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29 09:11:10
每經評論員 王珊
在收購傳聞發酵近一個月后,伊利最終拿下了澳優。10月27日晚,伊利和停牌半個月的澳優均發布公告稱,伊利擬通過全資子公司香港金港商貿控股有限公司,以62.45億港元收購澳優34.33%的股權,成為澳優的單一最大股東。
伊利是亞洲規模最大、市值最高的乳制品企業,澳優是全球羊奶粉市占率最高的企業。乍看之下,兩者完全沒有交集。但細看不難發現,28歲的伊利和18歲的澳優,從各個方面來說,都讓人覺得“門當戶對”,在官宣后得到了行業內外一致認可。
從伊利的成長軌跡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要強的企業。在國內乳業發展格局不斷變化時,伊利始終保持增長態勢,穩居國內乳企第一陣營,躋身全球乳企五強。即使新冠疫情對全球乳業造成嚴重沖擊,伊利仍能逆勢而上,實現財務數據和市場份額雙雙增長。2020年,伊利營業總收入達968.86億元,歸母凈利潤70.78億元,均保持增長;常溫奶市占率高達38.6%,實現穩步提升。
在常溫液態奶趨向飽和的當下,奶粉成為乳企擴大市場份額的新突破口,如蒙牛并購雅士利、君樂寶進軍奶粉。不可否認,奶粉已是伊利新的業績增長點。2020年,伊利旗下奶粉及奶制品營收達到128.85億元。但更需正視的是,伊利在奶粉領域的市占率還不夠高。據多家機構預測,2020年我國奶粉市場規模預計超1800億元,按此估算,伊利的市占率不到7%。與國內奶粉行業巨頭飛鶴相比,無論是市占率還是增速,伊利都有明顯差距。
但很顯然,伊利并不想當行業老二,收購澳優的目標也很明確,就是為了搶占奶粉市場份額,實現“2025年全球乳業前三”“2030年全球乳業第一”的中長期戰略目標。
其實,早在提出這一目標之前,伊利已開始橫跨太平洋,構建其全球乳業版圖。2014年,伊利在新西蘭建立了大洋洲乳業基地,投資額高達30億元,創造了當時中新兩國投資規模的新紀錄。2019年,伊利成功收購新西蘭第二大乳業合作社Westland,加速推進全球化進程。
收購澳優也在情理之中。作為我國首家在港上市的嬰幼兒配方奶企,澳優在全球擁有10座工廠,在荷蘭、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全球黃金奶源地已完成研發及供應鏈布局,是稀有的優質股。除此之外,澳優在羊奶粉和高端牛奶粉的細分賽道具有極強的奶源、產品和渠道優勢,旗下的佳貝艾特羊奶粉更是穩居國產羊奶粉第一寶座,且短時間內沒有明顯的競爭對手。
成功收購澳優,意味著伊利既能補齊在奶粉上的短板,也能成功布局歐洲、亞洲、大洋洲等全球主要奶源地,獲得全球黃金奶源帶的超強話語權。而澳優歸屬伊利,看似“屈從”,實則“喜嫁”。2017年以來,澳優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持續放緩,面臨著較大的業績增長壓力,此次聯姻,無疑能夠得到伊利在規模、品牌、渠道和產業鏈等方面的優勢加持,推動自身發展更進一步。
伊利和澳優的強強聯合,除了有助于彼此取長補短,還將推動國內乳企的新一輪洗牌。但值得注意的是,雙方在產品和渠道方面還有部分重合,在文化和管理方面還存在較多差異,成功收購只是開始,今后伊利如何融合澳優,更好地參與國際化競爭才是更大的挑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