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15 16:51:43
◎侯毅稱,盒馬在今年完成了自我定型,“‘線上線下的雙渠道同步發展才是未來。通過這5年的探索,我們真正意義上做明白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店是什么樣的?!?/p>
每經記者 陳婷 每經編輯 劉雪梅
5歲的盒馬,將近300家盒馬鮮生門店,總計十個生鮮業態....這是盒馬CEO侯毅(花名:老菜)迄今為止的成績單。
作為盒馬的創始人,五年間,零售業出身的侯毅將盒馬從上海推廣至全國,并在持續不斷的變陣中,探索著“新零售”的本質。
可以說,頂著“富二代”光環下場的盒馬,是靈活的、也是敢于大膽創新的,正是這么一個零售新物種,已經到了一個自誕生以來的關鍵時刻。
盒馬鮮生 圖片來源:IC photo
近日,侯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盒馬已經是需要自負盈虧的獨立個體,走向獨立的過程,則被侯毅形容為“從阿里體系的內環跑向一環”。侯毅解釋稱:“本質區別是盒馬希望更獨立地適應市場的發展,完全做一個市場主體,實現自身的良性發展,具備自造血功能。”
如何帶領盒馬走向更好的明天,自然成為侯毅面對的首要問題。他向記者總結了兩個關鍵點:”一個是清晰、聚焦的戰略發展方向,第二個是內部的精細化運營管理。”
在這兩個方向上,都可以看到侯毅的具體努力。
今年6月,盒馬重啟了停滯一年多的擴區步伐,在鄭州開出了首家門店,隨后9月進入合肥,11月先后進入濟南和南昌,記者了解到,盒馬在今年新開的四城都實現了首月盈利。
“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我們就暫停了開新城,一直在苦苦探索適合下沉市場的經營模式。到了今年終于有了結果。”侯毅表示,盒馬在今年完成了自我定型,“‘線上線下的雙渠道同步發展才是未來。通過這5年的探索,我們真正意義上做明白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店是什么樣的。”
此外,侯毅提到,5年間,盒馬走出了一條獨一無二的多業態協同發展的道路,這是盒馬的競爭優勢所在。
在精細化運營上,侯毅著重強調了盒馬在商品力上的探索。“未來商品要精簡,要向Costco看齊,每個商品要說出為什么好,不是有品質競爭力就是有商品競爭力。在今后的5到10年間,我要做成每個單品都能說出為什么它可以在盒馬上架的原因。”
而這一切的最終目標,指向了盈利。“我是做傳統零售出身的,做企業不賺錢總歸覺得是恥辱。”侯毅看到的,是盒馬的整體盈利,或許很快就會到來。
2016年,第一家盒馬鮮生在上海誕生。該年10月,在阿里云棲大會上,馬云第一次提出“新零售”概念。“新零售”五年,戰火紛飛,你方唱罷我登場,虧損和擴張一度成為了賽道玩家的主旋律。
盒馬也不能免俗。2018年,盒馬一改此前謹慎擴張的態度,將開店速度拉滿,2019年,盒馬還以“盒馬小站”的形式探索過前置倉業務,2020年3月19日,盒馬總裁侯毅透露,盒馬的前置倉業務(即盒馬小站)將升級為盒馬mini。這意味著,前置倉模式被淘汰。
專訪中,侯毅承認,盒馬走過彎路。對此,侯毅總結了兩個原因;“一個是本地化,一個是我們過分強調‘民生’,沒有強調‘消費升級’。”
侯毅透露,在2018年、2019年兩年的探索中,盒馬一度變得“更接地氣”,但依然競爭不過當地零售商。
“中國所有的企業如果想走下去,一定要堅持特色,而不是堅持本地化經營。這是我們當時得到的教訓。”侯毅提及,他曾問過西貝董事長賈國龍,在將西北菜推廣至全國的過程中,有沒有改變過品味?賈國龍的回答是:從來不改,特色的就是全國的。
經過現實的“暴擊”之后,侯毅找到了盒馬走向全國的路徑,即“一個盒馬”策略。侯毅意識到,如今的消費者要的是消費升級,而不是本土零售商就可以提供的基礎滿足。
