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14 23:25:02
◎7月14日晚間,山東鋼鐵公告,公司接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通知,山東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在與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籌劃對山鋼集團戰略重組事項。該事項可能導致本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王京提出,中國鋼鐵“巨無霸”形成的過程,一定要注意規避對民營鋼鐵企業造成不當壓力和競爭,同時更要提前防范后期迎來“大而不強”的挑戰。
每經記者 夏冰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年來,“億噸級鋼鐵航母”寶武集團加大業內并購重組的步伐,先后和馬鋼、太鋼集團實施重組,對于市場上此前傳言的其將進一步并購重組山東鋼鐵的猜測,也終于靴子落地。
7月14日晚間,山東鋼鐵(600022,SH)發布公告稱,公司接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鋼集團)通知,山東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在與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寶武集團”)籌劃對山鋼集團戰略重組事項。該事項可能導致本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這也意味著山鋼集團并入寶武集團已經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寶武集團的兼并重組步子正在加速。
對此,鋼鐵業分析師上海澤鐵信息技術創始人李治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山鋼集團的整合傳聞終于落地成實錘,以寶武集團為主導的鋼鐵行業整合重組對提高行業集中度,提高鐵礦石集中采購話語權,提高各地區各鋼材品種的定價權有積極作用。
山鋼集團官網資料顯示,山鋼集團于2008年3月17日注冊成立,資產規模3736.85億元。2020年,集團營收2200億元、鋼產量突破3100萬噸,利潤水平穩定在百億級,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459位。
作為代表山東鋼鐵行業的巨無霸,山東鋼鐵集團此前則是由濟鋼和萊鋼合并而來,重組后的山鋼集團旗下擁有A+H股上市公司4家:山東鋼鐵、金嶺礦業(000655,SZ)、中泰證券(600918,SH)3家A股上市公司和魯證期貨(01461,HK)1家H股上市公司,以及新三板掛牌企業1家。
產能方面,山鋼集團擁有日照鋼鐵精品基地、萊鋼精品鋼基地、臨沂臨港先進特鋼基地、德州永鋒短流程高品質建材基地。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記者分析稱,山鋼納入寶武版圖,直接的利好是有助于山鋼與寶武實現協同發展,借助寶武的研發、技術、管理及供應鏈體系協同,助力山鋼實現轉型升級。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推動下,鋼鐵領域掀起一股兼并重組浪潮。其中,寶武鋼鐵便是典型的代表。
2016年12月,寶鋼集團由原寶鋼集團和原武鋼集團聯合重組掛牌成立,此后其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鋼鐵企業。自成立以來,寶武鋼鐵始終沒有停下擴張的步伐,先后于2019年并下安徽省國資委旗下的馬鋼集團;2020年1月,入主重慶鋼鐵;同年9月,兼并太鋼集團;10月托管中國中鋼集團。
一系列的兼并重組也讓寶武鋼鐵的版圖不斷擴大。
“根據我們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監測的數據,2020年寶武粗鋼產量為11529萬噸,山鋼集團粗鋼產量為3111萬噸,則兩者兼并重組后產量達14640萬噸,寶武產能將達到1.5億噸規模。”王國清對記者說,寶武與地方國企的兼并重組,使得寶武集團的規模效應更加顯著,讓外界也看到了寶武鋼鐵的重組版圖已觸及更廣闊的范圍。
由于鐵礦稟賦決定我國鋼鐵“北強南弱”的格局,北材南運是主要的地區間調節方式。此前,寶武集團的重組也多是集中在長江流域的重鋼、武鋼。那么,此次山鋼的加入,對寶武集團意味著什么?
對此,王國清認為,此舉將進一步擴大寶武集團在華東區域的市場份額,擴充寶武的產品品類,助力其市場布局更加完善,同時,也帶來了山鋼集團旗下的幾家上市公司資產。
在鋼鐵去產能的過程中,兼并重組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和手段。
李治斌則認為,山鋼的加入,對鋼鐵業加強區域協調,控制產能無序擴張,限制產量增長,減少鋼廠之間惡性競爭有重要影響,對降低重組企業生產管理成本,提高經營效率、盈利能力有積極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來自中鋼協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粗鋼產量10.53億噸,同比增長5.2%,首次突破10億噸大關。但遺憾的是,10億之中,寶武集團的產量也只占整個市場的不足15%,中國鋼鐵行業大而不集中的現象較之歐美一些國家較為突出。事實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方面已將“加快推進兼并重組,優化產業組織結構”作為推動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均向記者表示,寶武兼并重組的步伐不會停止,即使并下山鋼,后續還將繼續其兼并重組的步伐。
“重組直接利好就是提高鋼鐵產能集中度,提高中國鋼鐵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寶武集團從中借勢逐步完成全國戰略布局,做大做強。”鋼之家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杜洪峰說。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王京則認為,進入“十四五”發展時期,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正在繼續向規模擴張的目標邁進。此次有意聯合重組山鋼,再次印證這是一個“藍海”戰略,未來將會更好地適應建設中國特色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的需要。
不過,王京提出,中國鋼鐵“巨無霸”形成的過程,一定要注意規避對民營鋼鐵企業造成不當壓力和競爭,同時更要提前防范后期迎來“大而不強”的挑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