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08 23:29:21
◎9月3日,每經頭條刊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萬字深度調查報道,深挖新研股份背后的商業疑云。
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編輯 宋思艱
11月8日晚間,之前的軍工大牛股新研股份(300159,SZ)披露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的公告。公告表示,因新研股份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證券法》、《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新研股份表示,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的調查工作,并嚴格按照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公司將持續關注上述事項的進展情況。
今年9月3日,每經頭條刊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萬字深度調查報道,深挖新研股份背后的商業疑云。在《旗下公司前高管曾是主要客戶股東……每經調查深扒新研股份七大商業疑云》報道中,記者調查發現,新研股份、其子公司明日宇航和部分供應商、客戶存在“說不清道不明”的潛在聯系,這主要表現在股東和高管在上述主體的交叉。
記者通過多方實地走訪和調查后注意到,新研股份公司的交易背后存在七大疑問:一是供應商為何與子公司同為被執行人;二是供應商項目負責人為何曾是另一預付款方聯絡人;三是預付款方是否租用子公司廠房;四是工程進度達100%的在建項目,現場卻雜草叢生;五是孫公司前高管為何是大客戶前股東和監事;六是客戶及供應商穿透股東是重名還是同一人;七是多個預付款方是否受同一人控制。
具體來看,比如,明日宇航子公司前高管曾是新研股份主要客戶的股東和監事;兩家預付款方的核心人物重合,且有受訪對象透露預付款方租用明日宇航廠房;多個供應商的股東一致或重名,但新研股份并未披露其中的同一控制關系……
實際上,新研股份子公司、客戶、供應商、應收賬款、預付款方背后的“巧合”并不難查。在如今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資本市場,上市公司需要向投資者回答這些質疑和“巧合”,并做到真實信息披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