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4個月價格翻倍,“鋰大爺”卷土重來:業內預計還有50%漲幅,為何鋰股估值卻帶著不確定性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18 09:34:24

          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編輯 陳俊杰    

          2866055233397539840.jpeg

          “現在碳酸鋰多少錢?”“有沒有貨?”3月初的一周,李孟(化名)接到太多類似的陌生電話。作為某鋰業公司的辦公室工作人員,這些有關銷售的事情并不歸他管,他也不知道對方都從哪里找到自己的號碼。

          李孟所遇情況,映襯的是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核心產品——鋰鹽市場的火熱:除了要貨的明顯增加,還有產品價格飛漲。

          最近半個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多家一線鋰企發現,較去年三季度,現在鋰價幾乎翻倍。最新有報道顯示,截至 3 月 12 日,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均價為每噸 83500 元,一周時間每噸上漲了 6000 元,4個月時間現貨價格已翻倍,幾乎隔天就要調漲一次。

          有業內人士預估,較現在價格,鋰價還有50%漲幅。實際上,鋰鹽市場的火熱也已傳導到A股的相關個股。自去年三季度以來的新能源炒作,鋰股再次站上風口。雖然最近一段時間,鋰股為主的新能源板塊迎來大幅殺跌,但業內有分析認為,對于有上游鋰礦資源和擴產邏輯的企業,還是有估值支撐。只是市場現在格外期待鋰股今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在此之前,鋰股估值都會蒙上不確定的色彩。


          3818890906831155200.png

          碳酸鋰銷售火爆 甚至要全額預付款發貨

          3818890906831155200.png

          早上8點過,漢旺的天蒙蒙亮,30歲的羅威(化名)到工廠上班。他是盛新鋰能子公司致遠鋰業的一名工人,負責碳酸鋰除雜的攪洗工作。

          致遠鋰業就在四川綿竹市漢旺鎮的綿遠河邊,有一條大路可通向阿壩州的金川縣——這里有鋰礦。沿著這條路,盛新鋰能孫公司奧伊諾礦業把業隆溝鋰輝石提取的精礦運往致遠鋰業。業隆溝鋰礦是國內的中型礦山,平均品位1.29%。

          業隆溝鋰精礦看上去就像摻雜著泥沙的黃土,堆放在致遠鋰業庫房一角,整個廠區占地面積有300多畝。另一邊堆放來自澳洲銀河的鋰精礦,與國內精礦顏色有些不同。

          羅威朝攪洗車間走去,這幾天,他遇到很多外來人員。有些是來訂貨的客戶,有些是來工廠調研的市場人員。

          這一周,辦公室的李孟(化名)接到太多陌生電話。“現在碳酸鋰多少錢?”、“氫氧化鋰多少錢?”、“有沒有貨?”……電話基本都是這些內容。這些有關銷售的事情并不歸辦公室的李孟管,他也不知道這些人從哪里找到自己的號碼。致遠鋰業的辦公室和營銷部門分開,李孟把這些電話轉交給營銷同事,他還不忘開句玩笑,“有提成記得分我哦。”

          還有一些熟悉的電話,來自高校化工院系的副院長或者教授、副教授。“我有個朋友想要氫氧化鋰,能不能想辦法搞點貨嘛?”這些高校的老師也是受人所托,有熟人想找他們幫忙采購碳酸鋰或者氫氧化鋰。

          “300萬,預付款,打錢!”一家鋰化工企業高管劉莉(化名)總結,現在的碳酸鋰和氫氧化鋰是賣方市場,收到預付款再發貨,甚至于要全額預付款發貨。

          這一幕讓人聯想到2016年,一家鋰礦頭部企業銷售部的賬戶突然收到來路不明的一筆錢。營銷部的人到處問,“誰打的錢啊?”隔一會兒,就有人打電話過來,“我們要碳酸鋰!”

