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07 09:14:28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從各大平臺的數據中,梳理了今年的幾大明顯變化,以便摸清當代人——尤其是主力消費人群的旅游動向。酒店和景區外賣訂單同增兩倍以上、高端民宿的訂單量占比超過了20%、音樂節數量已經碾壓2019年……
每經記者 舒冬妮 杜蔚 李少婷 張虹蕾 董興生 文多 實習生 何琦瑋 每經編輯 文多 董興生
這是一場“事先張揚”的爆款小長假。
而當5月5日晚,文旅部數據中心發布測算數據時,早在各大景區體會了“人從眾”之后的人們,只是感嘆這在情理之中。但國內旅游出游2.3億人次的數字,實際是超出節前普遍預測的2億人次的。
再加上1132.3億元的國內旅游收入,讓這個“五一”堪稱“史上最熱勞動節”。
作為上半年的重要假期,“五一”的數據,對于旅游行業有著重要意義。每一年的細微變化,未來都可能成為新的商業主流。
因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從各大平臺的數據中,梳理了今年的幾大明顯變化,以便摸清當代人——尤其是主力消費人群的旅游動向。酒店和景區外賣訂單同增兩倍以上、高端民宿的訂單量占比超過了20%、音樂節數量已經碾壓2019年……
旅行路上四大新趨勢
一條熱搜暴露年輕人的玩法
“A25634,前面還有18094桌排隊……”5月3日18點,詩琪(化名)慕名來到長沙網紅餐廳文和友打卡吃飯,怎料店內人山人海。
雖然等到了半夜12點,但詩琪還是走進了文和友,接受了晚飯變宵夜的事實。
旅行路上,吃成了重要一環,這屆年輕人則把旅行路上的吃,玩到了新高度。
攜程數據顯示,在今年“五一”出游人群中,90后占比達37%,成為絕對出游主力,“80后”位列第二,占比27%,而00后也成為出游人群中不容小覷的群體,占比達到21%。
微博熱搜榜上,“五一酒店訂外賣漲2倍”這條熱搜,呈現出年輕人出游的真實狀態。據餓了么“五一消費報告”,5月1日~5月3日,全國外賣訂單量同比顯著增長,其中酒店、景區外賣訂單均增長兩倍以上。
也就是說,隨著年輕消費者對旅游舒適感愈發重視,一種“宅”在酒店的“躺吃旅行”方式成為熱點。
除了“躺吃”,通過80后、90后、00后的對比,他們共同的新特性,也展現得更明顯。
圖片來源:新華社
攜程數據顯示,“00后”所青睞的熱門景區中,以“險”著稱的華山位列第一,圓明園、頤和園、拙政園緊隨其后,主題樂園類景區僅有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入圍前十。
“80后”偏愛的熱門景區榜單前10中,有6席為主題樂園類景區,分別為:上海迪士尼度假區、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北京歡樂谷、中華恐龍園。這個結果不難理解,攜程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致寧表示:由于“80后”客群已普遍進入育齡,因此“孩子”成為兩大客群出行選擇的分水嶺,“80后”更加注重主題化、親子化的出行體驗。
雖然目的地看起來風格不同,但都體現了一個共性——“重度假,輕觀光”。張致寧表示,這個共性在今年“五一”成為“80后”與“00后”兩大客群的共性特征。
另外,攜程方面也提到,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其消費場景也漸漸由“日”向“夜”,實現全面覆蓋。消費者愿意在夜晚出游,夜店、酒吧這類傳統“夜經濟”場景正成為年輕人出行不可或缺的選項。
攜程數據顯示,在熱門旅游城市之中,重慶、長沙、廣州成為夜游代表城市。其中,重慶兩江游、湘江游輪橘洲之星、珠江夜游等玩樂體驗熱度較高。
