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湖北碳交易體系設計專家孫永平:碳達峰、碳中和是硬仗,MRV制度實施將面臨三大挑戰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30 23:56:14

          ◎我國碳交易市場為何首批納入電力企業?湖北經濟學院教授孫永平認為,電力行業的數據目前最完善和最準確,而且電力行業是排放大戶,因此優先納入。

          ◎孫永平介紹,碳交易還可能助推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一般而言,碳源往往位于經濟發達地區,碳匯往往位于生態良好的欠發達地區。碳市場通過CCER機制在碳源(買碳)和碳匯(賣碳)之間架起了橋梁,因此具有了生態補償功能和扶貧功能。

          每經記者 陳晴  張海妮    每經編輯 宋思艱 湯輝    

          降碳,成為“十四五”開局的熱詞。2021年全國兩會,碳達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二級市場,相關概念核心股股價近期也表現強勢。

          根據規劃,全國碳市場今年6月底前即將啟動上線交易,目前建設已經到了最關鍵階段。具體來說,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交易系統落地上海,配額登記注冊系統設在武漢。

          注冊登記系統堪比整個碳交易的“大腦中樞”,是全國碳市場體系建設的核心和基礎。這一全國性登記系統落戶武漢,與湖北碳市場發展在全國的領先地位有關。

          今年3月18日,在湖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嚴宓介紹,2020年,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市場交易規模、引資規模、納入企業參與度等市場指標居全國首位,累計配額成交3.56億噸,占全國50.8%;成交額83.51億元,占全國54.4%。

          湖北經濟學院教授孫永平追蹤湖北碳交易十多年,是最早參與到湖北碳交易體系設計的核心專家之一。目前全國碳交易已經箭在弦上,未來其推行將有哪些難點,又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碳市場作為一種新的政策工具,在實施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硬仗。”孫永平說。就相關問題,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對孫永平進行了專訪。

          湖北經濟學院教授孫永平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MRV制度實施將面臨三大挑戰

          NBD:溫室氣體排放的MRV制度(MRV是指碳排放的量化與數據質量保證的過程)是碳交易體系的實施基礎。您認為在監測、核查過程中的難點在哪里?如何進一步完善MRV體系?

          孫永平:所謂MRV就是監測(Monitoring)、報告(Reporting)、核查(Verfication)的簡稱。MRV是國際社會對溫室氣體排放監測的基本要求,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和《巴黎協定》中國家自主貢獻的實施基礎。就碳市場而言,一個完整的MRV監管體系,可以實現利益相關方對數據的認可,從而增強整個碳交易體系的可信度,是碳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石。

          目前來看,MRV制度實施,可能面臨三個方面的挑戰。一是方法學,在計算碳排放量時,不同行業需要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那么,現有的方法學是否能夠涵蓋納入碳交易的所有行業,以及這些方法學能否達到碳交易的要求將非常關鍵。目前國家公布方法學大概涉及了22個行業,但這些方法學由國家發改委公布,與碳交易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方法學的補充和完善,是面臨的一大挑戰。

          第二大挑戰在于MRV實施過程中,如何保障第三方核查機構的獨立性。一般來說,不同企業報送的數據,涉及到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方法學,政府部門不太可能設置專門的部門和人員去逐個核算。這就需要政府主管部門委托第三方核查機構對企業報送的數據進行核查,再由政府部門來決定是否采信。為了保證數據的真實有效,第三方核查機構需要本著獨立性原則,全面核查企業提交的排放報告,確保碳排放報告數據的真實性,并出具核查報告。但是,在實踐中第三方核查機構的獨立性卻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核查任期、核查費、企業規模、市場競爭和非核查業務等多個方面,這些都需要專門的辦法加以規范。

          第三個挑戰在于對從業人員的準入門檻和信用管理。由于核查涉及眾多行業和眾多企業,每個行業的工藝流程和每個企業的特點都有很大差別,導致每家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存在較大差異性,一個核查員很難勝任同一行業所有核查工作。要建立第三方核查機構的準入門檻制度,特別是職業資質門檻,核查機構必須達到所需的基本門檻,才能從事核查業務。也可以借鑒歐盟的經驗,引入審核機構,對第三方核查機構的核查資質和核查方案進行審核,只有通過的第三方核查機構才可以進行核查。