          6341504849621841920.gif

          距綿竹200公里的雅安也有一家國內大型的鋰生產商。雅化集團旗下雅化鋰業雅安有限公司就在這里,它有年產2萬噸氫氧化鋰線。去年12月30日,雅化集團公告和特斯拉簽訂長單,供應給特斯拉的氫氧化鋰就來自這間工廠。

          “訂單明顯增加,生產線基本滿產。”雅化鋰業雅安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李堯明顯感覺到市場升溫。市場供應方對需求的感知就像本能反應,他們是最為敏感的群體。

          距康定市城區145公里,翻越折多山,通過塔公草原,融捷股份子公司甘孜州融達鋰業有限公司主要開采亞洲最大鋰輝礦甲基卡礦區,冬歇期要結束,正在準備復工的報備要求。

          3818890906831155200.png

          碳酸鋰價格4個月翻倍 業內預判:還有50%漲幅

          3818890906831155200.png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碳酸鋰指數,3月7日的碳酸鋰指數為210.96,較年初的127.39已上漲65.6%。這一價格已接近2018年的價格。

          “從去年10月以來,價格就一直在漲,碳酸鋰價格已經翻倍。”劉莉告訴記者,去年三季度,碳酸鋰價格大概在4.5萬/噸左右,現在可賣到8萬/噸。

          6488171147493372928.jpeg

          去年三季度前,碳酸鋰價格降到了極限的冰點,創造了6年以來新低。

          “當時虧哦。”劉莉現在回想起當時跌幅都有點膽戰心驚,公司的碳酸鋰也遭遇成本線倒掛。

          但擊穿鋰企心理防線的不是在去年,而是前年。去年是鋰價跌勢末途的最后一“摔”,而2019年下半年的“塌方”下跌令人崩潰。

          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自2019年6月開啟一波跌勢,3個月時間下跌近20%。當年9月11日,又有廠商下調了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向6萬元/噸逼近。當時有業內人士測算,國內以從澳大利亞進口的鋰精礦為主,便宜的,價格也在5000多元/噸。每一噸碳酸鋰需要八噸鋰精礦作為原料,僅上游礦加工成本就高達每噸4萬多元。對于那些高成本購買鋰精礦加工碳酸鋰的企業來說,這項成本只會更高。

          如果加上其他人工成本等,大致可以發現,碳酸鋰成本線不會比6萬元/噸的售價相差太遠。也就是說,5萬~6萬元/噸是碳酸鋰行業當時的成本,生產成本之下的企業要么出清,要么承受虧損。

          出清的過程在緩緩進行,但商品周期畢竟不是勻速波動的一般均衡,突然變量又令市場供需結構反轉。到去年4月開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已經連續8個月增長,并且連續7個月的銷量增幅均超過了10%。

          出清產能無法再生產,下游造車又拉動碳酸鋰需求。這就是此輪鋰價的上漲邏輯,上述受訪對象所談及,都無一例外點出了新能源車增長的因素。有券商分析師測算,若電動車鋰鹽需求增速維持30%,鋰鹽顯性缺口將達到6%。

          “短期價格還會沖,我個人認為可能會到12萬元/噸。” 劉莉對未來碳酸鋰價格的判斷和真鋰研究總裁墨柯預估基本一致。“碳酸鋰今年到10萬元/噸應該問題不大,12萬元/噸也有可能。”墨柯給出的理由仍然是鋰電需求。墨柯預計,2021年中國市場鋰離子電池需求總量將達到165.5GWh,同比增長30.5%。

          根據生意社3月9日數據,四川榮鋰科技有限公司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已漲至8.6萬元/噸。如果碳酸鋰價格能漲到12萬元/噸,較8萬元/噸還有50%漲幅空間。

          但這與全球鋰礦巨頭雅寶在2020年第四季度電話會議表達的觀點相悖,雅寶預計今年鋰價格會略有降低。

          “雅寶可能是和其他客戶簽訂了長單,因為簽訂長單時間比較早,鋰價處于高位,所以漲幅有限。”劉莉分析稱,雅寶的這些長單可能是在2017年、2018年簽訂,當時長單價格很高,雅寶的價格趨勢判斷更多是個案因素。

