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14 18:01:08
◎截至2021年12月12日,山東共有A股上市公司268家。其中,上交所主板89家、科創板17家;深交所主板100家、創業板55家;北交所7家。
◎從全國情況來看,12月第2周山東板塊總市值超過福建,全國排名第6位。而在12月第1周,山東板塊總市值曾被福建板塊超過,全國排名滑落至第7位。
◎萬華化學、歌爾股份、青島啤酒、玲瓏輪胎、漢纜股份、山東高速同時被主力資金、北向資金、融資資金看好。海爾生物被148家機構調研,且被北向資金看好。
每經記者 彭斐 每經編輯 魏官紅
作為A股市場重要的一支,山東板塊上市公司近期連續強勢的表現,不僅讓其總市值創下年內新高,且重奪全國第六的排名。
截至2021年12月12日,山東共有A股上市公司268家,板塊總市值為41767.42億元,全國排名第6位,較前一周增加567.90億元。憑借著12月第2周(2021年12月6日~2021年12月12日,以下簡稱上周)的強勢表現,山東板塊僅用一周時間就完成了對福建板塊的反超。
從個股表現來看,山東板塊市值最大的仍是萬華化學(600309,SH),市值3221.38億元,其也是山東上周市值增長最多的公司,增長237.99億元。兗礦能源(600188,SH)市值縮水最多;漲幅最大的是*ST東洋(002086,SZ),上漲幅度為20.20%;跌幅最大的是豐元股份(002805,SZ)。
此外,萬華化學、歌爾股份(002241,SZ)、青島啤酒(600600,SH)等6家公司同時被主力資金、北向資金、融資資金看好。
更多山東區域資本市場動態,且看本期“瞰鑒魯股”。
在添丁暫停一周后,山東A股軍團的擴容步伐在上周重啟,并且將今年新增上市公司的數據再次刷新。
截至2021年12月12日,山東共有A股上市公司268家。其中,上交所主板89家、科創板17家;深交所主板100家、創業板55家;北交所7家。
分地市來看,山東16個地級市中,擁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地級行政區)前五名分別是青島(57家)、煙臺(45家)、濟南(42家)、淄博(29家)和濰坊(29家)。
12月第2周,山東新增1家上市公司邁赫股份(301199,SZ),從IPO情況來看,山東沒有新增申報的公司,沒有新增過會企業。從地域來看,新增的上市公司位于濰坊下轄的諸城市。12月7日,邁赫股份正式登陸創業板,這是濰坊市今年第5家上市企業,也是諸城市第7家上市企業。
邁赫股份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專注于為用戶提供智慧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業從事基于機器人和物聯網技術的高端智能裝備系統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智慧運維等服務。根據此前發布的招股書,邁赫機器人2018年~2020年營收分別為7億元、7.33億元、7.3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900萬元、1億元、9869.8萬元。
此次,邁赫股份共發行股票3334萬股,發行價格為29.28元/股,共募集資金9.76億元,發行市盈率48.22。邁赫股份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成為繼聯科科技(001207,SZ)、玉馬遮陽(300993,SZ)、智新電子(837212,BJ)、潤豐化工(301035,SZ)之后濰坊今年的第5家上市企業。目前,濰坊境內上市公司數量已經接近30家。
作為擁有強大制造業基礎的城市,長期以來,濰坊市政府較為重視企業上市工作。2021年10月,濰坊市出臺《關于進一步支持企業加快上市的若干政策》,其中制定的十三項支持政策中,有十二項涉及企業發展最需要的資金支持。同時,企業上市補助標準也在2018年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調整,境內上市獎補資金由700萬元提高到1400萬元,境外上市獎補資金由600萬元提高到12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山東新增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規模也頗為搶眼。今年以來,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建立全省上市后備資源庫,入庫企業達到2200家,并遴選確定了503家重點后備企業開展培育。
今年以來,山東新增A股上市公司數量已達36家,超過了去年全年水平。此外,除了已上市的7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山東板塊還有北交所在審企業3家,輔導企業14家。
在12月第1周被福建超越后,山東A股軍團憑借上周的強勢表現,重回全國第六的排名。
截至2021年12月12日,山東板塊總市值為41767.42億元,較前一周41199.52億元,增長1.38%(加權平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山東目前268家上市公司以市值計算,行業主要集中在化工、醫藥生物、家用電器。
從全國情況來看,12月第2周山東板塊總市值超過福建,全國排名第6位。而在12月第1周,山東板塊總市值曾被福建板塊超過,全國排名滑落至第7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底,山東板塊總市值也一度被福建超越,但在7月第1周,山東板塊迅速完成反超,再次拿下第6的位置。
