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18 20:50:31
◎調研數據顯示,在中國內地的家族企業中,有逾八成尚未制定繼任計劃。同時,相對于中國香港和全球的同行,中國內地家族企業注重確保企業繼續由家族持有和傳承基業的比例略低,占比分別為59%、57%。
每經記者 岳琦 每經實習記者 可楊 每經編輯 梁梟
新冠疫情沖擊之后,更多的家族企業開始重新制定應對危機以及未來發展的戰略計劃。
根據普華永道今日(5月18日)發布的《2021年全球家族企業調研—中國報告》,既是為了生存、度過危機,也是為了實現更長遠的業務發展,家族企業正在重新做出戰略計劃。
根據普華永道的數據,2020年,54%的中國內地家族企業利潤有所下降,而中國香港地區和全球則分別為59%、51%。在中國內地的家族企業中,有逾八成尚未制定繼任計劃。
普華永道中國科創與民營企業服務聯合主管合伙人黃翰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內地家族企業的新生代更愿意自立門戶或從事金融、投資和科技等更受他們歡迎的行業。
2020年,在遭受疫情沖擊的背景下,超過半數的中國家族企業利潤減少;家族企業為應對公共衛生危機已作出或計劃作出包括減少派息、注入新資本等在內的自救措施。
圖片來源:《2021年全球家族企業調研—中國報告》截圖
不過,得益于中國政府對于新冠疫情遏制措施,以及對企業復工復產的有力支持,中國內地家族企業對于2021年和2022年的業務增長目標,普遍比中國香港地區和全球同行更加樂觀。超過七成的中國內地家族企業預計將在2021年實現業務增長;近九成的中國內地家族企業預計將在2022年實現業務增長,兩個比例均高于中國香港地區及全球。
在某種程度上,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也對家族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敲響警鐘。不過,制定繼任計劃作為應對風險,確保所有權的延續性的重要方式之一,似乎仍未受到家族企業重視。
調研數據顯示,在中國內地的家族企業中,有逾八成尚未制定繼任計劃。同時,相對于中國香港和全球的同行,中國內地家族企業注重確保企業繼續由家族持有和傳承基業的比例略低,占比分別為59%、57%。報告還提到,有一半的中國內地受訪者表示,沒有新生代參與企業運營,而中國香港和全球同行的比例均為四成左右。
圖片來源:《2021年全球家族企業調研—中國報告》截圖
普華永道中國科創與民營企業服務北方區主管合伙人孫進也表示:“一方面,中國內地家族企業的新生代更愿意自立門戶或從事金融、投資和科技等更受他們歡迎的行業。另一方面,隨著家族企業發展日漸成熟,將控制權移交給外部管理人也可視作家族企業生命周期中的可選自然進程。”
疫情重創線下生意,也使得家族企業開始重視企業本身的數字化變革能力,35%的中國內地受訪者非常同意或者同意他們擁有強大的數字變革能力,占比與全球比例接近。
45%中國內地受訪家族企業已制定清晰且明文記載的數字化轉型路線圖,這個比例在中國香港和全球分別是9%以及33%。可以看出,中國內地家族企業對于數字化轉型的重視顯著高于中國香港及全球同行。
值得注意的是,79%的中國內地家族企業認同可持續發展是開展一切工作的核心理念,中國香港和全球的比例均為五成左右。未來,65%的中國內地家族企業認為,家族企業將有機會引領可持續發展的業務理念,且71%的中國內地家族企業堅信企業需要為社會甚至地球創造更多福祉,這兩個比例同樣顯著高于中國香港和全球。
報告內容還顯示,家族企業重視自身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管理的能力。李奕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記者表示,很多中國非上市公司,包括家族企業,對ESG也非常關注,在ESG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考量指標的情況下,如何能夠更好地發展,是企業更高層面的需求。
他認為:“全面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元素納入其業務發展戰略和商業決策的企業,能夠更好地管理風險,抓住機遇、建立信任并實現長期盈利。”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