          3818890906831155200.png

          氫氧化鋰漲幅落后 企業高管:“現在開始漲了”

          3818890906831155200.png

          2015年的鋰市場,新能源汽車爆發引爆下游需求,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一度漲至20萬元/噸。6年后,同樣因為下游需求拉動,電池級碳酸鋰再迎反轉時刻。去年12月至今,動力電池裝機龍頭寧德時代就已公告了超700億元的產能擴張計劃。

          “事情總是輪回的……故事本身是一樣的,講故事的人不同。”墨柯感嘆。

          相較上一輪,這一輪鋰市場有很大不同:一是本輪的碳酸鋰價格高點很難超出上一輪。第一輪的需求爆發,高企鋰價令上游企業獲得超額收益。隨著入局者增多,供需不足轉為過剩。事情的輪回在于,鋰價走高,擴產便是企業本能的沖動。隨著鹽湖提鋰等技術的跟進,鋰鹽這一化合物的擴產本就不是難事。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秘書長張江峰的2020年中國鋰工業發展報告,去年,世界鋰及其衍生物產量折合碳酸鋰當量42.16萬噸,同比增長11.83%。

          117577178811573248.jpeg

          “任何事情都是這樣,利潤豐厚了,大量資金進來開工建設。” 劉莉說,隨著市場成熟,這個行業很難再現新能源行業初期的超額利潤,而會跟隨供需結構維持合理利潤率。企業會根據規劃的戰略目標擴產,“你不擴產,別人也要擴” 。

          行業順周期的產能擴張就是一場競賽,盡管不能保證新增產能賣到最高價,但在價格出現拐點時,它能以足夠低的規模成本維持利潤率增長。這就像博弈論里的古諾寡頭競爭,在一個多邊非合作博弈的納什均衡模型,每個競爭者都想比對方增加更多的市場占有份額。市場總的供應量再次壓倒需求,價格的信號棒又亮起來,指揮行業進入又一輪平衡。

          第二個現象則是氫氧化鋰價格漲幅竟未跑過碳酸鋰。在2017年,氫氧化鋰價格一度比碳酸鋰高出5萬元/噸左右。

          “現在價格開始在漲,但漲幅沒有碳酸鋰大。”劉莉表示。

          根據生意社數據,3月的電池級氫氧化鋰報價在75000元/噸左右,較年初的漲幅不過20%。同期,碳酸鋰價格漲幅甚至超過50%。

          這一結構性特征和4年前幾乎來個顛倒。

          相較碳酸鋰,氫氧化鋰的生產壁壘、成本、品控要求都更高一點。

          “大客戶關心品質和穩定性的問題,要求十分嚴苛。”李堯指了指生產線,特斯拉方面來過雅安的工廠幾次,考察了很多次氫氧化鋰的品質。

          氫氧化鋰對應的技術路線是高鎳三元電池,主要需求在海外;碳酸鋰對應磷酸鐵鋰電池,主要需求在國內。海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新能源車下游復工進度慢于國內,需求端傳導的時間差是解釋二者價差的原因之一。

          李堯表示,隨著海外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需求開始增長,三元電池路線的海外車企也會加緊備貨,氫氧化鋰的需求也將被拉動。

          有券商分析師認為,碳酸鋰價格可能先于氫氧化鋰上漲,但最終幅度預計小于氫氧化鋰。

          3818890906831155200.png

          板塊分析:擴產企業被看好

          3818890906831155200.png

          從去年三季度開始,A股新能源板塊也迎來跨年行情。贛鋒鋰業經歷50元/股到最高149.3元/股的近3倍漲幅,天齊鋰業20元/股漲至最高的70.13元/股,天華超凈從15元/股左右上漲至最高的32.38元/股。

