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28 07:23:11
每經編輯 杜宇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9月28日消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自己釀下的苦果還要自己吞下去。”中央儲備糧安慶直屬庫有限公司東至分公司原綜合組組長陳為國在《懺悔錄》中這樣寫道。2020年6月29日,陳為國因犯貪污罪被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此后,中央儲備糧安慶直屬庫明光桂花收儲庫收購人員內外勾結貪污糧款系列案中,被移送起訴的4名涉案人員均被法院作出有罪生效判決。
虛開糧食收購憑證、虛增糧食重量,騙取國家糧食收購資金300余萬元
2019年11月18日,中央儲備糧安慶直屬庫有限公司紀委將陳為國涉嫌貪污受賄問題線索移交給安慶市紀委監委。11月20日,市紀委監委將該問題線索指定懷寧縣紀委監委管轄??h紀委監委接到指定辦理通知后高度重視,立即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
經查,2014年,中央儲備糧滁州直屬庫有限公司租用明光桂花面粉有限公司的倉庫和設施,成立了明光桂花收儲庫,并與安慶直屬庫簽訂合作協議,由安慶直屬庫派人駐庫,開展國家托市糧的收購和儲存工作,收購負責人是劉建華。因為剛來,駐庫人員對當地情況不熟,為便于組織糧源,當年的小麥是由明光桂花面粉有限公司出面收購的。小麥收購入庫驗收后,由明光桂花面粉有限公司提供相關人員的姓名、身份證號、車牌號、銀行卡號,駐庫人員根據這些信息資料,按照當天的收購量開具糧食收購憑證,交由滁州直屬庫按程序支付糧款。
明光桂花面粉有限公司的老板叫楊榮利,為了與駐庫人員搞好關系,該公司對駐庫人員包吃包住,在收購期間,楊榮利還經常請駐庫人員到飯店吃飯喝酒,逢年過節,還給駐庫人員送衣服、煙酒等禮品及禮金。
糧食系統的檢查制度規定,檢查數與賬面保管數的差額只要在正負3%以內,均視為賬實相符。2014年小麥收購結束時,楊榮利以此為由,向當年的駐庫負責人劉建華提出虛開收購小麥總量3%的請求,并承諾糧倉中的小麥由他保質保量。劉建華同意按6個倉庫庫容量的2%虛開小麥收購憑證,一共虛開了920噸,騙取國家糧食收購資金2154400元,騙取的資金全部為楊榮利所得。
2015年,按照上級要求,明光桂花收儲庫收購模式變更為駐庫人員自行向社會公開收購,收購負責人變更為陳為國(兼任檢斤員)。在收購過程中,陳為國等人嚴把扣水扣雜關。糧食銷售商紀業浩向陳為國提出,這么扣水雜,糧食實際入庫的數量肯定會有所溢余,不如把溢余的糧食虛開出來,并答應騙取的糧款全部都歸陳為國,陳為國同意。在這之后的兩三個月時間里,陳為國利用職務之便,與紀業浩相互勾結,在紀業浩送來銷售的27車次糧食上虛增重量,共騙取國家糧食收購資金297102.96元。此后,陳為國又與糧食銷售商趙超賢勾結,采用同樣手段騙取國家糧食收購資金72157.44元;與劉建華及楊榮利相互勾結,虛開10份糧食收購憑證,騙取國家糧食收購資金836787.84元;以欺騙手段借用他人身份信息資料,單獨虛開4份糧食收購憑證,騙取國家糧食收購資金108330元。
2014、2015年,陳為國、劉建華利用手中的糧食收購權,采用虛開糧食收購憑證、虛增糧食重量的手段,共騙取國家糧食收購資金3468778.24元。
銷售商舉報收購負責人,一邊舉報一邊以舉報相威脅
該起案件事實是在糧食收購單位收購糧食過程中發生的。一般來說,隨著收購過程結束,只要原始的稱重記錄數據沒有保存,虛開、虛增的糧食收購憑證與收購中據實開出的收購憑證就難以區分了。本案之所以案發,有其特殊原因。
