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08 19:11:22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今日在北京發布的《中國城市品牌影響力報告(2021)》顯示,2021年中國城市品牌影響力指數(CBII)排名前10的分別是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重慶、廣州、成都、武漢、南京和天津。
每經記者 陳夢妤 每經編輯 魏文藝
“有的城市經濟基礎好,文化氛圍好,如果房價低,就會變成營商環境的重要優勢,這會是一個均衡匹配。再比如,深圳城市創新能力很強,但房價高,這要警惕大家用腳投票,城市的門檻高了,從長時間來講,很難成為一個優勢。”
12月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在北京發布《中國城市品牌影響力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該院城市與房地產經濟研究室主任劉彥平在發布會上如此表示。
《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城市品牌影響力指數(CBII)排名前10的分別是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重慶、廣州、成都、武漢、南京和天津。
從百強分布來看,華東地區以42席遙遙領先,其中浙江11席,江蘇10席,山東9席;華南地區占據14席,其中廣東8席;華北地區12個城市進入百強,以京津為引領,河北占6席;華中的百強品牌城市數量上升到10個,其余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的百強品牌城市均為個位數。
從目前來看,我國都市圈的品牌協同水平總體不高,且水平參差不齊,整體呈東高西低的空間分布格局,都市圈的品牌協同力仍有待進一步提升。
其中,在北京都市圈內的5座城市中,CBII各分項排名均位居第1名,但其余4座城市的城市品牌影響力指數排名均在50名以外。保定、張家口、廊坊、承德與北京相比存在較大斷層,拉低了北京城市圈的城市品牌影響力。
《報告》認為,城市品牌與區域品牌的協同力不足,且嚴重分化。CBII排名在中段的城市,多數是城市網紅傳播和IP傳播的受益者,城市IP塑造能力不均衡,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的IP塑造能力有待提升。從目前來看,城市更善于講生活故事,城市發展故事則顯得不足。
社科院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國城市品牌影響力總指數整體小幅回落。原因在于旅游受挫,宜居和品牌傳播成為城市品牌建設的短板。目前城市品牌發展仍面臨著十大挑戰,包括城市群品牌協同力不足,且嚴重分化。而未來如何加強宜居建設成為提升城市品牌影響力的重大挑戰。
(鎂刻地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35122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