          5090689243968506880.png

          2636367117133806592.png

          1550773631129703424.png

          新能源板塊同樣是基金重倉板塊,節后也迎來一波迅猛殺跌。一券商不愿具名的首席投顧對記者表示,新能源板塊的巨大漲幅是因為DCF(現金流折現模型)估值的強烈看好預期。DCF估值是對未來更長周期的現金流折現,幾乎把未來多年的成長空間都算進去了,“短期過快的漲幅透支了未來預期。”

          該首席投顧表示,這一估值邏輯有一前提——低利率低通脹,“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反應了流動性的邊際收縮,這就需要時間消化估值。”

          資本市場估值形成證券資產的相對價格,大跌之后也會再遇預期拐點,進而扭轉趨勢。相關鋰股尚未披露年報,外界難以確定價格上漲對企業盈利的邊際改善彈性。對于市場而言,現在格外期待鋰股今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在此之前,鋰股估值都會蒙上不確定的色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投資邏輯看,順周期產能釋放疊加擁有原礦資源的一體化企業將擁有更大的業績彈性。

          “對于外購鋰精礦的企業,最多只能掙得加工費。” 劉莉表示,從去年三季度到現在,碳酸鋰、氫氧化鋰價格上漲同時,鋰精礦的價格也在漲。比如去年十月,澳洲的鋰精礦價格在370、380美元/噸,現在報價也漲到450美元~500美元/噸,“外購高成本鋰精礦加工,利潤率就只有20%。”

          就在3月8日,贛鋒鋰業公告,斥資14.7億元收購伊犁鴻大,將目光投向上游鹽湖鋰。天齊鋰業持有泰利森自不必說,雅化集團、盛新鋰能、融捷股份也在加緊對國內優質鋰礦的開發利用。

          上游尋找鋰礦資源,中游加快鋰鹽產能擴張。《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有鋰鹽產能擴張釋放的企業,贛鋒鋰業年產5萬噸氫氧化鋰擴建項目將于今年一季度投產;雅化集團在去年通過再融資,新增年產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天華超凈前不久也表示,計劃在2025年前建設形成年產10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生產線。

          不過這些擴產信息早已公開,之前已反映到鋰股的漲幅之中。鋰股要想打開估值空間,還需要新的邏輯或者更強勁的基本面支撐。固態電池的技術迭代可能是引發邏輯變更的變量之一。

          上述受訪人士表示,從能量密度和續航里程等看,固態電池的變革需求還是很高,這并非是紙上談兵的概念。

          實際上,有多家鋰股企業也涉及到固態電池上游的儲備,比如贛鋒鋰業2019年年報披露的金屬鋰有效產能在1600噸。

          金屬鋰由氯化鋰提煉,也有企業布局它的上游。比如雅化集團定增募投項目之一是1.1萬噸氯化鋰;致遠鋰業有2000噸氯化鋰。

          “市場供需關系已經發生了變化。” 融達鋰業總經理呂斌說。

          很顯然,這個變化的結果,是如今碳酸鋰和氫氧化鋰大漲價。但“漲聲”鼓舞下的行業還是需要思考很多,畢竟這個市場不再是2016年的重復。

          7284547127510648832.png

          記者手記丨漲價下近期個股調整,擔心的是持續性

          一般來說,記者在一線調研,還是比較相信市場人士的預判。比如去年9月的多晶硅料,作為光伏產業上游重要原料,當時市場人士也是預判半年時間會漲到10萬/噸。

          現在看,還真差不多。這一次,市場人士判斷碳酸鋰能漲到10萬/噸以上。

          現在價格信息很公開,大家都知道碳酸鋰在漲。但從近期的二級市場來看,贛鋒鋰業、天齊鋰業、雅化集團、盛新鋰能、融捷股份,不管一線二線,統統跌。這說明了漲價消息的鈍化,或者說前面更猛的漲幅已經消化了“10萬/噸”預期。除非碳酸鋰價格漲得比10萬元/噸還猛,這些個股的股價可能會再次走出新的趨勢。

