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01 21:25:51
◎4月29日,國美聯手打扮家,正式推出了打扮家APP和BIM(建筑信息模型)智能裝修平臺,劍指家居在線設計的標準化升級。
◎打扮家創始人崔健在現場公布了其3年沖刺5000億元的戰略規劃。據其預測,家裝賽道至2025年將達6萬億規模。5000億元在6萬億元的盤子中占比為10%-15%。
◎崔健認為,與入局家裝賽道的其他玩家相比,打扮家的優勢在于:6年來一直聚焦于改造供應鏈側的核心技術研發。
每經記者 王紫薇 每經實習編輯 陳劍銳
“大錘八十,小錘四十。”黃宏、鞏漢林兩位老師的小品《裝修》中,家裝砸墻、通水通電等小品橋段直到今天還被津津樂道。然而,這個2005年小品中的裝修麻煩事兒,直到2021年仍然存在。
家裝對于消費者來說,盡管痛點和槽點依舊滿格,但蓬勃的消費需求依然孕育出家裝賽道萬億市場。
4月29日,國美聯手打扮家,正式推出了打扮家APP和BIM(建筑信息模型)智能裝修平臺。國美方面表示,智能裝修平臺和APP的推出是其“家·生活”戰略2.0階段的重要落子。去年12月底,打扮家完成股權變更,國美控股集團收購了其80%股份,成為該公司的大股東。
短期看來,國美這步棋劍指家居在線設計的標準化升級。長期看來,國美意在整合家裝行業,配合其自身在電器品類、入戶服務及供應鏈上已存在的優勢,打造家裝領域的“國美閉環”。
會上,國美集團創始人黃光裕表示,“國美電器為什么能做成?(因為)我們是對整個供應鏈審視和對供應鏈整合優化之后,大家形成一種共存共建的商業模式。”黃光裕說,“今天國美締造家裝平臺,它的底層邏輯(與國美電器的締造)是相通的。”
打扮家創始人崔健在活動上介紹家裝市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紫薇 攝
打扮家創始人崔健在現場公布了其3年沖刺5000億元的戰略規劃。據其預測,家裝賽道至2025年將達6萬億規模。5000億元在6萬億元的盤子中占比為10%-15%。這樣看來,這又似乎是一個“小目標”。
但不容忽視的是,家裝賽道已經被多個互聯網巨頭看上。拼多多于2019年開始發力家居產業帶,浙江、江西南康等地的家具新品牌在平臺不斷崛起;天貓更是提出了的3年1萬億元的明確計劃,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老牌玩家也已提前布局落子。家裝賽道中,BIM平臺也不是業界的新概念,國美此時切入這一賽道,有贏面嗎?
“國美參與家居家裝看似是跨界,但實際并不是。”黃光裕在現場表示,國美對家裝的概念并不陌生。國美在大家電及其供應鏈、物流等環節的布局或直接或間接參與了家居產業鏈。
國美在2017年就提出從家電零售轉型為以“家”為核心的解決方案服務商。當時國美一則公告表示,公司將電器零售商轉變為以“家”為主導的方案服務商和提供商。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出這個概念之前,國美就于2016年4月上線“國美管家”服務平臺,并正式介入家電售后服務市場。
今年4月8日的全球投資人會議上,國美提出:希望在零售上構建“覆蓋全場景的全渠道閉環生態模式”,打造一個以線上為主的線上線下雙平臺。并提出國美預計在未來18個月內實現將家電SKU從3W拓展至10W,非家電拓展至40W,加快實現SKU達到50萬的目標,形成一個全品類的大采購平臺。
支撐這個概念落地的,主要就是“家·生活”戰略的前期打底。國美在全國線下門店數已擴張至2823家,國美“家·生活”逐步進入第二階段。第二階段提出,構建以線上平臺為主,線上/線下雙平臺+自營/第三方外部供應鏈的兩軸驅動、四輪互動“社交+商務+分享”的國美生態圈,打破邊界,從電器、家裝、家居、百貨向更大范圍拓展,滿足用戶全方位需求。
此次發布會之前,國美在物流供應鏈、下沉市場上已完成布子。其2020年財報顯示,國美零售全年新增縣域店1034家,同比提升超100%;全國運輸路線超1600條,目前擁有500萬平方米覆蓋全國的物流網絡。
在其2020年業績公告全球投資人會議中,國美表示2020年國美零售銷售441.19億元收入中非家電占比10%,2021年計劃非家電銷售占比增長到30%。
這些鋪墊,都是國美建設平臺能力、切入全面家居賽道前的草蛇灰線。此次打扮家APP和BIM智能家居平臺的發布被視為國美戰略版圖的重要落子。
國美此次大提信息與交流,一則是因為不透明、存在信息差是家裝行業各環節都普遍存在的問題。而“共建”“共享”等詞則能看出國美亟需擴大自身朋友圈,在為國美的家具生態號票,號召產業鏈各環節商家加入到國美生態中。
用科技透明化抹平信息差,再合縱連橫打造大生態。國美短期的野心已隨著這次發布會和盤托出。
三年5000億元,國美與打扮家提出的這個目標看起來很高,但算一算這個數字只占到2025年6萬億元市場份額的10%不到、是阿里“三年1萬億”目標的一半,似乎,這又是個穩妥的數字。
即便如此,國美與打扮家依然需要回答,如何達到?怎么達到?
