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31 16:10:00
◎3月30日晚間,與中金公司2020年年報一同披露里的還有,擬設立的全資子公司中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同時申請公募牌照。除了中金公司外,目前至少還有6家券商擬設立資管子公司,分別是山西證券、萬聯證券、華安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國海證券及中信證券。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吳永久
又有頭部券商打算設立資管子公司了。3月30日晚間,與中金公司2020年年報一同披露里的還有,擬設立的全資子公司中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同時申請公募牌照。數據顯示,2020年中金公司營業收入達236.60億元,同比增長50.17%;其中,資產管理業務營業收入達11.76億元,同比增長106.06%。
實際上,除了中金公司外,目前至少還有6家券商擬設立資管子公司,分別是山西證券、萬聯證券、華安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國海證券及中信證券。
中金公司公告顯示,為進一步把握資產管理業務機遇,建設領先的資產管理平臺,3月30日,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資管子公司并申請公募牌照的議案》。資管子公司名稱暫定為中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注冊資本不超過人民幣15億元(含)(其中初始注冊資本人民幣10億元)。經營范圍包括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以及監管機構核準的其他業務。
另外,中金公司還表示,同意公司為擬設立的全資子公司中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累計不超過人民幣30億元(含)凈資本擔保承諾,凈資本擔保承諾的有效期自資管子公司成立之日起至其資本狀況能夠持續滿足監管要求時止。
作為我國首家合資投行,中金公司目前在財富管理業務和投行業務表現較為出眾,但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對總收入的貢獻度較低。中金公司2020年年報顯示,2020年中金公司營業收入達236.60億元,同比增長50.17%;其中,資產管理業務營業收入達11.76億元,同比增長106.06%,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占比不到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中金公司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包含券商資管及公募基金,券商資管部分受到資管新規影響,規模出現一定下降,但隨后幾年擺脫頹勢,出現逆勢提升。另外,公募基金業務由中金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金基金開展。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中金公司券商資管規模為5129.3億元,較2019年末增加72.3%。產品類別方面,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單一資產管理計劃規模分別為1654.3億元和3475.0億元。管理產品數量598只,絕大部分是主動管理產品。中金公司表示,2021年將不斷提高業務規模和市場占有率。
Wind數據顯示,目前披露2020年年報的上市券商中,凈利潤超過100億元的有5家,分別是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和廣發證券。
不過,就在今年2月22日,中信證券提出,擬出資不超過30億元(其中初始注冊資本人民幣10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中信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將從事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以及監管機構核準的其他業務。其中,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待相關法規出臺后方可申請。中信建投非銀分析師趙然表示,預計該事項落地后,中信證券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將得到更有力的推動,主動管理能力也將得到進一步彰顯。
實際上,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券商資管公募化改造提速,大資管行業內部競爭逐漸白熱化,行業資源進一步向頭部機構集中,培養投資特色,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成為破局關鍵。不少券商因此將資管業務作為差異化競爭的一條路徑,設立資管子公司也是其中一項舉措。
記者統計到,除了前述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外,近兩年已有山西證券、萬聯證券、華安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國海證券等相繼提出設立資管子公司的意圖。目前,山西證券和萬聯證券關于設立資管子公司事項分別于2020年5月和2021年3月得到中國證監會第一次反饋意見。
此外,國海證券在2020年年報中提出的2021年工作計劃之一便是提升業務板塊核心競爭力,推動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推進資管子公司籌建及新業務申請。同樣,華安證券在2020年年報中也透露,2020年公司資管區域布局圍繞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初具雛形,資管子公司設立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