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21 17:03:13
◎興業證券張憶東表示,現階段無需對美國長債收益率的上升過于敏感,通脹不會達成持續性惡性失控,全球經濟復蘇將為資本市場帶來結構性投資機會。A股后續調整空間不大,主要的下跌已經結束,后面會有分化。
◎結合滬指技術面,以及整個市場的資金線,還有高層周末講話來看,下周A股市場或將出現反彈。
每經記者 吳永久 每經編輯 何劍嶺
本周,滬指前4天均在120日均線之上運行,不過周四晚美債收益率飆升以及周五中美高層戰略對話開場白氣氛緊張,A股情緒面受到一些影響,又跌破120日均線。
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s)發現,目前整個市場的資金線已經跌至趨勢線之上,下周滬指技術面與資金線或將出現共振。
更重要的是,周末,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中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是強的,外資也獲得了良好的回報,而且潛力還很大。
那么這個周末有哪些重要消息值得關注呢,今日,牛眼君就來解讀一番吧。
1,央行行長易綱:中國的貨幣政策處于正常區間,實現碳中和需巨量投資
央行官網3月21日消息,央行行長易綱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圓桌會講話時指出,中國的貨幣政策處于正常區間,在提供流動性和合適的利率水平方面具有空間。中國提出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他認為,實現碳中和需要巨量投資,要以市場化的方式,引導金融體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資支持。對于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資金需求,各方面有不少測算,規模級別都是百萬億人民幣。這樣巨大的資金需求,政府資金只能覆蓋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場資金彌補。這就需要建立、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引導和激勵金融體系以市場化的方式支持綠色投融資活動。
點評:上述講話中提到,碳達峰和碳中和的資金需求,各方面有不少測算,規模級別都是百萬億人民幣。看來市場空間較為廣闊,這是一個較大的主題投資。
2,易會滿:部分學者、分析師關注外部因素遠遠超過國內因素
3月20日證監會官網顯示,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圓桌會上的主旨演講指出,截至2020年底,外資持續3年保持凈流入,境外投資者持有A股資產突破3萬億元。中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是強的,外資也獲得了良好的回報,而且潛力還很大。當前,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比如,部分學者、分析師關注外部因素遠遠超過國內因素,對美債收益率的關注超過LPR、Shibor和中國國債收益率,對境外通脹預期的關注超過國內CPI。對這種現象我不作評價,但對照新發展格局,建議大家做些思考。
點評:以上僅是易會滿主旨演講的一部分,牛眼君對這部分內容比較關注。
牛眼君發現,周四美債收益率飆升,周五的A股就跌了。上述講話中提到“中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是強的”這是需要投資者引起重視的,此外,下周滬指技術面與資金線或將出現共振,上漲或將來臨。
3,證券公司股權管理再迎修訂 股東門檻大幅下調
證監會日前發布《關于修改<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的決定》(以下簡稱《股權規定》)以及《關于修改<關于實施《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有關問題的規定>的決定》(以下簡稱《實施規定》)。業內人士指出,適當降低對證券公司主要股東資質要求,意味著新進股東門檻也相應下降,為證券公司引入新的資本提供了便利。
點評:上述消息利好證券公司,有利于證券公司引入新的資本。牛眼君發現,私募大佬楊東旗下寧泉資產近期大舉增持中信建投H股等,股價上,券商H股確實比A股更便宜。記得在2018年末時,他就看好新能源車、光伏等,可見其眼光是比較長遠的。因此,若開通了港股通權限,買券商H股就能跟上大佬步伐。
4,未來十年全球短缺1000萬噸銅
根據CRU Group的估計,到2030年,隨著清潔能源和運輸行業的騰飛,銅行業需要花費超過1000億美元的資金,以解決可能出現的470萬噸的年度供應短缺。大宗商品交易商Trafigura Group稱,如果沒有新建造礦山,潛在的銅缺口可能達到1000萬噸。
點評:新能源產業對銅需求拉動明顯,如新能源車、充電樁等。未來能源結構由煤油時代步入新能源時代,新能源車的電力需求會增加很多,相應的促進電力設施建設,這也會拉動銅需求。銅類個股也受到券商持續關注,如云南銅業、洛陽鉬業、銅陵有色等。
5,ARK給了特斯拉新目標價:3000美元!
“木頭姐”Cathie Wood執掌的ARK基金官網的一份報告顯示,預計到2025年,特斯拉的股價將從目前的655美元升至3000美元。特斯拉是ARK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其掌門人 “木頭姐”,被信徒稱為“女版巴菲特”,因為重倉特斯拉一戰封神。
點評:上述消息或刺激新能源車股。牛眼君發現,近期寶馬、大眾、奧迪等都在發力電動汽車,這表明了,新能源車產業鏈是一個長期性的投資機會,值得持續去挖掘。
結合滬指技術面,以及整個市場的資金線,還有高層周末講話來看,下周A股市場或將出現反彈。
興業證券張憶東表示,現階段無需對美國長債收益率的上升過于敏感,通脹不會達成持續性惡性失控,全球經濟復蘇將為資本市場帶來結構性投資機會。對于投資機會,他表示,一方面,周期類優質資產迎來風格切換的布局良機,具有國際定價權及國際競爭力的順周期龍頭受益更多;另一方面,成長領域核心資產有希望在下半年王者歸來。對于大市,他認為,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現在不是系統性風險的開始,也不是一個熊市的開始,而是結構性長牛一次小小的修正。A股后續調整空間不大,主要的下跌已經結束,后面會有分化。
申萬宏源桂浩明認為,不應該過于放大10年期美債利率走勢對股市,特別是對中國股市的影響。對10年期美債這一重要的國際金融商品,人們當然需要作分析,也絕對不能忽視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但前提必須是實事求是,根據客觀現實進行,不能刻舟求劍,不顧環境條件變化。
牛眼君覺得,確實不應過度關注美債收益率,還不如重點關注公司的估值和未來的成長性。
(風險提示: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