2017年開始,紀業浩持續向中央儲備糧安慶直屬庫公司紀委舉報陳為國,與其合伙貪污國家糧食收購款以及收受賄賂等問題,并提供了本人的部分糧食銷售記錄。公司紀委多次找陳為國談話,均未能核實。因為原始的稱重數據沒有保存,被舉報人堅決不承認,陳為國是否虛增糧食重量的違紀違法事實一直無法查清。紀業浩四處發信息、打電話,給中央儲備糧公司施壓,中央儲備糧公司將該問題線索移交地方紀委監委調查,希望借助地方紀委監委的力量查清問題。調查人員認真分析相關賬證資料和當事人提供的銷售記錄后,發現兩者之間存在著某種數量邏輯關系,通過這種數量邏輯關系對相關的賬務數據進行分析,能夠鎖定虛增糧食重量的事實,陳為國承認了其與紀業浩共同貪污的事實。
紀業浩除了與陳為國共同貪污問題外,還一邊舉報,一邊以舉報相威脅,多次敲詐陳為國。陳為國為平息事態,先后三次一共給了紀業浩6萬元現金。最后經法院判決,紀業浩犯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犯敲詐勒索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違紀違法所得大部分入了老板口袋
縱觀此案,糧食收購員膽大包天,與糧販子、小老板沆瀣一氣,在短短時間貪污國家糧食收購款300余萬元,可謂是小官大貪,觸目驚心。
一般來說,共同犯罪的犯罪所得,由共同犯罪人根據其在犯罪中的地位、各自發揮的作用等因素,來決定如何分配。因此,在共同職務犯罪中,作為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正犯肯定要拿貪污金額的大頭。但這起貪污系列案中并非如此??v觀此案,2014年,劉建華與楊榮利共同貪污的全部所得2154400元均歸楊榮利所得,職務正犯劉建華反而一分錢都沒拿;2015年,陳為國、劉建華與楊榮利共同貪污所得金額836787.84元中,職務正犯陳為國和劉建華也都只拿了5萬元,余款736787.84元均被楊榮利所得。在共同貪污犯罪中,雖然劉建華和陳為國均所得甚少,但兩人給國家造成的實際損失卻是巨大的,兩人也要對全部的貪污金額承擔法律責任。
案件暴露出管理問題
基層職工政治觀念不強,理想信念喪失。明光桂花收儲庫有5名工作人員,均是黨員,但從桂花收儲庫成立到案發,始終沒有成立黨組織。因為遠離公司本部,這5名黨員也極少參加公司組織的政治學習,極少過黨的組織生活。平時,幾個收購人員除了開展收購工作,就是在一起吃吃喝喝。因為缺少政治理論學習,導致政治觀念不強,理想信念喪失,缺乏自覺拒腐防變的政治定力。
工作人員紀法意識松弛,缺乏敬畏之心。糧食銷售商紀業浩為了與陳為國接近,剛開始買一點瓜子花生等零食到磅房跟工作人員套近乎,接著是請駐庫人員到飯店吃飯喝酒,送點禮品禮金。隨著交往,“感情”逐漸升溫,“友誼”逐步牢固,“信任”逐漸增加。最后紀業浩向陳為國提出虛增糧食重量時,陳為國欣然同意。在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內,陳為國由破紀走向破法,貪污國家糧食收購資金130余萬元。
收購單位工作制度不嚴,收購流程失控。中央儲備糧安慶直屬庫派駐桂花收儲庫2014年5個駐庫人員形同虛設,本應由駐庫人員自己完成的收購流程,實際上全部交由出租方桂花面粉有限公司來實施;2015年收購模式雖由駐庫人員完成,但收購的檢斤員由駐庫負責人陳為國兼任,一個人開具收購碼單、入庫碼單和檢驗檢斤碼單,且質檢員、保管員在相關收購碼單上的簽字都是事后補的。另外,上級的監督檢查也流于形式,沒有起到監督檢查和發現問題的作用。
“民以食為天”。黨和政府始終都把糧食安全放在頭等位置,持續加強糧食安全治理、保障糧食供給,強調“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在保障糧食供給的同時,堅決遏制糧企腐敗,在糧食收儲環節保證糧食安全也尤為重要,決不能讓糧倉“碩鼠”竊取來之不易的豐收成果。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