最后,在出行方式上,今年“五一”的租車跨省自駕游也非常火爆。早在4月14日,預訂“五一”出行的租車訂單就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126%,其中近九成都是跨省需求。
三亞、成都、海口排名熱門目的地前三。新疆、西藏的租車單量則呈現“驚人”增長趨勢,西寧、銀川、喀什、烏魯木齊、拉薩的租車訂單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198%、271%、500%、367%以及229%。
數據來源:攜程
演藝游異軍突起:跨城去趕音樂節
“這個節日,演藝游成為文旅產業新亮點。”道略文旅產業研究院創始人毛修炳總結道。
隨著我國旅游市場強勢復蘇,也帶動線下演藝活動如火如荼。大麥發布的《2021五一檔演出觀察》顯示,五天小長假時間,我國線下專業演出超3800場。其中,56場音樂節搶灘“五一”,以音樂之名,吸引了大量年輕人跨城奔赴。
在消費大爆炸的共同關鍵詞之下,旅游演出、演唱會、live house、戲劇、相聲演出表現出了不同的特色。
超出很多人常識的是,相比音樂節、劇場演出,旅游演出的整體票房更為可觀。相比起來,也與A股市場關系更緊密。因此,2020年新冠疫情對演藝市場的打擊,也在上市公司身上展示得更為直觀。
▲演藝市場票房上,現場音樂演出僅占總票房的1/3,剩余來自專業劇場和旅游演出。
數據來源:《中國商業演出現狀與趨勢》制圖:楊靖
行業龍頭宋城演藝2020年營收同比下滑65.44%,歸母凈利潤更是虧損17.52億元。
另一具有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峨眉山A,業績也受到明顯沖擊,2020年公司營收同比下滑57.82%,歸母凈利潤虧損3852.23萬元。
2021年以來,旅游演出市場終于迎來了復蘇曙光。這個加長版“五一”假期,更是讓高度依賴游客的旅游演出行業迎來擴大營收的好時機。
“五一”前兩天(4月29日),上海宋城演藝王國世博大舞臺正式開業,并推出王牌演出《上海千古情》。峨眉山A也在“五一”期間加足馬力,在假期對《只有峨眉山》演出開啟加場。
《只有峨眉山》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盡管“五一”旅游熱帶動了旅游演出行業,但諳熟市場變化的毛修炳向每經記者理智分析道:“雖然‘五一’看旅游演出的人次已接近往年,但存在消費力不足的問題。”毛修炳一針見血地指出,人流量是恢復了,但大家對于“二消”產品——旅游演出方面的支出還是相對謹慎。
現場音樂節、演唱會,在這個“五一”假期迎來爆發時刻。
2020年“十一”前后8天,全國大型音樂節演出就達到了20余場。而今年,僅僅5天的“五一”,就有56場大型音樂節演出。
56場,相比2019年同期,提升了37%。除了數量,大麥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音樂節的票房和觀演人次也都大幅增長,“與2019年相比,增幅分別為252%、173%。超四成用戶選擇音樂節作為線下觀演形式”。
圖片來源:《2021五一檔演出觀察》
每經記者粗略統計了“五一”期間的30個音樂節(其中包含56場演出)。從票價來看,最低從單日75元到多日上千元不等。從地區來看,至少有15個省份舉辦了大型音樂節,其中音樂節個數TOP3的省份是江蘇、四川和海南,對應的音樂節數量分別是5個、4個和3個。
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的三四線城市,也將音樂節作為推動當地服務業發展和旅游振興的抓手。“五一”期間,山東淄博、江蘇常州、浙江溫州、河南焦作、海南萬寧等城市,都舉辦了大型音樂節。