          由于信息不對稱,在上述三方面挑戰上,目前所能做的“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應該從以下方面進行提升:

          第一,實行定期輪換制度。為了克服較長任期帶來的利益串謀的可能性,可以借鑒審計體系中的定期輪換制度,讓第三方核查機構通過一定的規則進行定期輪換,而不是長期對某些固定的企業進行核查。

          第二,提高第三方核查機構的行業集中度。第三方核查機構做大、做強后,可以通過企業自身的動力加強業務能力學習,加強職業道德素質教育;他們往往也更加注重自身的聲譽與品牌,從而可以更好地保證獨立性。目前我國第三方核查機構大多數都是從一些專業院所脫鉤而來,行業背景明顯,數量不多,核查人員有限,規模普遍較小,發展速度緩慢。因此提高我國第三方核查機構的行業集中度,特別是本土第三方核查機構的規模,以此來提高我國第三方核查機構的獨立性,勢在必行。

          第三,加強對第三方核查和人員的管理。對核查機構和人員建立黑名單制度,對于嚴重違反獨立性原則的核查機構和人員,不僅要終止其正在從事的核查業務,而且要永久禁止其再通過其他核查機構或者渠道從事核查業務。同時,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明確核查人員遵循的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并要各第三方核查機構遵照執行,加強在職人員的職業道德培訓,提高職業道德水準。

          第四,在有條件的行業逐步推行在線監測制度。一些行業建有完整的監測體系,數據質量較高,可以嘗試引入在線監測,來部分替代第三方核查機構的作用,并通過區塊鏈技術保障在線監測數據的真實性。

          碳泄漏風險與企業碳交易成本有關

          NBD:碳市場作為一種政策工具,也有著較高的交易成本,例如剛剛提到的MRV成本,這些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碳市場工具的減排效果。那么,這些推行成本中,哪些成本是相對較大的?

          孫永平:碳交易的成本中,除了MRV成本,還包括能力培訓成本、交易成本和系統建設成本和系統運維成本。目前來看,各項不同成本中,MRV成本、系統運維和能力培訓成本可能是較大的三方面。因為這些成本需要持續投入。

          NBD:目前,各地試點的碳交易產品主要分為地方碳排放配額和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兩種。而從全國CCER累計成交量來看,湖北低于上海、廣東、北京、深圳和四川,您認為這是什么原因?

          孫永平:一般來說,碳價格根據市場供需關系合理波動,從而釋放碳價格信號,反映邊際減排成本,最終形成總量控制、價格變動、技術進步和減排成本降低之間的周期性良性循環。但如果碳交易價格波動頻繁、波動幅度較大、價格走勢不易確定,會給參與交易的控排企業造成過重的成本負擔。

          具體來說,CCER的類型有很多,企業通過水電、光伏和森林碳匯等方式均可以獲得CCER。而且水電、光伏項目等通常規模較大,單個項目可能就高達幾百萬噸。這些項目產生的CCER若短期涌入碳市場,可能對整個市場產生較大的沖擊。因此,對于碳市場而言,并非CCER越活躍就一定越好。

          湖北碳市場對于CCER的使用進行了比較嚴格的限制,包括項目的類型、時間、地點和比例等。以限制比例為例,目前國內各試點碳市場的抵消比例大部分為10%左右。總體而言,這一抵消比例不宜過高。因為如果比例太高,企業將可以大量購買CCER來抵消減排責任,進而降低其節能減排的動力。

          光伏發電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NBD:隨著全國碳市場的啟動,防止碳泄漏工作也越來越受關注,請問您認為防止碳泄漏的難點在哪里?