侯毅決定,把盒馬鮮生與各地的本土零售商做出差異,打出盒馬的品牌效應。
也正是因此,在沉寂了一年多之后,盒馬2021年重入下沉市場時改變了此前的打法和策略。記者了解到,從鄭州首店開始,盒馬推出了盒馬X18酒窖、盒馬花園、盒馬烘焙、盒馬鮮切肉鋪等全新模塊。未來這種升級版的盒馬鮮生門店,也將出現在更多地區。
“為什么今年的新店,和此前的盒馬鮮生門店差別巨大?因為我們站在今天消費升級的大潮上,站在年輕人的角度和需求上,重新構建了體系,包括:整體的線下的布局、品類的購置、線下體驗及線下服務等。”侯毅認為,之前盒馬的優勢在線上,實體店存在不足,今年,盒馬在燈光、貨架顏色和設計上都進行了調整,重新打造了實體店。
通過對更多低線城市的探索,侯毅肯定了線下實體門店的作用。
“盒馬南昌的店,開業至今,幾乎每天進店都會出現排隊的現象,這足以表明,當實體店的體驗服務做得足夠好的時候,老百姓是愿意到店里來的。”侯毅說。
在新入的四城,盒馬均實現了首月盈利,這大大地振奮了侯毅。
“過去,我們強調互聯網經濟,強調線上,盒馬70%的交易在線上,通過5年來的探索,我們才真正明白‘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店應該是什么樣的。新開的四城比此前盒馬鮮生入駐的城市消費水平相對更低,但都實現了首月的盈利,這意味著我們真正找到盒馬發展的模式,也找到了盒馬盈利的能力。”侯毅說。
侯毅透露,目前盒馬線上交易占比七成,通過增加線下的交易,他希望盒馬線上線下的交易能達到各占50%的狀態。
盒馬鮮生重新布局的依然更多是省會城市。侯毅坦承,盒馬鮮生門店目前尚沒有找到下沉到地級市、縣級市的具體方案。盒馬的進一步下沉如何進行?
“盒馬從誕生的第一天起,我們就希望能夠走向全國,但是曾經走下去我們是傷痕累累。”侯毅表示,此前探索上的失敗逼迫著他尋找新的方法,盒馬鄰里也是因此誕生的。未來,在省會城市以下的地級市乃至縣級市,盒馬的下沉探索將主要以盒馬鄰里的形式進行。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7月17日,盒馬正式推出醞釀兩個多月的新業態盒馬鄰里。通過這種設置在社區中的“生活驛站”,提供社區居民日常生活與一日三餐所需服務,并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送貨上門服務。門店自提范圍為500米半徑,可覆蓋約3000戶居民。商品SKU多達2萬種。
盒馬鄰里上海某小區店 企業供圖
“盒馬鄰里正在快速擴大規模,迅速研究消費形式,通過這個業態,我相信我們會真正找到盒馬走向全國的有效方法。”侯毅認為,盒馬鄰里基本上以日常消費為主,可以與當地的實體零售商進行全面競爭。
侯毅表示,盒馬鄰里的模式要完全走通,還有一定挑戰,“現在走得有點像了,我們還需要規模的擴張和實踐,因為做小店需要足夠的密度和規模,否則物流成本很高,我們現在的規模還不夠。”他透露,上?,F在有400多家盒馬鄰里,爭取今年開到500家,到1000家的時候物流成本會大大下降。
對于線下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店,侯毅也有過深入思考。“今天,回到零售的本質看零售業需要的店,和此前電商思維開的店已然發生了顯著的不同。以前,我們認為我們是做電商的,為了做全覆蓋可以付出很多,互聯網都是這么思考的,但現在,我們更多是希望回到零售的本質上開店。”
也正是因此,今后在整體盒馬體系的開拓上,侯毅表示,在盒馬鮮生門店達到300家以后,開店速度保持不變的前提一,規模擴張會更偏重“質量”而非“數量”。他認為,實體門店最重要的是位置,盒馬鮮生目前的開店策略都是選擇最好的商場,盡可能在當地核心的高聚集區開店。
截至目前,盒馬已經同時具備10個業態,盒馬如何對不同的業態進行分工?對不同的業態,是否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計劃?
