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30 18:48:11
◎2020年,四川省規上白酒企業累計生產白酒367.6萬千升,同比增長0.7%,占全國白酒總產量49.6%,中國每兩瓶白酒,有一瓶來自四川;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49.7億元,同比增長7.9%,占全國白酒營收48.8%。實現利潤總額529.1億元,同比增長18.2%,占全國白酒利潤的33.4%。
◎雖然在中國白酒行業中,川酒目前仍具有很大的優勢,但由于行業競爭和品類競爭,川酒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另外如何在優勢中找突破,如何在常態中再提升,也是擺在川酒發展面前的難題。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每經編輯 陳俊杰
“多年來,川酒始終保持著中國白酒產銷第一的位置。2020年川酒產量占全國白酒總產量的49.6%,今年1~7月川酒產量占全國產量的52.4%。”9月29日下午,在2021年“川酒全國行”杭州站活動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表示。
除產量占據“半壁江山”外,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2020年四川省白酒規上企業完成營業收入2849.7億元,占全國的48.8%,川酒這一地位如今依然穩固。而近年來,以“六朵金花”為代表的川酒知名品牌發展向好,此外部分二線品牌也有不錯的發展。
雖然川酒發展向好,但在當前國內白酒市場“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白酒品類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以濃香為主的川酒發展也面臨多方面的競爭,包括黔酒的強勢崛起。對此,宋書玉認為,川酒應該繼續在品質、文化、服務、綠色釀造上下功夫。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作為白酒大省,四川白酒產業優勢明顯,行業內有“世界白酒看中國 中國白酒看四川”以及“川酒甲天下”的說法。
據舍得酒業(600702,SH)副董事長、總裁蒲吉洲在活動上透露,以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郎酒、水井坊、舍得酒業為代表的川酒“六朵金花”以及豐谷、文君等全國知名品牌,占全國17大名酒的35%。
2020年,四川省規上白酒企業累計生產白酒367.6萬千升,同比增長0.7%,占全國白酒總產量49.6%,中國每兩瓶白酒,有一瓶來自四川;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49.7億元,同比增長7.9%,占全國白酒營收48.8%。實現利潤總額529.1億元,同比增長18.2%,占全國白酒利潤的33.4%。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四川省白酒產業實現產量、營收、利潤同比增長11%、20%、33%,在全國占比分別達到了54%、50%、30%。
“四川也是全國白酒銷售收入、利潤和出口量最大的省份。名酒品牌之多更是不言而喻。中國酒都宜賓、中國酒城瀘州,在世界十大烈酒產區中獨占兩席。川南區域已經形成世界名酒核心產區。成都、德陽、遂寧名酒產區也日漸興盛。”宋書玉表示。
除產業規模外,川酒在人才和技術方面也具有優勢。目前,川酒從業者總人數超過80萬人,技能型人才近8萬人,專業人才數量位居全國首位;在首屆中國釀酒大師中,有19位來自白酒行業,四川獨占9席,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46人,其中16人來自四川。
“川酒為中國白酒產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擁有產業人數最多的釀酒大師、首席品酒師、白酒國家評委、品酒師、釀酒師、高級釀酒技師等人才。”宋書玉稱。
近年來,川酒一二線品牌發展向好。其中,五糧液營收從2017年的301.87億元增長至去年的573.21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從96.74億元增長至199.55億元。今年上半年,舍得酒業營收增長超過130%;歸母凈利潤增長超過340%。
而一些川酒二三線品牌的經營效益也向好。“最近幾年,我們的效益還是很不錯的,比較好。”一位豐谷酒業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今年1~6月豐谷酒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5.69%。去年川酒集團旗下敘府酒業營收達到7.07億元,同比增長82%。今年上半年,公司銷售亦可觀。
除一二線品牌外,一些川酒新勢力品牌也在快速發展。“2020年財年(去年4月1日-今年3月底),光良酒業終端銷售額突破16.35億,同比增長超180%,其中湖北、安徽、新疆、江蘇和浙江市場均實現多倍增長。”光良酒業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2021年財年年度銷售規劃為30億終端銷售額。
目前,一些川酒區域酒企也在大力擴產。去年7月,位于四川巴中的區域酒企——小角樓生態白酒產業園一期工程已全面建成投產,露天陶壇區及千口窖池均已開始使用,新的廠區為小角樓全年新增基酒產量4000噸。此外,豐谷、敘府等“小金花”企業也正加速推進新的產業布局,爭取在新的時期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
雖然在中國白酒行業中,川酒目前仍具有很大的優勢,但由于行業競爭和品類競爭,川酒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另外如何在優勢中找突破,如何在常態中再提升,也是擺在川酒發展面前的難題。
一方面,白酒行業經過近幾年的深度調整,兩極分化的態勢更加明顯。中國酒業協會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白酒產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和家庭作坊式微小企業數量均處于下降態勢。白酒規上企業數量由201年的1563家減至2019年1176家,家庭作坊式微小企業更是舉步維艱。一些中小川酒企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產業大環境的影響。
另一方面,白酒香型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近年來以茅臺、郎酒為代表的醬香型白酒,以汾酒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發展迅猛,市場份額持續提升。 相比而言,除郎酒外,其余川酒龍頭企業基本以濃香為主,目前雖然川酒占據優勢,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面對變革,川酒不能自我感覺太好,躺在優勢上吃老本,而應當居安思危,不斷進取。”今年4月,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少雄就對外表示。
“濃香酒產量相對較大,競爭激烈,目前還沒形成抱團活力;而醬香產區品牌形成,物有稀為貴,茅臺的引領性極強;清香淡雅柔和,性價比較高,消費者消費習慣改變所致。這些都導致醬香型和清香型白酒市場占比提升。”四川省食品飲料產業協會秘書長王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而白酒專家萬興貴則對記者表示,濃香型白酒要想穩住并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首先要堅持品質為王,同時加強消費者對濃香型白酒的品質認知。
“川酒全國行”正是政府層面整體推介川酒的動作之一,活動的舉行,正不斷提升川酒的品牌影響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