          鈍化的消息實際反應了另一利空,漲價效應引發的產業鏈博弈。光伏現在各環節產業鏈博弈厲害,碳酸鋰漲價,是否又會和正極材料、電池廠展開價格博弈?歸根結底,市場還是擔心碳酸鋰價格繼續上漲的持續性和高度。

          記者: 胥帥

          編輯/制圖:陳俊杰

          視頻編輯:祝裕

          視覺:劉青彥

          排版:陳俊杰 牟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現在碳酸鋰多少錢?”“有沒有貨?”3月初的一周,李孟(化名)接到太多類似的陌生電話。作為某鋰業公司的辦公室工作人員,這些有關銷售的事情并不歸他管,他也不知道對方都從哪里找到自己的號碼。 李孟所遇情況,映襯的是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核心產品——鋰鹽市場的火熱:除了要貨的明顯增加,還有產品價格飛漲。 最近半個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多家一線鋰企發現,較去年三季度,現在鋰價幾乎翻倍。最新有報道顯示,截至3月12日,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均價為每噸83500元,一周時間每噸上漲了6000元,4個月時間現貨價格已翻倍,幾乎隔天就要調漲一次。 有業內人士預估,較現在價格,鋰價還有50%漲幅。實際上,鋰鹽市場的火熱也已傳導到A股的相關個股。自去年三季度以來的新能源炒作,鋰股再次站上風口。雖然最近一段時間,鋰股為主的新能源板塊迎來大幅殺跌,但業內有分析認為,對于有上游鋰礦資源和擴產邏輯的企業,還是有估值支撐。只是市場現在格外期待鋰股今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在此之前,鋰股估值都會蒙上不確定的色彩。 碳酸鋰銷售火爆甚至要全額預付款發貨 早上8點過,漢旺的天蒙蒙亮,30歲的羅威(化名)到工廠上班。他是盛新鋰能子公司致遠鋰業的一名工人,負責碳酸鋰除雜的攪洗工作。 致遠鋰業就在四川綿竹市漢旺鎮的綿遠河邊,有一條大路可通向阿壩州的金川縣——這里有鋰礦。沿著這條路,盛新鋰能孫公司奧伊諾礦業把業隆溝鋰輝石提取的精礦運往致遠鋰業。業隆溝鋰礦是國內的中型礦山,平均品位1.29%。 業隆溝鋰精礦看上去就像摻雜著泥沙的黃土,堆放在致遠鋰業庫房一角,整個廠區占地面積有300多畝。另一邊堆放來自澳洲銀河的鋰精礦,與國內精礦顏色有些不同。 羅威朝攪洗車間走去,這幾天,他遇到很多外來人員。有些是來訂貨的客戶,有些是來工廠調研的市場人員。 這一周,辦公室的李孟(化名)接到太多陌生電話。“現在碳酸鋰多少錢?”、“氫氧化鋰多少錢?”、“有沒有貨?”……電話基本都是這些內容。這些有關銷售的事情并不歸辦公室的李孟管,他也不知道這些人從哪里找到自己的號碼。致遠鋰業的辦公室和營銷部門分開,李孟把這些電話轉交給營銷同事,他還不忘開句玩笑,“有提成記得分我哦。” 還有一些熟悉的電話,來自高校化工院系的副院長或者教授、副教授。“我有個朋友想要氫氧化鋰,能不能想辦法搞點貨嘛?”這些高校的老師也是受人所托,有熟人想找他們幫忙采購碳酸鋰或者氫氧化鋰。 “300萬,預付款,打錢!”一家鋰化工企業高管劉莉(化名)總結,現在的碳酸鋰和氫氧化鋰是賣方市場,收到預付款再發貨,甚至于要全額預付款發貨。 這一幕讓人聯想到2016年,一家鋰礦頭部企業銷售部的賬戶突然收到來路不明的一筆錢。營銷部的人到處問,“誰打的錢啊?”隔一會兒,就有人打電話過來,“我們要碳酸鋰!” 距綿竹200公里的雅安也有一家國內大型的鋰生產商。雅化集團旗下雅化鋰業雅安有限公司就在這里,它有年產2萬噸氫氧化鋰線。