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深度

          每經網首頁 > 深度 > 正文

          “頂流”長沙,拒絕躺平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06 21:43:04

          長沙的逆襲,僅用“網紅”一詞不足以概括;長沙的格局,也絕不僅僅止于“網紅”。就在近日,湖南首度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這背后的潛臺詞是:長沙還不夠強。這座拒絕躺平的城市,還有更大的使命和更高的目標。

          每經記者 程曉玲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592213

          長沙是一座頭頂“光環”的城市。

          從茶顏悅色、文和友到墨茉點心局等美食IP,從岳麓山、橘子洲到解放西等網紅地標,從湖南衛視到“腳都”等娛樂名片……眾多代表性符號,吸引著無數游客蜂擁而至,在逛吃逛吃中尋找一份短暫的“小確幸”。

          毫無疑問,長沙已成為網紅城市中的“頂流”。但往前追溯,曾經的長沙,也是一座毫不顯山露水的“小透明”——既不沿江也不靠海,沒有政策利好扶持,缺乏發達的工業支柱,GDP常年在三、四十位之間徘徊。

          今時不同往日。2020年,長沙GDP突破1.2萬億元,排名全國城市第15位、省會城市第6位;常住人口突破千萬,正式躋身全國21個超大、特大城市之列。長沙的逆襲,僅用“網紅”一詞不足以概括;長沙的格局,也絕不僅僅止于“網紅”。

          就在近日,湖南首度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這背后的潛臺詞是:長沙還不夠強。這座拒絕躺平的城市,還有更大的使命和更高的目標。

          01

          湖南為什么需要一個“強省會”?

          “在新一輪的區域競爭中,各個省份都在力爭上游高歌猛進,而‘強省會’戰略已被證明是一個對各省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作用非常有效的戰略。”近日,經濟學家王林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指出。

          從今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來看,全國GDP十強省會城市分別為:廣州、成都、杭州、武漢、南京、長沙、鄭州、濟南、合肥、西安。這些城市所在省份,除陜西外,其余均位列全國十強經濟大省。

          可見,強省與強省會互為支撐,已是大勢所趨。而對于眼下的湖南來說,“強省會”更是發展所需。

          今年前三季度,湖南GDP總量33222.57億元,與湖北的差距較上半年進一步擴大。同時,曾長期跑贏全國經濟增速的湖南,前三季度以8.9%的增速低于全國平均線,與云南并列全國第15位,在中部居倒數第2位,僅高于河南。

          省會長沙的表現同樣不盡人意。

          從經濟總量看,今年前三季度,2020年經濟總量處于1.2萬億檔位的5座城市已經出現較為明顯的分化——寧波、青島和無錫前三季度GDP均已突破萬億,長沙和鄭州則遺憾掉隊。

          從增速看,長沙前三季度GDP增速為8.5%,在23個萬億城市中居倒數第5位。同時,長沙工業、投資等增速也呈低迷態勢——1-10月,長沙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僅增長3.8%。

          從經濟總量占全省比重來看,盡管2020年長沙GDP在全國27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6位,但其經濟首位度僅排在第11位,并且已連續兩年出現下滑——從2018年30.21%降至2020年29.06%。

          此前,當地統計局曾分析指出:“對標國家中心城市,長沙經濟首位度依然有較大提升空間。”其中,第三產業、進出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是長沙首位度的短板所在。

          不僅如此,作為衡量“強省會”的重要指標,長沙人口首位度短板依然明顯。“七普”數據顯示,長沙2020年末常住人口1004.79萬人,占湖南省常住人口比重為15.12%。

          這一比例在全國27個省會城市中僅排名第20位、中部第4位,與長沙經濟首位度排名(全國省會第11位、中部第2位)明顯不相稱。

          02

          近年來,長沙也在努力補上短板。

          以人口為例。過去十年,長沙常住人口首次突破千萬,達到1004.79萬人,與2010年相比增加300.69萬人,增長42.71%。也是在這十年里,長沙常住人口超過衡陽、邵陽,排名升至湖南省第一位,人口首位度由2010年10.72%大幅提升至15.12%。

