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中信建投今晚公告回應69歲老婦融資爆倉案,券商信用業務壞賬殺傷力有多大?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23 23:16:47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券商信用業務因為有風險,其利潤也非常豐厚。根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37家上市券商在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合計實現利息凈收入1353.95億元,遠高于同期546億元的信用減值損失。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吳永久    

          本周末,一則關于69歲廣州老婦蘇玉甫加杠桿炒股爆倉的消息刷屏。根據有關報道,中信建投證券對蘇玉甫授信6600萬元的兩融額度,跌破平倉線后老人回天無力,強平后尚未清償中信建投證券逾1000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裁判文書,蘇玉甫的爆倉行為發生在2018年2月,北京仲裁委員會做出裁決的時間為2019年5月,中信建投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時間為2019年7月,最終于2019年9月確定蘇玉甫無可供執行財產。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發現,從2018年開始,券商融資融券、質押式回購等信用業務風險逐漸浮出水面,而2019年至2020年恰好是行業集中計提信用減值的高峰期。從2019年至2021年三季度,光是上市券商就計提了高達546億元信用減值準備,且不少券商也爆出多起與信用業務有關的案件。

          2020年成為券商信用減值計提最高峰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37家上市券商合計計提信用減值損失189.43億元,2020年,這一數據擴大至315.64億元,但到2021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的信用減值損失累計數下降至41.15億元。

          這并非說2019年之前券商就無信用減值計提,但在2019年前,部分券商將信用減值并入資產減值,作為資產減值中的一個分項,因此記者未對此予以統計。而從上述統計數據可以看出,2019年至2020年,連續兩年券商信用減值計提進入高峰期,直至2021年絕大部分歷史遺留問題才清理完畢。

          如下表所示。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中信證券、海通證券、東方證券、國泰君安、光大證券所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最多。其中,中信證券上述時間內合計計提信用減值99.62億元,高峰期發生在2019年,全年計提信用減值損失65.81億元。其次是海通證券,上述時間內合計計提信用減值89.53億元。而中信建投總體而言計提減值不多,上述時間內合計計提11.73億元,其中2019年和2021年有小額轉回,2020年全年計提信用減值13.19億元。

          之所以發生信用減值轉回,是因為在計提損失后,券商又通過各種方式追回了部分或全部債權。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這種情況并不罕見。上述37家券商中,共有17家轉回了信用減值損失,最多的是國信證券,2021年前三季度轉回了7.11億元。

          但仍有兩家券商信用減值損失在2021年前三季度超過10億元,中信證券發生了14.9億元信用減值損失,海通證券發生了15.18億元信用減值損失。

          千萬債權或需要百年才能還清

          1月23日晚間,在蘇玉甫的新聞發酵后,中信建投發布了澄清公告,表示公司嚴格按照融資融券業務相關監管規則對其進行了盡職調查,該客戶交易經驗、交易資產、誠信狀況、風險評估結果等均符合融資融券準入條件。并同時指出,該客戶信用賬戶于2018年2月跌破合同約定追保線且未能及時補充擔保物,經強制平倉后未能抵償全部債權。為保障公司資產安全,維護股東權益,公司依法向相關司法機關主張債權,本案現處于執行過程中。

          從媒體報道來看,蘇玉甫被平倉后尚欠中信建投逾1000萬元。目前蘇玉甫每月1萬余元養老金僅有1011元被劃歸為其生活費,其余約9000元用于清償中信建投債務。這意味著每年蘇玉甫還款金額僅為10萬元左右,其千萬債務需100年才能還清。以其69歲高齡,中信建投大概率無法收回全部債權。

          這也是許多券商在融資融券、約定式回購等業務方面面臨的風險——如果客戶發生爆倉、且強平后無法全部收回本金的情況,訴諸法律往往會勝訴,但常常遇到客戶資產不可全部清償、甚至無可供執行財產的情況。

          中信證券曾因股票質押式回購踩雷康得新就是個典型例子。根據中信證券定期報告披露,該涉及康得新的債權高達14.18億元,最終中信證券毫無懸念的勝訴,卻在執行環節只獲得了5687.49萬股康得新股票。康得新最終退市,而中信證券所獲得的康得新股票價值相對于其債權,可謂是幾乎歸零。

          不過,各大券商仍然熱衷于信用業務。近年來,證券行業再融資補充資本金的動力強烈,其中資本中介業務是行業發力重點。

          如目前正在進行的中信證券配股,根據此前公告,在中信證券本次股不超280億元的總募資額中,將有不超190億元用于資本中介業務。

          因為有風險,其利潤也非常豐厚。根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上述37家上市券商在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合計實現利息凈收入1353.95億元,遠高于同期546億元的信用減值損失。