去年12月30日,雅化集團公告和特斯拉簽訂長單,供應給特斯拉的氫氧化鋰就來自這間工廠。 “訂單明顯增加,生產線基本滿產。”雅化鋰業雅安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李堯明顯感覺到市場升溫。市場供應方對需求的感知就像本能反應,他們是最為敏感的群體。 距康定市城區145公里,翻越折多山,通過塔公草原,融捷股份子公司甘孜州融達鋰業有限公司主要開采亞洲最大鋰輝礦甲基卡礦區,冬歇期要結束,正在準備復工的報備要求。 碳酸鋰價格4個月翻倍業內預判:還有50%漲幅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碳酸鋰指數,3月7日的碳酸鋰指數為210.96,較年初的127.39已上漲65.6%。這一價格已接近2018年的價格。 “從去年10月以來,價格就一直在漲,碳酸鋰價格已經翻倍。”劉莉告訴記者,去年三季度,碳酸鋰價格大概在4.5萬/噸左右,現在可賣到8萬/噸。 去年三季度前,碳酸鋰價格降到了極限的冰點,創造了6年以來新低。 “當時虧哦。”劉莉現在回想起當時跌幅都有點膽戰心驚,公司的碳酸鋰也遭遇成本線倒掛。 但擊穿鋰企心理防線的不是在去年,而是前年。去年是鋰價跌勢末途的最后一“摔”,而2019年下半年的“塌方”下跌令人崩潰。 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自2019年6月開啟一波跌勢,3個月時間下跌近20%。當年9月11日,又有廠商下調了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向6萬元/噸逼近。當時有業內人士測算,國內以從澳大利亞進口的鋰精礦為主,便宜的,價格也在5000多元/噸。每一噸碳酸鋰需要八噸鋰精礦作為原料,僅上游礦加工成本就高達每噸4萬多元。對于那些高成本購買鋰精礦加工碳酸鋰的企業來說,這項成本只會更高。 如果加上其他人工成本等,大致可以發現,碳酸鋰成本線不會比6萬元/噸的售價相差太遠。也就是說,5萬~6萬元/噸是碳酸鋰行業當時的成本,生產成本之下的企業要么出清,要么承受虧損。 出清的過程在緩緩進行,但商品周期畢竟不是勻速波動的一般均衡,突然變量又令市場供需結構反轉。到去年4月開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已經連續8個月增長,并且連續7個月的銷量增幅均超過了10%。 出清產能無法再生產,下游造車又拉動碳酸鋰需求。這就是此輪鋰價的上漲邏輯,上述受訪對象所談及,都無一例外點出了新能源車增長的因素。有券商分析師測算,若電動車鋰鹽需求增速維持30%,鋰鹽顯性缺口將達到6%。 “短期價格還會沖,我個人認為可能會到12萬元/噸。”劉莉對未來碳酸鋰價格的判斷和真鋰研究總裁墨柯預估基本一致。“碳酸鋰今年到10萬元/噸應該問題不大,12萬元/噸也有可能。”墨柯給出的理由仍然是鋰電需求。墨柯預計,2021年中國市場鋰離子電池需求總量將達到165.5GWh,同比增長30.5%。 根據生意社3月9日數據,四川榮鋰科技有限公司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已漲至8.6萬元/噸。如果碳酸鋰價格能漲到12萬元/噸,較8萬元/噸還有50%漲幅空間。 但這與全球鋰礦巨頭雅寶在2020年第四季度電話會議表達的觀點相悖,雅寶預計今年鋰價格會略有降低。 “雅寶可能是和其他客戶簽訂了長單,因為簽訂長單時間比較早,鋰價處于高位,所以漲幅有限。”劉莉分析稱,雅寶的這些長單可能是在2017年、2018年簽訂,當時長單價格很高,雅寶的價格趨勢判斷更多是個案因素。 氫氧化鋰漲幅落后企業高管:“現在開始漲了” 2015年的鋰市場,新能源汽車爆發引爆下游需求,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一度漲至20萬元/噸。