談及音樂節分布的城市,毛修炳告訴每經記者:“長三角的活躍度和地方政府的開放度均較高;成都是國際音樂之都,整個城市和四川都在鼓勵發展音樂產業,政策支持很多;而海南則是希望通過音樂節來帶動旅游業。”
同樣以音樂之名,吸引年輕人跨城旅游的還有演唱會。熱門劇集《山河令》的主題演唱會,給“五一”期間的蘇州增添了旅游熱度。大麥數據顯示,該演唱會門票14秒內被搶空;飛豬平臺數據顯示,蘇州酒店預訂量同比漲超160%。
“今年五一期間,音樂節、演唱會帶動的‘演藝游’成為文旅產業一大新亮點。”毛修炳向每經記者指出。
大麥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期間,線下專業演出超3800場。
不止音樂節,live house、脫口秀戲劇、相聲演出亦全面恢復。以文帶旅漸成趨勢、地域消費偏好逐漸打破;市場消費結構趨于年輕化,00后消費占比明顯提升,成為“五一”線下演出消費潛力軍。
相聲表演 圖片來源:新華社
大麥數據顯示,在livehouse方面,票房同比2019年增長448%,觀演人次同比2019年增長326%;在劇場演出方面,今年“五一”脫口秀演出票房同比2019年增長312%。
“‘五一’期間,我們有3個演出,共計4場。”瘋狂戲劇社創始人曾呂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透露,其公司戲劇在這個假期備受消費者喜愛,每場票房在70萬~90萬元。
民航業迎首次真正回歸,但仍需挖掘
據民航局初步測算,5月1日~5日,全民航預計運輸旅客866萬人次,比2020年同期大幅增長173.9%,但比2019年同期下降0.8%;平均客座率80.7%,比2020年同期提高14.6個百分點,也比2019年同期下降3個百分點;全國預計共保障航班74229班,比2020年同期增長84.21%,還是比2019年同期下降7.70%。
總結來說,今年“五一”小長假,民航運輸量大幅高于去年,與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
由于國內疫情防控成效顯著,廣大旅客的出行需求得到集中釋放,民航運輸量大幅高于去年,與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廣州、北京、成都、深圳、上海、重慶、西安、昆明和杭州出港旅客量位居全國前列,北京大興、拉薩、深圳、寧波、敦煌、武夷山、三亞、北海、黃山、上海虹橋、北京首都、杭州、鄭州等主要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機場平均出港客座率居全國前列。
以首都機場為例,“五一”共保障航班5308架次,運送旅客75.35萬人次,較2020年同期分別增長125.2%和332.21%。
今年“五一”假期民航市場釋放出極大熱情,背后的原因何在?
“今年‘五一’民航市場是疫情以來第一次真正回歸。”民航專家綦琦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國民航市場不溫不火,僅僅年底有回升態勢。今年“五一”假期是疫情暴發以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黃金周,從相關航班計劃看,還是相當火爆。從側面反映了我國在疫情控制得力、人民生活日趨向疫情前常態回歸的總體走勢。
民航專家林智杰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的“五一”旅游市場有兩大特點:一是假期特別長;二是出現報復性旅游需求,今年春節的“就地過年”,抑制了人們的出行需求,因而今年的“五一”假期也出現了報復性返家、旅游需求。
隨著疫情形勢穩定,航旅業整體強勢反彈。那么,在這樣的行業大背景下,航旅業應該如何繼續創新?