          其中,2021年前三季度,在清理完畢過往大部分壞賬后,券商獲得了更為豐厚的回報——在付出了41.15億元的信用減值損失后,獲得了447.10億元的利息凈收入。

          券商可以通過成千上萬的客戶、一系列嚴格的制度分散風險,但對個人投資者而言,蘇玉甫的案件更加發人深思——因為就中信建投而言,與蘇玉甫的糾紛只是日常經營千頭萬緒中的一件事。但對蘇玉甫,人生幾十年積累一朝歸零,想必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45070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本周末,一則關于69歲廣州老婦蘇玉甫加杠桿炒股爆倉的消息刷屏。根據有關報道,中信建投證券對蘇玉甫授信6600萬元的兩融額度,跌破平倉線后老人回天無力,強平后尚未清償中信建投證券逾1000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裁判文書,蘇玉甫的爆倉行為發生在2018年2月,北京仲裁委員會做出裁決的時間為2019年5月,中信建投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時間為2019年7月,最終于2019年9月確定蘇玉甫無可供執行財產。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發現,從2018年開始,券商融資融券、質押式回購等信用業務風險逐漸浮出水面,而2019年至2020年恰好是行業集中計提信用減值的高峰期。從2019年至2021年三季度,光是上市券商就計提了高達546億元信用減值準備,且不少券商也爆出多起與信用業務有關的案件。 2020年成為券商信用減值計提最高峰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37家上市券商合計計提信用減值損失189.43億元,2020年,這一數據擴大至315.64億元,但到2021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的信用減值損失累計數下降至41.15億元。 這并非說2019年之前券商就無信用減值計提,但在2019年前,部分券商將信用減值并入資產減值,作為資產減值中的一個分項,因此記者未對此予以統計。而從上述統計數據可以看出,2019年至2020年,連續兩年券商信用減值計提進入高峰期,直至2021年絕大部分歷史遺留問題才清理完畢。 如下表所示。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中信證券、海通證券、東方證券、國泰君安、光大證券所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最多。其中,中信證券上述時間內合計計提信用減值99.62億元,高峰期發生在2019年,全年計提信用減值損失65.81億元。其次是海通證券,上述時間內合計計提信用減值89.53億元。而中信建投總體而言計提減值不多,上述時間內合計計提11.73億元,其中2019年和2021年有小額轉回,2020年全年計提信用減值13.19億元。 之所以發生信用減值轉回,是因為在計提損失后,券商又通過各種方式追回了部分或全部債權。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這種情況并不罕見。上述37家券商中,共有17家轉回了信用減值損失,最多的是國信證券,2021年前三季度轉回了7.11億元。 但仍有兩家券商信用減值損失在2021年前三季度超過10億元,中信證券發生了14.9億元信用減值損失,海通證券發生了15.18億元信用減值損失。 千萬債權或需要百年才能還清 1月23日晚間,在蘇玉甫的新聞發酵后,中信建投發布了澄清公告,表示公司嚴格按照融資融券業務相關監管規則對其進行了盡職調查,該客戶交易經驗、交易資產、誠信狀況、風險評估結果等均符合融資融券準入條件。并同時指出,該客戶信用賬戶于2018年2月跌破合同約定追保線且未能及時補充擔保物,經強制平倉后未能抵償全部債權。為保障公司資產安全,維護股東權益,公司依法向相關司法機關主張債權,本案現處于執行過程中。 從媒體報道來看,蘇玉甫被平倉后尚欠中信建投逾1000萬元。目前蘇玉甫每月1萬余元養老金僅有1011元被劃歸為其生活費,其余約9000元用于清償中信建投債務。這意味著每年蘇玉甫還款金額僅為10萬元左右,其千萬債務需100年才能還清。以其69歲高齡,中信建投大概率無法收回全部債權。 這也是許多券商在融資融券、約定式回購等業務方面面臨的風險——如果客戶發生爆倉、且強平后無法全部收回本金的情況,訴諸法律往往會勝訴,但常常遇到客戶資產不可全部清償、甚至無可供執行財產的情況。 中信證券曾因股票質押式回購踩雷康得新就是個典型例子。根據中信證券定期報告披露,該涉及康得新的債權高達14.18億元,最終中信證券毫無懸念的勝訴,卻在執行環節只獲得了5687.49萬股康得新股票。康得新最終退市,而中信證券所獲得的康得新股票價值相對于其債權,可謂是幾乎歸零。 不過,各大券商仍然熱衷于信用業務。近年來,證券行業再融資補充資本金的動力強烈,其中資本中介業務是行業發力重點。 如目前正在進行的中信證券配股,根據此前公告,在中信證券本次股不超280億元的總募資額中,將有不超190億元用于資本中介業務。 因為有風險,其利潤也非常豐厚。根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上述37家上市券商在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合計實現利息凈收入1353.95億元,遠高于同期546億元的信用減值損失。 其中,2021年前三季度,在清理完畢過往大部分壞賬后,券商獲得了更為豐厚的回報——在付出了41.15億元的信用減值損失后,獲得了447.10億元的利息凈收入。 券商可以通過成千上萬的客戶、一系列嚴格的制度分散風險,但對個人投資者而言,蘇玉甫的案件更加發人深思——因為就中信建投而言,與蘇玉甫的糾紛只是日常經營千頭萬緒中的一件事。但對蘇玉甫,人生幾十年積累一朝歸零,想必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五月天在线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久久久久 | 亚洲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 伊人网在线视频 | 综合久久—本道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