6年后,同樣因為下游需求拉動,電池級碳酸鋰再迎反轉時刻。去年12月至今,動力電池裝機龍頭寧德時代就已公告了超700億元的產能擴張計劃。 “事情總是輪回的……故事本身是一樣的,講故事的人不同。”墨柯感嘆。 相較上一輪,這一輪鋰市場有很大不同:一是本輪的碳酸鋰價格高點很難超出上一輪。第一輪的需求爆發,高企鋰價令上游企業獲得超額收益。隨著入局者增多,供需不足轉為過剩。事情的輪回在于,鋰價走高,擴產便是企業本能的沖動。隨著鹽湖提鋰等技術的跟進,鋰鹽這一化合物的擴產本就不是難事。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秘書長張江峰的2020年中國鋰工業發展報告,去年,世界鋰及其衍生物產量折合碳酸鋰當量42.16萬噸,同比增長11.83%。 “任何事情都是這樣,利潤豐厚了,大量資金進來開工建設。”劉莉說,隨著市場成熟,這個行業很難再現新能源行業初期的超額利潤,而會跟隨供需結構維持合理利潤率。企業會根據規劃的戰略目標擴產,“你不擴產,別人也要擴”。 行業順周期的產能擴張就是一場競賽,盡管不能保證新增產能賣到最高價,但在價格出現拐點時,它能以足夠低的規模成本維持利潤率增長。這就像博弈論里的古諾寡頭競爭,在一個多邊非合作博弈的納什均衡模型,每個競爭者都想比對方增加更多的市場占有份額。市場總的供應量再次壓倒需求,價格的信號棒又亮起來,指揮行業進入又一輪平衡。 第二個現象則是氫氧化鋰價格漲幅竟未跑過碳酸鋰。在2017年,氫氧化鋰價格一度比碳酸鋰高出5萬元/噸左右。 “現在價格開始在漲,但漲幅沒有碳酸鋰大。”劉莉表示。 根據生意社數據,3月的電池級氫氧化鋰報價在75000元/噸左右,較年初的漲幅不過20%。同期,碳酸鋰價格漲幅甚至超過50%。 這一結構性特征和4年前幾乎來個顛倒。 相較碳酸鋰,氫氧化鋰的生產壁壘、成本、品控要求都更高一點。 “大客戶關心品質和穩定性的問題,要求十分嚴苛。”李堯指了指生產線,特斯拉方面來過雅安的工廠幾次,考察了很多次氫氧化鋰的品質。 氫氧化鋰對應的技術路線是高鎳三元電池,主要需求在海外;碳酸鋰對應磷酸鐵鋰電池,主要需求在國內。海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新能源車下游復工進度慢于國內,需求端傳導的時間差是解釋二者價差的原因之一。 李堯表示,隨著海外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需求開始增長,三元電池路線的海外車企也會加緊備貨,氫氧化鋰的需求也將被拉動。 有券商分析師認為,碳酸鋰價格可能先于氫氧化鋰上漲,但最終幅度預計小于氫氧化鋰。 板塊分析:擴產企業被看好 從去年三季度開始,A股新能源板塊也迎來跨年行情。贛鋒鋰業經歷50元/股到最高149.3元/股的近3倍漲幅,天齊鋰業20元/股漲至最高的70.13元/股,天華超凈從15元/股左右上漲至最高的32.38元/股。 新能源板塊同樣是基金重倉板塊,節后也迎來一波迅猛殺跌。一券商不愿具名的首席投顧對記者表示,新能源板塊的巨大漲幅是因為DCF(現金流折現模型)估值的強烈看好預期。DCF估值是對未來更長周期的現金流折現,幾乎把未來多年的成長空間都算進去了,“短期過快的漲幅透支了未來預期。” 該首席投顧表示,這一估值邏輯有一前提——低利率低通脹,“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反應了流動性的邊際收縮,這就需要時間消化估值。” 資本市場估值形成證券資產的相對價格,大跌之后也會再遇預期拐點,進而扭轉趨勢。相關鋰股尚未披露年報,外界難以確定價格上漲對企業盈利的邊際改善彈性。