          孫永平:碳泄漏可能發生在行業內,也可能發生區域間和國家間。舉例來說,碳交易以“抓大放小”為原則情況下,如果一個大廠拆分成多個小廠,可能這些小廠就都不在碳交易的覆蓋范圍之內,這就相當于發生了碳泄漏。

          目前我國的配額分配,通常參考了企業排放量的歷史數據和行業標桿值等,配額和企業實際排放量差距不會特別大,而且配額基本上是免費的。畢竟碳市場啟動初期,企業需要適應的過程,我們也不希望短期對他們造成太大沖擊。

          當然,碳交易的實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隨著經驗累積和企業的轉型升級,未來政府發放免費配額的比例可能逐步降低,甚至完全停止發放免費配額。而隨著企業碳交易成本的變化,碳泄漏的風險也可能隨之變化。

          NBD:如何針對不同行業情況防范碳泄漏風險?

          孫永平:從國外經驗來看,通常結合每個行業情況制定碳泄漏清單,在清單內的行業會獲得免費配額。清單主要參考減排成本和貿易密集度兩個指標。

          在湖北省,除了上述兩個指標之外,還設置了減排潛力的指標。如果企業與行業前沿技術工藝差距很大,通過技術改進很快能產生較好的節能減排效果,那么在配額分配時也會偏緊。

          碳交易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NBD:2021年1月1日,中國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啟動,首個周期截至12月31日,涉及2225家發電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繼電力行業之后,您認為后續還有哪些行業可能將作為碳市場的覆蓋行業?

          孫永平:我國各個行業中,電力行業的數據目前最完善和最準確,而且電力行業是排放大戶,所以我國碳市場交易從電力行業先行。

          國家發改委此前曾提出碳交易將覆蓋八大重點行業,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八大重點行業被納入到碳排放權交易的范圍。未來,碳市場會重點向這些高碳行業推行。當然,向這些行業推行并不代表行業所有企業將全覆蓋。前面也提過,碳交易以抓大放小為原則,即以覆蓋大企業為主。

          NBD:碳交易對我們的經濟和生活將產生哪些影響?我們應如何迎接降碳時代?

          孫永平:碳交易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產業結構調節。在碳達峰和碳中和大趨勢下,除非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特殊行業,如果企業不適應節能減排的大趨勢,可能逐步被市場淘汰。而對于生活來說,一個直接的影響就是高碳產品需要付出更高的價格。

          從不同區域看,碳交易還可能助推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一般而言,碳源(二氧化碳排放)往往位于經濟發達地區,碳匯(二氧化碳固定)往往位于生態良好的欠發達地區。碳市場通過CCER機制在碳源(買碳)和碳匯(賣碳)之間架起了橋梁,因此具有了生態補償功能和扶貧功能。舉例來說,湖北碳市場利用省內貧困地區林業生態資源,推動全省農村戶用沼氣和林業碳匯項目開發達128個,預計年均減排量214萬噸。湖北全省已有217萬噸貧困地區產生的碳減排量進入市場交易,為貧困地區帶來收益超過5000萬元。

          NBD:對于碳交易,您認為未來可能還面臨哪些挑戰,或者說您還有哪些建議?

          孫永平:碳市場作為一種新的政策工具,在實施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發達國家為此也采取了分階段建設的路徑。中國的發展情況更為復雜,目前還有許多問題仍然有待完善。

          例如企業碳成本轉嫁的問題,如何轉嫁、轉嫁多少,需要通過科學論證。還比如此前提到碳交易市場“抓大放小”的問題,這其中涉及到覆蓋公平性的問題。未來,政府部門應該出臺相應的細則,比如通過碳交易的方式驅動大企業節能減排時,是否可以考慮對小企業征收碳稅。

          再比如,碳市場價格信號的有效性問題。人類最終的溫室氣體排放下降,只能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行為的改變來實現,因此碳市場設計中的另外一個重大挑戰是碳價格信號必須為技術創新提供足夠激勵。因此,錨定良好的碳市場目標才能夠加速減排技術的創新水平,鼓勵長期的減排技術研發和投資,降低實現長期氣候變化目標的總體成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中文字幕第62久久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看 | 亚洲国产香蕉碰碰人人 |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 在线日本aⅴ免费网站 | 亚洲国产99精品国自产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