準。同時還將繼續加大對騎手的宣傳教育活動,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方針。
近日,記者也嘗試在美團及餓了么的眾包平臺上注冊,此后就曾多次接到美團站長的電話,希望能盡快嘗試接送單,開始騎手配送。
同樣,記者在美團、餓了么站點應聘全職騎手時,站長都十分熱情,并不看重是否有配送經驗,手機操作可以教,沒有交通工具可以帶你去租電瓶車,基本沒有任何門檻,只要在符合年齡限定的前提下,立馬就能上崗。
但另一方面,站點對騎手的嚴格管理也讓記者感到驚訝,“當月騎手出勤小于26天罰款200元……當日單量需滿足15單算作有效出勤……晨會遲到者每次罰款20元……離職需每月26-30日提報,其他時間不予辦理,非正常離職扣除2000元……”站長向記者提供了一份長短近20條的規則明細。
張針律師跟記者談到,如果平臺僅想承擔平臺的責任義務,而不想與騎手直接發生法律關系,則更應從業務模式、流程、收入分配等方面讓自身“平臺化”,平臺應將自身定位從“賣方”轉化為“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將騎手從“員工”轉化為“個體承包商”。
換句話說,既然沒有勞動關系,騎手理應更加自由,但現實卻不是。
全職騎手主要通過系統派單,記者作為新手,站長設置了取送一單完成后才能接下一單的系統設定,盡管配送距離都比較近,但由于不熟悉商家和路線,常被導航繞路,在接近配送時間時,還會聽到“訂單還有5/10分鐘”將超時的提醒,逆行、闖紅燈也實在再正常不過。
一個訂單已手忙腳亂,而就站長向記者展示的情況來看,一位騎手最多同時取送了超過10個訂單。
在取餐處、在電梯口,騎手在奔跑,在焦急等待。紅綠燈下,騎手或是刷著手機搶單,或是屏氣凝神注視著倒計時的交通信號燈,將車挪到離出發線最近的地方,備跑。
綠燈一亮,騎手呼嘯而過,送達一單拿到提成。問題發生前,顧慮和摩托車后的風一起飄散。
本作品著作權歸每日經濟新聞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記者:黃鑫磊 舒冬妮
編輯:陳俊杰
視頻編輯:鄭得銳
視覺:劉陽
排版:陳俊杰 牟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