          同期,湖南全省人口增長僅為74.4萬人,不及長沙四分之一。顯然,在省會長沙人口規模迅速擴張同時,也不可避免地虹吸了省內其他城市的人口。

          不只是人口。過去70年間,長沙城市建成區面積從6.7平方公里增至567.32平方公里,整整擴大84.7倍。城市骨架拉開的同時,京廣、滬昆兩大高鐵干線在此交匯,長沙從偏居一隅的中部省會一躍成為全國重要交通樞紐,影響力不斷提升。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563584

          長沙的迅猛發展,也引來省內其他城市的擔憂。

          例如,有“火車拖來的城市”之稱的株洲,曾是我國中南地區重要鐵路樞紐,坊間甚至有“北有鄭州,南有株洲”一說。然而進入高鐵時代,株洲的光芒逐漸被省會長沙蓋過。

          2018年,株洲媒體曾公開表示,長沙對周邊城市的“虹吸效應”大于“輻射效應”,很多干部害怕在中心城市周邊“燈下黑”。有數據顯示,株洲市民到長沙等外地購房的比例,由高鐵開通前的10%提高到開通后的20%。

          同年7月,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發文指出,長沙正處于“搶人”“搶資金”“搶項目”的集聚發展時期,不斷吸引包括株洲、湘潭在內的周邊地區資源,三市之間的競爭關系大于合作關系。

          長沙“虹吸效應”到底利大還是弊大,一度爭議頗多。

          對此,湖南當地一位專家曾在受訪時表示,這種強省會模式雖然引起一些質疑,甚至被一些網友指責為“吸血”,但湖南省內的其他城市即便不被長沙“虹吸”,也有可能被更遠的沿海城市“虹吸”。在其看來,主張平均主義的發展思路,讓省會“弱”,并不意味著省內其他城市就能夠“強”。

          長沙市委黨校教授李躍則認為:“實施強省會戰略不是簡單地做大做強省會,而是要著眼于調整全省經濟空間布局,實現要素資源在區域間更有效率、更高質量的優化配置。”

          03

          實際上,“強省會”追求的不僅僅是自身做大做強,更重要的還在于提升區域輻射帶動能力。正是因此,長沙一方面要提升“首位度”,另一方面也要提升“貢獻率”。而其更進一步的目標,更是直指國家中心城市。

          作為中國城鎮體系的“塔尖”,國家中心城市的核心要義,就是服務國家戰略,引領區域發展。早在2016年,長沙就提出“未來5年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但隨著武漢、鄭州雙雙晉級,長沙和湖南一度開始“保持沉默”。不過,在2020年10月發布的《長株潭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 “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提法再次出現;今年8月,《湖南省“十四五”新型城鎮化規劃》進一步明確,“推動長株潭三城整體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長株潭地理位置示意圖 圖片來源:中規院上海分院

          隨著“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協同發展,加快武漢、長株潭都市圈建設,打造全國重要增長極”被明確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在長沙與周邊城市之間,一種新的共識正在形成。

          近日,長沙市市長鄭建新接受媒體采訪表示,湖南省鮮明地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這意味著,長沙不僅要進一步做強自己,還要更多地為兄弟城市著想。”

          “譬如前段時間,一些工程機械企業提出建立檢驗檢測中心,我們沒有大包大攬,而是推薦了汨羅、九華、湘陰等城市供企業選擇,這就是錯位發展。”他舉例說。

          鄭建新直言,長沙國土面積只有1.18萬平方公里,不能所有的產業都同時發展,株洲、湘潭、衡陽、婁底、岳陽等周邊城市已經有很多很好的生產服務產業鏈,“他們建了,我們就不搞重復建設”。

          這種變化還直接表現為長株潭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今年4月10日,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第三屆市委書記聯席會議在湘潭韶山舉行,三市市長共同簽署《長株潭一體化發展2021年行動計劃》等文件;三市發改、工信、人社、商務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共同簽署三市一體化專項工作合作框架協議等。

          6月初,湖南省委辦公廳、湖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長株潭一體化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通過規劃同圖、設施同網、三市同城、市場同治等“十同行動”推動長株潭一體化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與此同時,長株潭一體化30大標志工程全面鋪開,總投資4000億元,今年計劃投資399億元。

          最近,湖南城際公司股權置換的消息傳來,廣鐵集團全面退出后,長株潭城鐵將真正成為長株潭都市圈軌道交通系統,通過“地鐵化”運營加速長株潭一體化。

          融城發展,未來可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韩欧美理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第一视频不卡 | 午夜性色精品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中国v在线 |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