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04 17:56:02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易啟江
每經8月4日快訊 有大型集團公司每年年審期間銀行函證費用高達幾百萬元。當前,函證社會成本高,舞弊現象頻發,成為經濟運行痛點。2021年6月下旬,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披露,其作為運營服務主體的“基于區塊鏈的數字函證平臺”完成了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該“數字函證平臺”尚在監管沙箱中試運行,類似于藥品研發處于臨床二期試驗階段,尚未正式推廣運用。知情人士透露,此前的計劃是,2021年試點,2022年出箱即開始大規模推廣。“但明年能否推廣,還要看今年的試點完成情況。”該人士稱,如果出箱,就意味著央行對技術、模式等均已認可。這一項目平臺部署在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