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20 15:36:25
◎銀保監會提示,片面信息披露、隱藏產品風險等“套路”侵害消費者知情權,聯網界面設置暗藏“套路”侵害消費者自主選擇權,互聯網貸款營銷不當誘導“套路”侵害消費者公平交易權。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廖丹
打著金融業務名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假借民間借貸之名的套路貸以及非法集資等問題被高度關注,一直以來都是國家嚴厲打擊的違法犯罪行為。
與此同時,強制捆綁搭售、誤導銷售、砍頭息等“套路”行為也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比如在貸款產品營銷中,有息費不透明、虛假宣傳、莫名收費等類似“套路貸”行為;在保險營銷中,有以“首月0元”“免費保障”等為噱頭的誤導投保“套路保”行為。
1月20日,銀保監會針對上述營銷行為發布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注意防范此類侵害金融消費者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財產安全權的“套路”行為。
銀保監會提示,片面信息披露、隱藏產品風險等“套路”侵害消費者知情權。例如息費不透明,故意模糊借貸成本,不明示年化綜合資金成本、還本付息安排等;片面宣傳“首月0元”“首月1元”“免費領取”,以“零首付”等套路給人優惠錯覺,實際上是將保費分攤至后期,消費者并未真正享受到保費優惠;
此外,聯網界面設置暗藏“套路”侵害消費者自主選擇權。比如,在購物、媒體、社交、游戲等互聯網場景中借貸產品廣告泛濫,平臺直接提供貸款服務或為貸款業務引流以完成流量變現,在產品推廣、展示或支付等環節誘導消費者優先使用消費信貸。
互聯網貸款營銷不當誘導“套路”侵害消費者公平交易權。比如,不顧消費者綜合授信額度、還款能力、還款來源等情況,一味地誘導消費者借貸、負債、超前消費等。
針對這些問題,銀保監會不斷完善制度、強化監管力度,聯動相關單位齊抓共管,有力整治突破道德底線、漠視群眾利益行為。但是作為消費者,也需要增強風險防范意識,防止“套路”營銷行為侵害自身權益。
據此,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2年首期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增強防范意識。具體來看:警惕隱瞞風險、模糊費用等虛假宣傳套路,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需求購買金融產品;警惕過度負債風險,合理合規使用個人消費信用貸款;警惕非法“代理維權”侵害,謹慎對待簽字、授權等重要環節,選擇合理合法途徑維權;警惕“債事服務”等名義的詐騙侵害,正確看待、依法解決債務問題。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79883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