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09 09:03:52
每經特約評論員 熊錦秋
12月6日晚間,牧原股份發布公告,截至11月30日,23家子公司已完成全部逾期商票的兌付,尚有9家子公司存在逾期未支付商業承兌匯票合計1707.27萬元;截至12月6日,公司9家子公司尚存逾期未支付商業承兌匯票合計755.98萬元。12月7日,公司再發公告,截至目前,前述9家子公司的755.98萬元商業承兌匯票已全部兌付完畢。
該事件讓投資者不禁懷疑——牧原股份財務是否存在問題?
此前牧原股份的一些財務數據就受到市場人士質疑。比如2020年上半年,牧原股份生豬業務毛利率為63.27%,而天邦股份、新希望、溫氏股份和正邦科技養豬毛利率分別為54.06%、42.6%、38.39%和35.72%。對此,牧原股份在回復深交所問詢時表示,主要原因系公司生豬單位成本低于這些公司,公司及各同行業可比公司的種豬與仔豬來源、生豬產品結構和生豬養殖方式等存在差異,等等。
牧原股份的回復,仍難讓部分投資者釋疑,疊加這次商票逾期事件,勾起了投資者對公司財報真實性等方面的擔心,12月7日公司股票收跌5.12%。筆者認為,監管部門最好及時出手回應市場關切。
一般來說,發現違法違規跡象的,由證監部門進行調查取證;違法違規線索清楚的,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開展初步調查或立案調查。不過,目前牧原股份的相關情況,還遠談不上違法違規,可能不宜采取立案調查等方式,此時證監部門采取現場檢查方式或是比較適當和穩妥的。
證監部門對牧原股份的現場檢查或可采取專項檢查方式,可重點針對近年來牧原股份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合規性展開檢查,必要時,可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等予以協助。按相關規定,證監部門需為此出具專項檢查工作報告,并及時向檢查對象通報檢查情況。這個檢查報告,筆者認為上市公司或可用于公開披露,以證清白。
目前牧原股份市值超過2600億元,涉及市場主體的利益范圍較廣,同時對牧原股份有關信息披露,廣大投資者也迫切期望權威部門給個定性說法。僅由上市公司回復交易所問詢,單方面說法還不能讓投資者徹底放心。筆者以為,對于市場關切,證監部門最好有個及時回應。
而且,從本案上升到體制機制角度來考慮,對于牧原股份諸如此類比較重大的市場中性事件,筆者認為監管部門都可采取現場檢查方式,以廓清事實真相并向市場公示。現場檢查,并非只有上市公司發生違法違規嫌疑時才可采用,它應該屬于中性的監管行為,也即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進行現場檢查,并不說明上市公司就存在問題。當然如果證監部門在現場檢查中發現或掌握涉嫌違法違規的證據時,可以升級為立案查處,或依法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總之,證監部門及時回應市場關切,有利于在監管部門與投資者之間形成良性互動,防止一些萌芽事件升級演變為影響更大的惡性事件,既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也有利于市場健康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