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1 11:58:07
記者吳澤鵬
位于廣東順德的碧桂園鳳桐花園項目(以下簡稱鳳桐花園項目),與傳統的建筑工地大有不同,這點從工地的出入口便可看出——通往建筑主體的道路被分出兩條,一條是行人通道,另一條則是留給機器人們的專屬通道:從“中轉站”到作業現場,在這里,機器人也有自己的“上班”之路。
沿著這條路往前走,傳統工人沒見著幾個,但工地上同樣繁忙火熱——項目內,一大批建筑機器人正大展身手。
實際上,作為智能建造領域的領先者,碧桂園從3年前便開始率先在建造方式上尋求突破,旗下全資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智林)通過“建筑機器人+BIM+裝配式”的模式,對建筑行業的用工荒、成本上升、生產效率偏低等傳統難題逐一研究破解之道,構建行業智能化轉型的新模式。鳳桐花園項目內的這些建筑機器人,便是博智林機器人產品的商業化應用之一。
根據公開信息,2020年9月,博智林首批共有9款43臺建筑機器人在鳳桐花園項目舉行交接儀式,自此,博智林創立的以建筑機器人為核心的人機協同作業模式,正式開啟“實戰”。
今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同意開展智能建造試點的函》,確定上海市、重慶市、廣東省三地的7個項目開展智能建造試點工作,其中,鳳桐花園項目位列其中。這里是目前國內唯一引入建筑機器人并批量應用于工程建造過程的試點項目。
目前,博智林在研建筑機器人46款,絕大多數通用于現澆混凝土工藝與裝配式建筑施工,其中18款建筑機器人已投入商業化應用。公司共有2000多名國內外核心研發人才,集中開展重點產品研發、關鍵技術攻關,累計遞交有效專利申請超3300項,已獲授權超1300項。
目前我國的建筑工人隊伍主要存在素質良莠不齊、人員流動性大、勞動力價格攀升、難以形成產業儲備力量等問題。
鳳桐花園項目工程負責人陳衛倫對此也深有體會,他說:“比如工人來自五湖四海,有時候農忙季節回家收麥子都很常見,大家也能理解,不過對項目進度影響就比較大。”不過當下,這樣的難題已不再困擾陳衛倫及其團隊。
“但建筑機器人不一樣,機器人只需要充電,充完電就可以直接作業,對我們現場管理來說,整個工程的進度有了很大的保證。”陳衛倫如是補充說道。對于施工而言,單一環節的延誤或將導致整個項目進度受到影響,這時候,隨時能夠“保證在崗”的機器人顯得尤為重要。
管理便利、“按時完成”的同時,“保證人員安全”是重中之重。在這方面,建筑機器人也解決了施工團隊的一大擔憂。據陳衛倫介紹,以往建筑現場作業其實存在很多不利健康的因素:例如室內的油漆噴涂工序即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影響,操作過程中氣體被人吸入后會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健康;例如外墻的高空作業,以往需要工人在吊籃中工作,高空危險不說,還要面臨大風等天氣變化帶來的不確定風險,現在這些工序交由機器人完成,從根本上避免了隱患。
圖:卷揚式外墻乳膠漆噴涂機器人作業
站在陽臺上,陳衛倫指著不遠處一棟樓房介紹,在那兒,卷揚式外墻乳膠漆噴涂機器人正勻速上升,所經之處,墻面有了明顯變化;而房間內,一款室內噴涂機器人正獨自在室內作業,現場的工作人員只需不時查看顯示屏監控作業進度即可。在鳳桐花園項目內,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
另一方面,工業生產逐漸普及的柔性生產、精益管理,在智能建筑上也能得到應用。據了解,傳統建筑行業存在建材耗損、浪費嚴重的問題,對比傳統工人,建筑機器人憑借更強的計算能力,在建材的利用規劃上更為合理、科學,可實現“精益建造”。
據博智林工程應用測試數據顯示,這些機器人能長時間連續作業,施工質量更好、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同時也大大降低了高空作業墜落、建材對工人健康損傷等隱患。
圖:鳳桐花園項目工程負責人(陳衛倫)操作機器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全國農民工總量同比進一步下降1.8%至28560萬人,與之相對的則是持續增長的建筑規模。報道指出,如果建筑行業生存環境遲遲得不到改善,不難預測,用工缺口、用工成本上升、用工安全等問題將會制約行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在全行業加緊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建筑行業的自動化程度仍較低,數字化及智能化有待發展。因此,博智林致力于建筑機器人的研發制造及商業化應用,實際上就是瞄準了建筑行業的自動化、數字化改造未來。
說到底,是人工智能對建筑行業的賦能。博智林基礎技術研究院院長嚴啟凡在回憶自己投身建筑機器賽道原因時,感慨道:“因為家里有人是在建筑工地上工作,所以我見過在夏日炎炎,在建筑工地這種環境中工作有多臟多累多苦,如果能改變這個狀態,我會覺得很有意義。”
實際上,“用機器人建房”還是博智林踏出的第一步,嚴啟凡表示,對于未來產品的開發有三個可延展方向,一是促進現有智能化產品的迭代升級,二是研發可覆蓋更多工序的產品,三是進行整體智能化建造生態體系的搭建。根據公開信息,今年開始,博智林建筑機器人已陸續前往全國各地,服務覆蓋14個省份近70個項目,累計應用施工超百萬平方米。
在建筑工地這樣多樣化的場景下,要實現數字化并不容易,其中涉及了復雜且多變的現場環境,五花八門的建筑材料等。因此,如何合理、科學以及高效地調配具備不同功能的機器人,并讓它們在整個建筑環節中最大化發揮作用是關鍵。
據了解,鳳桐花園項目通過布局BIM數字化系統應用,結合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采用無人機、BIM集成設計優化、BIM協同平臺、成本物料系統、計劃排程系統、智慧工地系統、虛擬建造系統等共計7大類產品21項應用,細化研究、科學謀劃,探索出建造方案可視化、項目管理數字化的經驗。
在鳳桐花園的項目智慧指揮中心,項目任一樓棟、任一樓層的工程細節都能以平面或三維視圖直觀的呈現在大屏幕上,同時,工作人員能遠程監控任一項目工地上建筑機器人的實時狀態,并能夠遠程對機器人下發工單。
目前,博智林在這方面的探索也取得一定成效。從建筑機器人自主研發、制造到建筑工程全周期的數字化、系統化應用,博智林產品和技術已實現諸多“零”的突破,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基礎院院長嚴啟凡
“我們要做的是建筑行業全周期的數字化;希望未來能夠實現智能化。”嚴啟凡如是說。
碧桂園集團在短短近三年時間里,針對BIM、裝配式建筑和建筑機器人領域已經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資源和人才,開展全面的研發,目前已經交付了大批量的機器人,未來還將繼續在這一領域勠力深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