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06 09:12:35
每經評論員 涂穎浩
最近,兩家網絡互助頭部平臺(水滴互助、輕松互助)接連關停,讓不少市場人士感嘆,該來的還是來了。不僅僅是這兩家千萬級會員平臺,前有百度燈火互助和美團互助,后有悟空互助,種種跡象顯示,網絡互助“關停潮”已然來襲。業界公認的網絡互助三大平臺之中,如今僅剩下會員人數上億的相互寶去留暫無定論。
網絡互助發展十年,從2011年抗癌公社(現康愛公社)悄然上線,拉開了網絡互助的時代大幕。2016年,隨著一眾互聯網流量平臺蜂擁而入,平臺數量和用戶規模快速增長。直到2018年底相互寶上線,次年我國網絡互助平臺的實際參與人數飆升超過1億人。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5月底,我國已有超過3億人加入網絡互助平臺。
螞蟻金服入局之后,滴滴、百度、美團、蘇寧等互聯網公司也紛紛開啟網絡互助市場,這一創新模式成為流量平臺的標配。彼時的網絡互助猶如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拼命想進來,城里的人卻想出去。2020年,網絡巨頭百度旗下的燈火互助計劃在運營300天后宣布關閉。由于逆選擇風險不斷增加,美團在2021年初正式關停了相關業務。
筆者留意到,網絡互助關停的公開原因不外乎以下三點:一是監管點名提示風險,存在違規宣傳和經營等情況;二是用戶逐步流失,規模發展成為瓶頸;三是沒有找到持續穩定的盈利模式,項目運營面臨虧損問題。
在業內看來,互聯網公司相繼關停網絡互助,既是對該業務發展現狀、自身能力的認識和反思,也是行業由野蠻生長到規范發展的必由之路。今年初,銀保監會相關領導在國新辦發布會上的發言釋放出網絡互助監管信號——下一步,還將對網絡公司做互助業務進一步關注,了解其運行的方式和風險情況,再根據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
“關停潮”來襲,網絡互助站上了十字路口。那么,網絡互助還能走多遠?
筆者認為,網絡互助要想發展下去,首先要解決監管缺位問題。網絡互助繞開傳統保險公司,同時也非常契合用戶的體驗與消費習慣,受到網絡巨頭青睞。但經歷了快速發展階段的網絡互助,一直沒能擺脫頭上懸著的劍——缺失監管部門監管,也沒有相應牌照。在金融領域嚴監管下,網絡互助也不應繞開監管。對于非持牌經營,監管也曾指出涉眾風險不容忽視。
其次,網絡互助雖不是“保險”,但也發揮了互助共濟的積極作用,這一點應該堅持下去,起碼應做到以非營利性目的為主。據公開數據顯示,近七成相互寶受訪成員年收入低于10萬元,三成受訪成員年收入在5萬元以下;水滴互助有超過七成人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月收入不超過5000元。得益于網絡互助的興起,讓更多的家庭有了獲得保障的途徑,其低成本和便利性也受到了年輕群體的歡迎。
最后,在經歷行業最終洗牌之后,互聯網流量平臺將對去留作出抉擇,留下的將是堅持初心、抱著長期經營信念者。筆者認為,隨著“類保險”非正規軍紛紛退出,未來持牌化、合規化的網絡互助在不確定性消失后,有望走上穩健發展之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