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13 22:31:25
◎今年前三季度,國投電力境內控股企業平均上網電價同比增加5.99%。此外,截至10月13日,多家電力公司發布了今年的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不少公司預告業績下滑,吉電股份和閩東電力則預計同比實現增長。
每經記者 趙李南 每經編輯 魏官紅
10月13日,國投電力(600886,SH)發布《2021年三季度主要經營數據公告》,2021年1月~9月,國投電力境內控股企業累計完成發電量和上網電量同比分別增加2.28%和2.0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前三季度,國投電力境內控股企業平均上網電價為0.318元/千瓦時,同比增加了5.99%。此外,截至10月13日,多家電力公司發布了今年的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不少公司預告業績下滑。
據國投電力公告,2021年1月~9月,國投電力境內控股企業累計完成發電量1148.29億千瓦時,上網電量1116.45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加2.28%和2.05%。
值得注意的是,從國投電力具體的發電結構上看,其主要的發電量增長來源于火電。今年前三季度,國投電力的水電發電量646.2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5.68%;火力發電量452.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13%;風電發電量37.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3.38%;光伏發電12.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59%。“火電發電量同比升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受社會用電量增長影響,公司火電負荷率增加,發電量同比增加;二是部分火電所在區域水電電量減少,發電量同比增加。”國投電力解釋稱。
而針對水電和新能源的變動,國投電力表示,水電發電量同比降低的主要原因為雅礱江來水偏枯,發電量同比減少。風電場的陸續投運以及并購了風電項目、多個光伏項目導致發電量增長。
圖片來源:國投電力公告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投電力的火電雖然貢獻了較大的發電量,但火電的價格并未明顯上漲。據國投電力公告,今年前三季度,國投電力的水電、火電、風電和光伏的平均上網電價分別增長5.71%、0.78%、3.26%和3.13%。其中火電前三季度的平均上網電價為0.374元/千瓦時,2020年同期為0.371元/千瓦時。
針對上網電價的變動,國投電力表示:“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部分省區市場化交易電量規模不斷加大;同時受結算價格及結算周期影響,各電廠上網電價有所波動。其中,楊房溝尚未明確電價機制,按四川省內其他徑流式水電站電量消納方式暫估;兩河口暫按過渡期電價結算。”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13日,有八家電力產業公司,包括深南電A(000037,SZ)、粵電力A(000539,SZ)、建投能源(000600,SZ)、吉電股份(000875,SZ)、長源電力(000966,SZ)、上海電力(600021,SH)、甘肅電投(000791,SZ)和閩東電力(000993,SZ)發布了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八家公司中,除了吉電股份和閩東電力,其他公司皆出現了預計凈利潤虧損或者下滑的情況。
數據來源:Wind,記者制圖
建投能源在10月13日發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中預計,今年前三季度虧損約7.4億元,同比下降約187%。針對業績變動,建投能源表示,主要原因是電煤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影響公司火電主業利潤大幅下降。
粵電力A預計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1.9億元至2.6億元,而2020年同期為盈利約15.7億元。粵電力A表示,受經濟增長穩定向好及持續高溫天氣等因素綜合影響,廣東省全社會用電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公司全力保障電力安全生產和穩定供應,上網電量同比增幅較大。但由于發電燃料成本同比增長,電廠大面積虧損,公司毛利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產業受到煤電剪刀差影響,但吉電股份和閩東電力兩家公司預計前三季度的業績實現大幅增長。
吉電股份預計其前三季度盈利6.72億元至6.82億元,同比增長56.77%~59.10%。對于業績增長,吉電股份解釋稱:“公司1-9月業績同比實現較大增幅。一是公司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截至9月末,新能源裝機691.1萬千瓦,同比增長57.71%;二是加強存量管理,通過強化市場營銷等方式保證存量項目效益。”
閩東電力預計其前三季度盈利1.1億元至1.5億元,而2020年同期為虧損473.95萬元。閩東電力解釋稱:“本報告期寧德市區域內降水量同比增加,水力發售電量同比增加;公司全資子公司寧德蕉城閩電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正式投產,本報告期風力發售電量同比增加;本報告期確認參股公司投資收益同比增加。”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