11月第1周,山東板塊與福建板塊的差距被拉大到597.49億元。但在11月第2周、第3周,憑借市值增加1500多億元的表現,山東板塊對福建進行反超,重回全國前六。但截至11月第4周,山東板塊與福建板塊的總市值差距僅有約40億元,二者的位置在接下來的12月第1周隨即發生轉變,可憑借著12月第2周的強勁表現,山東A股軍團再次完成對福建板塊的反超,并將與福建板塊的差距一舉拉大至898.72億元。
雖然重回全國第6名,但相比第5名江蘇,山東板塊的市值卻少了35956.40億元。從區域來看,山東板塊總市值華東排名第4。(省區市排名未統計中國香港、澳門、臺灣)
據統計,與江蘇相比,山東上市公司總數比江蘇少300家;千億市值公司數量比江蘇少5家;科創板公司數量比江蘇少54家;今年新上市公司數量比江蘇少48家。截至上周末,山東板塊的千億市值上市公司有6家,分別是萬華化學、海爾智家(600690,SH)、歌爾股份、中航沈飛(600760,SH)、濰柴動力(000338,SZ)和青島啤酒。
從個股表現來看,截至12月12日,山東板塊市值最大的是萬華化學,市值最小的是建邦科技(837242,BJ)。上周市值增長最多的是萬華化學,增長237.99億元;市值縮水最多的是兗礦能源,縮水89.6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山東板塊的龍頭,此前長時間保持在3000億元規模以上的萬華化學,在12月第1周縮水44.58億元后,跌破3000億元大關。而憑借上周的表現,這位化工“一哥”重新站上3000億元的關口。
從漲跌幅來看,上周漲幅最大的山東公司是*ST東洋,上漲幅度為20.20%。跌幅最大的是豐元股份,下跌幅度為17.29%。此外,在板塊前十的排名中,相比前一周,濰柴動力名次前進1位,從第5名上升至第4名;中航沈飛名次下降1位,從第4名下降至第5名。
板塊市值迎來連續上漲的同時,山東A股軍團的個股,也持續獲得了資金的青睞。
融資資金方面,12月第2周,山東板塊融資凈償還總額為3.89億元。融資凈買入最多的山東股是萬華化學,金額是2.34億元。其次是石大勝華(603026,SH)(1.58億元)和雙塔食品(002481,SZ)(1.07億元)。
近日,萬華化學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2月份開始,萬華化學中國地區聚合MDI市場掛牌價21500元/噸(比11月份價格下調1500元/噸);純MDI掛牌價23800元/噸(與11月份相比沒有變動)。萬華化學帶頭降價著實讓不少人大跌眼鏡。
與萬華化學不同,在市值猛跌后,石大勝華急需第二成長曲線。作為國內電解液龍頭企業,石大勝華今年趕上了鋰電的大風口,成為了妥妥的大牛股。11月7日、12月2日,石大勝華兩份公告拿出了37億元的投資計劃,戰略布局新能源材料領域。
大宗交易方面,12月第2周,山東板塊有濰柴動力、山東威達、玉龍股份等12家公司出現大宗交易。其中濰柴動力大宗交易成交金額最高,為8389.44萬元。
機構調研方面,據Wind統計,12月第2周,有10家山東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其中,148家機構到訪海爾生物(688139,SH),24家機構到訪玉馬遮陽,9家機構到訪冰輪環境(000811,SZ),5家機構到訪通裕重工(300185,SZ),3家機構到訪東方電子(000682,SZ)。
值得注意的是,所屬醫療保健設備行業的海爾生物,堪稱是機構眼中的“香餑餑”,多達335家機構對其展開調研。這一數量,放眼整個A股亦名列前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在多輪調研會議中,機構投資者頻頻向海爾生物詢問公司海外市場發展,以及未來研發投入等關鍵問題。
對此,海爾生物表示,生物醫療低溫存儲優勢領域、物聯網解決方案、生物安全綜合解決方案等3個方面,將是公司此后研發的主要方向。“從目前來看,公司已經較好實現了產品與方案布局、在研以及生產銷售的階梯式管線,未來隨著研發投入的持續增加,會有系列具有良好應用前景的產品推向市場。”
在11月15日與154家機構投資者進行現場交流時,海爾生物透露,公司未來的并購將沿著三個方向進行拓展延伸,“一是加強研發技術能力的補充,尤其是物聯網解決方案、自動化等方面;二是向其他非存儲類的生物安全綜合解決方案拓展;三是圍繞公司產業鏈的上下游進行拓展。”
再看北向資金,12月第2周,浪潮信息(000977,SZ)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87個百分點,萬華化學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80個百分點,中寵股份(002891,SZ)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56個百分點。
主力資金方面,12月第2周,海爾智家凈買入額居首位,為7.88億元,其次是歌爾股份(6.36億元)和華魯恒升(600426,SH)(2.27億元)。
萬華化學、歌爾股份、青島啤酒、玲瓏輪胎(601966,SH)、漢纜股份(002498,SZ)、山東高速(600350,SH)同時被主力資金、北向資金、融資資金看好。海爾生物被148家機構調研,且被北向資金看好。東方電子被3家機構調研,且被主力資金看好。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105236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