對于這一疑問,綦琦表示,目前,由于出境游被“禁止”,原本的出境高端旅游消費群體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這部分市場是需要航司和地方旅游業從業者共同創新謀劃的重點,非大眾、非主流、高品質、優體驗的國內小眾高端旅游,將是民航業和旅游業從業者需要高度重視的增量市場。
綦琦表示,也要冷靜和清醒地看到,由于國際疫情形勢尚未穩定,計劃航班量是在將原本用于國際的時刻和運力投入到國內市場,才達到了接近2019年的水平,民航運輸全要素尚未充分利用。
去年“哭慘了”的民宿主 今年又有新煩惱
“今年‘五一’生意特別火爆!”5月6日,都已經是小長假后工作日的第一天了,鳳凰古城的黎叔還忙得不可開交,過去5天,他所經營的民宿4天滿房,房價也十分理想。
一房難求、提前售罄,成了民宿主喜聞樂見的關鍵詞,去年“哭慘了”的民宿主們今年終于站起來了。
這是一場“事先張揚”的爆款小長假。Airbnb愛彼迎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小長假,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度假目的地的房源搜索量均達到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
途家民宿出游報告也顯示,今年“五一”迎來“爆發式出游”,“五一”民宿訂單量可達到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的2倍。
位于鳳凰古城的民宿主黎叔更是深有體會。從四月中旬開始,古城的民宿市場就有了回暖的跡象,在“五一”到來前的周末,他所經營的民宿入住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八九十的水平。
“五一”小長假給了黎叔樂觀的基礎,他對疫情后恢復的情況也感到滿意,“今年應該不會虧,這個‘五一’開頭很好”。
這個“五一”小長假,高端民宿的增長趨勢較為明顯。
據途家的民宿預訂趨勢,“五一”提前預訂平臺4鉆、5鉆(注:途家平臺的分級標準,二鉆到五鉆品質依次提升)等高端民宿的訂單量占比超過了20%,客單價達到1998元,約是“五一”民宿平均客單價的4倍;高品質消費特點鮮明,場景多元化,專注于風情體驗、休閑療愈、設計獨特的高端民宿更受青睞。
浙江溫州的雁蕩山云溪左舍民宿就定位為中高端民宿,總投資額達到了500萬元。
“今年‘五一’很早就預定滿房了。”民宿主小施認為,民宿業經歷疫情沖擊之后更加趨向于集中度提升,大平臺的風險分擔能力和品牌效應加持,是小民宿難以企及的。例如疫情期間,小施主理民宿所屬的品牌方還有撥款等幫扶措施。此外,客人出游選擇民宿多是有特殊的目的,比如避世、寫生等,大多做好了接受較高價格的準備,當然相應地對民宿設施及服務的要求就更高,而小民宿有時很難保證服務質量。
除了高端民宿日漸受歡迎的新趨勢,民宿市場也面臨一些煩惱。
“五一”小長假還沒開始時,長沙曾因民宿漲價“出圈”。但一位長沙民宿主理人認為,“關鍵詞不是漲價,是混亂”。經營著多間網紅民宿的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個“五一”小長假的表現不及預期,訂房也亂、退房也亂、價格也亂。
在他看來,是“炒作”打亂了大家的節奏,“網上炒作導致很多人提前囤房子,后來沒買到票就不來了,其實正常是訂了票,再訂房子的”。
“‘五一’取消率遠超往年。”受訪的長沙民宿主理人稱,他所經營的民宿取消率達到30%,“退了之后我們只能降價,高價定了別的房間的看到這個降價,又要退。總之,今年扯皮的特別多”。
但這位長沙民宿主理人也看到,“亂”是市場躁動的一個表象——大家太想出游了,沖動越過了合理的出游步驟,但需求的噴薄而出仍是令人欣喜的。
記者手記|一個熱鬧的開頭,商家要跟得上節奏
“ 大家都憋瘋了”——采訪時,不止一位旅游行業從業者這樣總結,一票難求、一房難求,“五一”小長假的火爆是擺在臺面上的。需求旺盛,是休閑旅游業快速反彈的底氣。
人們不僅想玩,也想玩得更豐富、更舒坦。“Z世代”體現出了極強的存在感:旅游路線趨向高端化、千人音樂節上釋放自我、躺著吃喝甚至在景區叫外賣、輕度觀光躲開人擠人。簡而言之,人們開始追求讓旅游回歸本位了,怎么舒服怎么來。
可以明顯地發現,消費者雖然急切,但也更理智了,熱鬧之中,跟得上節奏的商家吃到了更多的紅利,而混亂和陳腐的市場也正在被理性的消費者拋棄。
這個“五一”小長假是久旱后的甘霖,也是新興消費趨勢的樣本池,熱鬧的開頭中,聰明的商家早已找到了節奏,一場文旅業的更新亟待展開。
記者:舒冬妮 杜蔚 李少婷 張虹蕾 董興生 文多
實習生:何琦瑋
編輯:文多 董興生
視覺:陳冠宇
排版:董興生 馬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