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27 22:34:34
◎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9750.1億元,同比增長38.0%。
◎1-11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3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個行業減虧,7個行業下降。
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星
12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9750.1億元,同比增長38.0%,比2019年1-11月份增長41.3%,兩年平均增長18.9%。
從單月數據看,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059.6億元,同比增長9.0%。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稱,11月份,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回落,采礦、原材料行業對利潤增長的拉動作用有所減弱,而處于中下游的裝備、消費品制造業對工業企業利潤的貢獻增加,利潤占比明顯上升,上下游利潤分化現象有所緩解。
數據顯示,1-10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2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個行業扭虧為盈,8個行業下降。而1-11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3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個行業減虧,7個行業下降。
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638.1億元,同比增長65.8%;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7618.9億元,增長44.0%;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0645.0億元,增長24.3%;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4984.3億元,增長27.9%。從上述數據看,各類型企業利潤總額全部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朱虹結合數據指出,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增速明顯加快。11月份,在消費品生產穩定恢復、價格回升等因素帶動下,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3.6%,較上月明顯加快10.0個百分點,增速連續兩個月回升,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分行業看,服裝、食品類盈利狀況均較好,紡織服裝、紡織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63.1%、21.7%,利潤由降轉增或增長加快;酒飲料、農副食品加工、文教工美、食品制造行業利潤增速分別為16.9%、14.6%、14.3%和13.6%,均實現較快增長。
此外,裝備制造業利潤由降轉增。11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0.8%,而10月份為下降7.5%,利潤由降轉增。其中,汽車、通用設備行業雖然利潤同比分別下降6.4%、6.2%,但在芯片短缺問題有所緩解、市場需求改善等因素推動下,降幅較上月分別收窄22.1、9.5個百分點。受益于高附加值產品產量增加、集裝箱需求快速增長等因素,鐵路船舶、金屬制品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48.4%、29.1%,均較上月明顯加快。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根據同期發布的工企利潤單月數據,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9.0%,增速較上月回落15.6個百分點。
記者注意到,這一現象可能與當期大宗商品價格明顯下降有關。
朱虹分析稱,11月份,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回落,采礦、原材料行業對利潤增長的拉動作用有所減弱,而處于中下游的裝備、消費品制造業對工業企業利潤的貢獻增加,利潤占比明顯上升,上下游利潤分化現象有所緩解。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11月份,工業品價格普遍出現大幅度下行。隨著我國保供穩價政策的強力推進,煤炭生產得到明顯恢復。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信息顯示,截至11月20日,全國電廠存煤可用天數達到23天。煤炭價格環比大跌39.0%。煤炭價格回落,以煤炭為重要原料的鋼鐵、化工、水泥的價格亦出現明顯回落。同時,建筑業需求低迷亦加速相關工業品價格回調。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