對此,侯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盒馬之所以一直致力于業態上的創新,更多是想滿足某個場景的消費需求,通過新業態驗證需求的大小,“而這個業態最終會不會發展,和這個業態本身的市場容量、規模有關。”
據侯毅表示,相較于盒馬鮮生這類主力業態,諸如生鮮奧萊等業態更多只是其補充。“不排除某個業態有可能會轉到盒馬鮮生里面去,最后盒馬鮮生變成各個業態的組合。總而言之,盒馬正在嘗試各種辦法。”侯毅說。
專訪中,侯毅不止一次提到了來自美國的會員制倉儲量販超市Costco,并將其作為盒馬X會員店乃至整個盒馬系對照的對象。
侯毅直言,Costco進入中國并贏得滿堂彩曾給他和他的團隊帶來極大震撼。他曾親自帶隊去Costco研究它究竟好在哪里,為什么可以無視中國市場這么極端的市場競爭。
“最后發現,秘訣就是把‘商品的品質做到極致’,每個商品都好,每個商品價格都很低,Costco里面的商品價格根本看不懂,比我們進價都便宜。一大瓶胡椒十幾塊錢,我們這兒一小瓶也十幾塊錢,他們大概是我們4倍的量。”侯毅感慨。
當時,侯毅問采購,如果盒馬也向Costco的商品全面看齊,價格行不行。得到的回答是:90%的商品可以做到。
在此背景下,盒馬X會員店誕生。
“盒馬X會員店承擔了盒馬與世界零售巨頭直接競爭的壓力。我要求X會員店和山姆、Costco一個個去比較,品類要比,品質要比,價格也要比。只要我們做得不如他們,立馬整改。”侯毅說。
盒馬X會員店 企業供圖
侯毅認為,盒馬X會員店代表的是零售業的未來。盒馬X會員店需要突破的是中國零售業和全球零售業之間的差距。
他總結,在全世界范圍內成功的零售業大致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幾乎所有的世界性零售企業都是進行全球化采購的,拿全球資源去做本地市場,贏得了巨大的比較優勢。這是全球零售企業的核心。
第二,全世界好的零售企業自有品牌的占比都在50%左右,這樣既能贏得巨大的差異化競爭,又能有比較好的毛利。目前中國的零售企業自有品牌占比還很低。
第三,產地、生產廠家、供應鏈的垂直一體化,所有的中間成本都不再存在。
“所以,今天盒馬X會員店的核心是要真正打造全球化的產品采購能力,打造自有品牌能力,最后贏得極致的商品品質和極致的性價比。這兩點都是今天零售業最本質的東西,如果能夠做到這兩點,就可以無懼今天任何電商、無懼今天任何的補貼。”侯毅感慨。
侯毅透露,截至目前,雖然X會員店和Costco還存在差距,但在百貨店的品類和生鮮品類上,X會員店已經超過了他們。截至目前,盒馬自有品牌的占比達到了17%,X會員店自有品牌的占比達到了40%。
未來,盒馬鮮生也會逐步進行商品升級,奔著極高性價比而去。
和過去一樣,侯毅表達了對前置倉的否定態度。
在侯毅看來,前置倉的模式并不合理,除非大規模的物流收費,抵消物流成本,才有可能實現盈利,但就今天的格局來說,還沒有實現盈利的玩家。
“資本進來以后,通過補貼去爭奪市場是不健康的。供應鏈再造、流程優化、全球采購、差異化的競爭,這才是做生意的真本事。”侯毅說。
通過不斷的努力,如今的盒馬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或許有了和巨頭競爭的本錢和底氣,在對下沉市場的探索上,也正拿出新方案。但毫無疑問,無論是向上直面巨頭的這場戰役,還是向下向下沉市場的進軍,盒馬甚至連棋至中盤都還算不上。
自力更生的盒馬,能否在中國零售業真正稱王,它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封面圖片來源:ICphoto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