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2-24 17:49:52
◎恒生指數今日收盤大跌2.99%,失守3萬點大關。全天成交額達到3530億港元,創歷史紀錄。
◎截至去年四季度末,持有港交所市值超過億元的有17只基金。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芮冬
2月24日,一則“香港計劃將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稅,由0.1%提高至0.13%”的消息令港股市場打開了跳水模式。恒生指數收盤下跌2.99%,恒生科技指數更是大跌了5.10%,港交所股價一度大跌逾9%、收盤價下跌8.78%。
與此同時,今日A股也和港股一樣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調。上證綜指下跌1.99%,創業板指下跌3.37%,兩市成交額連續4日突破萬億元。香港證券市場單日成交額今天創下新紀錄,達到3530億港元。Wind數據顯示,南向資金凈流出金額已經超過了200億港元。
今年以來,由于港股市場的強勁表現,相關主題基金也相當受青睞。開年以來發行的港股方向基金不在少數,其中也出現了爆款基金。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基金經理表示看好港股,公募資產配置中港股的配置也明顯提升,私募基金、保險、銀行理財子公司也都是去年以來南向資金的參與者,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不過經過了今天的調整,港股后市會怎么走?基金操盤手們怎么看,又會怎么做?《每日經濟新聞》采訪了多位港股基金經理。
有統計數據顯示,自1993年以來,香港股票交易印花稅調整之后,市場下跌都是大概率事件。華南公募基金經理告訴每經記者,提高印花稅的政策預計短期內會對市場情緒造成打擊。但從歷史來看,印花稅增減都不會扭轉市場中長期趨勢。
在他看來,從貨幣政策角度,美聯儲昨夜繼續強調維持寬松,貨幣政策調節對市場的影響需要綜合考慮貨幣增量、貨幣價格即利率以及投資者預期等因素,并非直接線性相關。從全球最大資本市場美股觀察而言,也并非踩踏式的下跌,而是呈現一定的輪動,顯示市場流動性仍是充裕的。從行業和公司的基本面來看,消費、醫藥和科技互聯網龍頭企業仍然可以維持業績快速甚至加速增長,尤其是部分消費行業春節表現非常出色,這意味著這些企業的估值下修是有限度的,尤其是一些可持續的高質量增長龍頭企業,目前股價的下行只會使得未來的預期收益率持續上升。
“投資從來并非坦途,持續穩定獲取收益是我們的目標,但途中波折是必須接受的。中長期來看,長期持有中國最優質的消費、醫藥和科技互聯網等可假設永續、高質量經營的龍頭企業可以帶來顯著的超額收益。我們希望投資者能與我們一起,淡化短期波動、著眼長期和超長期,致力于長期投資優質和偉大的企業,而避免猜測股價短期波動、也盡量減少股價波動對自己的影響,謹記長期持續穩定超額的投資收益來自于所投資的企業自身經營、而與市場波動關系不大。”該基金經理不無感慨地表示。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港股基金經理告訴每經記者,提高印花稅短期之內對于港股市場肯定造成了一次性的影響,但整體而言“反而是讓車倒回來,接那些沒上車的人”。在他看來,港股市場目前主要還是由外資主導的,之前市場火熱的時候外資找不到機會流入,現在這個情況下“也是找到了一個比較好的倒車時點”。至于這種影響會持續多久,還要看南下資金什么時候再開始有百億流入。
前海開源基金指出,由于前期市場上漲過快、過急,部分投資者浮盈過高,在市場高波動背景下,部分投資者出現落袋為安,兌現浮盈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市場波動和“明星股”的調整,階段性形成了負反饋。其表示,由于流動性預期變化和經濟恢復的速度有待進一步觀察,市場的波動可能較大,投資者可適當降低預期收益,圍繞盈利和基本面景氣向上的方向進行布局。
招商滬港深科技創新基金經理王超則對每經記者表示,下跌之后,系統性風險明顯釋放,有利于逢低布局港股核心資產,震蕩之后更有利于篩選優質資產。
從市場表現來看,恒指今日午后低位震蕩走弱,收盤大跌2.99%,失守3萬點大關;大型科網股集體重挫,有色、油氣板塊領跌,新經濟概念股大跌,游戲、光伏、生物醫藥股大幅下挫,金融股表現萎靡。個股方面,香港交易所收盤大跌8.78%。
而就在剛剛,香港交易所舉行2020年全年業績傳媒簡布會,會上回應了印花稅提升的影響:市場需要時間來消化,在今天不能評論真實的影響會怎樣,但是大家不用反應過大、過快,需要更多的時間觀察。香港市場的吸引力,除了成本也有很多其他的因素考慮,比如上市公司質量等,這些因素都可以增加香港資本市場的活力。
記者注意到,今天的市場表現讓港股主題基金的凈值估值普遍都受到了影響。以重倉港交所的基金為例,第三方平臺的估值情況顯示,持有港交所63.66億元、在所有基金中排名第一的易方達藍籌精選今天的凈值約下跌3.78%,同樣重倉港交所的易方達均衡成長同樣下跌了3.15%。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持倉只代表了截至去年四季度的持倉情況,并且凈值波動也只是估值,最終的業績表現還是以基金公司公布的為準。
以下是截至去年四季度末,持有港交所市值超過億元的17只基金(份額分開計算):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