打扮家是國內家裝供應鏈+BIM設計軟件提供商,主要業務為虛擬現實家裝設計解決方案研究、開發和產業化等。去年12月底,打扮家完成股權變更,國美控股集團收購了其80%股份,成為該公司的大股東。會上崔健表示,在國美收購之前,打扮家的BIM軟件實現簽約額8200萬,回款5000萬,已經接近盈利。
BIM在業內不是一個新概念。有行業人士指出,單純依靠BIM解決不了行業問題。崔健表示,BIM最大的價值在于,把設計方案變成數字工具從而可以落地,降低消費者預期和最后真實交付的結果方差。即,實現客戶滿意度的提升。他認為,滿意度提升有利于平臺化模式大規模推進,從而實現規劃中的5000億目標。
國美和打扮家希望BIM智能裝修平臺涉及并整合產業鏈各個環節,打造用戶和家裝商家的交易透明化、規則化、去中間化、全流程化、數據化和多樣化,實現多平臺之間的共融共生,形成商業閉環。
“我們做裁判,不做球員。”崔健這樣說。
做裁判,意味著這一行業有明確的標準與規則。黃光裕確實是這么想的,“沒有規則與標準就當不了裁判,等于這個平臺是無效的,因為各方的商業模式就不能完成,不能完成就做不了”。可以預見,未來打扮家及智能平臺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任務是形成標準與規則。
“在產業鏈里我們協同進行優化,各方一步一步把這個行業進行規范,給大家更多的可持續的而且有實施路徑的發展空間。”黃光裕說。
家居市場的盤子目前是3萬億元級別,2025年將達6萬億元。面對巨大的市場份額,誰都想分杯羹。但30年過去,這個行業的整合力度、透明程度等依然沒出現大的變化。
會上有嘉賓直言不諱的表示,現在的家裝依然是小農經濟的操作模式,很多環節脫節,材料價格一日三變,優質工人稀缺??傊?,行業亂象依然存在。
有需求就有市場。家具市場的老玩家們已經開始布局。2020年底,居然之家董事長兼CEO汪林朋提出,居然之家不再是“傳統意義的家居賣場,傳統模式的家居零售企業,也不再是房地產式的物業服務商”,要構建全產業鏈服務閉環,并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紅星美凱龍也于2020年起,以“家”場景為核心,相繼落地了智能電器館、軟裝陳設館等,以期打造完整的家居生態鏈。
此外,京東、拼多多、阿里等互聯網巨頭也已搶灘登陸這一領域。2020年11月,拼多多家居產業帶“新品牌計劃”落地江西南康,僅2019年一年時間,南康家具企業在拼多多的成交額累計就突破100億元。
阿里則以家居新零售、戰略投資為主。目前天貓家裝的商家已超過3萬,去年8月,阿里副總裁、天貓家裝事業部總經理吹雪在阿里家裝生態戰略峰會上稱,未來三年內讓家裝數字化從10%提升至20%,并達到成交規模達到1萬億元。
今年5月,京東在下沉市場的“京東家電專賣店”對家電和家具作出整合,開始提供消費者家電+家具的全套解決方案。此外,電器起家的蘇寧也于2020年開始嘗試提供家居家電等裝修一站式解決方案。
崔健認為,與入局家裝賽道的其他玩家相比,打扮家的優勢在于:6年來一直聚焦于改造供應鏈側的核心技術研發。他同時表示,目前家裝行業數字化改造才剛剛開始,市場空間巨大。
但即便如此,群雄逐鹿,國美與打扮家的“小目標”好實現嗎?一切都是未知。唯一確定的是,未來三年的家裝賽道的大戲,已經開始。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