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20 16:48:33
每經編輯 杜宇
存款余額是衡量金融機構發展的重要指標,人民幣存款余額是指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在截止到某一時點的以人民幣種存儲金額的總和,包括儲蓄和對公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存放同業及存放中央銀行等的人民幣存款之和。
居民儲蓄存款則包括城鎮居民儲蓄存款和農民個人儲蓄存款兩部分,是指城鄉居民存入銀行及農村信用社儲蓄的時點數,如月末、季末或年末數額。根據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2020年中國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9.65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11.3萬億元。
截至2020年底,全國境內住戶存款余額為934383億元,其中人民幣住戶存款余額925986億元,增長13.9%。
哪些城市的市民存款最多?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顯示,截至2020年末,我國共有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深圳、成都、天津、杭州、蘇州、西安、沈陽、武漢共12個城市的住戶存款余額超過了萬億元大關。
其中,北京住戶存款余額達到42889億元,是唯一突破4萬億元的城市。上海的住戶存款規模緊隨其后,達到36734億元,也是全國唯一住戶存款規模位于3萬億至4萬億元之間的城市。住戶存款規模在2萬億至3萬億元的城市包括廣州和重慶,住戶存款總量分別為20774億元和20210億元。
其中,北京、上海的人均存款金額依然位居前兩位,分別為19.6萬元和14.8萬元。
產業結構的特點決定了京滬的高收入崗位最多,能夠集聚全國最多的高端人才,加上兩地的城鎮化率水平很高,城區人口規模大,因此兩地的住戶存款也最多。
2020年45個重點城市住戶存款余額: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記者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各地統計年鑒、統計公報整理)
45個城市人均存款: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記者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各地統計年鑒、統計公報整理)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統計的45個城市中,絕大多數城市的住戶存款為人民幣存款余額,只有煙臺的數據為本外幣存款余額,不過,本外幣存款余額與人民幣存款余額差值很小。
據北京青年報,分析人士指出,城市住戶存款余額之間的差異有很多因素決定,比如人口數量、產業結構因素以及人們投資理念的差異都會影響到存款余額的規模,從這個角度來說,并不能說存款余額越多的城市“人更有錢”。比如以住戶存款規模分別排行第三和第四的廣州和重慶兩個城市而言,重慶2020年末的人口數量達到2944萬人,遠高于廣州1867萬的常住人口數量。
如果綜合人口數量來看,2020年共有11個城市居民人均存款超過10萬元,分別是北京、上海、杭州、沈陽、廣州、太原、天津、深圳、大連、南通、南京。其中,北京、上海的人均存款金額依然位居前兩位,分別為19.6萬元和14.8萬元。而排行第三至第十的八個城市的人均存款額則差距不大,從11.9萬元至10.5萬元不等。對此,專業人士分析,人均存款額一方面反映出人們對于處理“閑錢”的觀念差異,另一方面也直接反應出地區投資渠道的差異.比如,南方地區尤其是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的投資渠道更多,更濃厚的投資氛圍會對儲蓄存款的比例帶來差異。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對第一財經分析,人均存款的區域差異,與樓市有一定關聯性。從目前來看,居民購房對貸款需求十分旺盛。尤其是東南部的一二線熱點城市,使用貸款的乘數比較高,對于自身存款的消耗也比較大。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第一財經、北京青年報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10286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