對于市場而言,現在格外期待鋰股今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在此之前,鋰股估值都會蒙上不確定的色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投資邏輯看,順周期產能釋放疊加擁有原礦資源的一體化企業將擁有更大的業績彈性。 “對于外購鋰精礦的企業,最多只能掙得加工費。”劉莉表示,從去年三季度到現在,碳酸鋰、氫氧化鋰價格上漲同時,鋰精礦的價格也在漲。比如去年十月,澳洲的鋰精礦價格在370、380美元/噸,現在報價也漲到450美元~500美元/噸,“外購高成本鋰精礦加工,利潤率就只有20%。” 就在3月8日,贛鋒鋰業公告,斥資14.7億元收購伊犁鴻大,將目光投向上游鹽湖鋰。天齊鋰業持有泰利森自不必說,雅化集團、盛新鋰能、融捷股份也在加緊對國內優質鋰礦的開發利用。 上游尋找鋰礦資源,中游加快鋰鹽產能擴張。《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有鋰鹽產能擴張釋放的企業,贛鋒鋰業年產5萬噸氫氧化鋰擴建項目將于今年一季度投產;雅化集團在去年通過再融資,新增年產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天華超凈前不久也表示,計劃在2025年前建設形成年產10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生產線。 不過這些擴產信息早已公開,之前已反映到鋰股的漲幅之中。鋰股要想打開估值空間,還需要新的邏輯或者更強勁的基本面支撐。固態電池的技術迭代可能是引發邏輯變更的變量之一。 上述受訪人士表示,從能量密度和續航里程等看,固態電池的變革需求還是很高,這并非是紙上談兵的概念。 實際上,有多家鋰股企業也涉及到固態電池上游的儲備,比如贛鋒鋰業2019年年報披露的金屬鋰有效產能在1600噸。 金屬鋰由氯化鋰提煉,也有企業布局它的上游。比如雅化集團定增募投項目之一是1.1萬噸氯化鋰;致遠鋰業有2000噸氯化鋰。 “市場供需關系已經發生了變化。”融達鋰業總經理呂斌說。 很顯然,這個變化的結果,是如今碳酸鋰和氫氧化鋰大漲價。但“漲聲”鼓舞下的行業還是需要思考很多,畢竟這個市場不再是2016年的重復。 記者手記丨漲價下近期個股調整,擔心的是持續性 一般來說,記者在一線調研,還是比較相信市場人士的預判。比如去年9月的多晶硅料,作為光伏產業上游重要原料,當時市場人士也是預判半年時間會漲到10萬/噸。 現在看,還真差不多。這一次,市場人士判斷碳酸鋰能漲到10萬/噸以上。 現在價格信息很公開,大家都知道碳酸鋰在漲。但從近期的二級市場來看,贛鋒鋰業、天齊鋰業、雅化集團、盛新鋰能、融捷股份,不管一線二線,統統跌。這說明了漲價消息的鈍化,或者說前面更猛的漲幅已經消化了“10萬/噸”預期。除非碳酸鋰價格漲得比10萬元/噸還猛,這些個股的股價可能會再次走出新的趨勢。 鈍化的消息實際反應了另一利空,漲價效應引發的產業鏈博弈。光伏現在各環節產業鏈博弈厲害,碳酸鋰漲價,是否又會和正極材料、電池廠展開價格博弈?歸根結底,市場還是擔心碳酸鋰價格繼續上漲的持續性和高度。 記者:胥帥 編輯/制圖:陳俊杰 視頻編輯:祝裕 視覺:劉青彥 排版:陳俊杰牟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精品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视频一级日韩欧美网站 | 亚洲欧美久久网站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成年网站青青草原 | 一级爱视频欧美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