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24 21:34:43
◎近年來貝特瑞的擴產步伐加快。2020年度,貝特瑞負極材料銷量約7.5萬噸,正極材料銷量約2.1萬噸;而2021年上半年,貝特瑞的負極材料銷量就已經約達6.2萬噸,正極材料銷量約達2萬噸。
每經記者 趙李南 每經編輯 梁梟
今日(1月24日),貝特瑞(835185,BJ)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祥云縣人民政府簽署《關于年產2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合作協議》。貝特瑞擬在大理州祥云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項目計劃分3期建設,一期項目預計投資23.92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貝特瑞自去年以來擴產速度加快。公司認為,目前無論是新能源車還是儲能市場,都處于高增長的階段,且需求有進一步加速的趨勢。
據貝特瑞公告,其在大理擬建設的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總計分為三期。其中一期、二期和三期的產能規劃分別為5萬噸、5萬噸和10萬噸。
貝特瑞表示,一期項目計劃建設期12個月,預計投資23.92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6.34億元,流動資金需求7.58億元。二期、三期項目具體進度視一期項目投產后市場情況而定。
對于緣何選擇在祥云縣投資,貝特瑞表示:“主要是為充分利用祥云縣的區位及資源優勢,進一步增強公司負極材料競爭優勢。”
貝特瑞的主營業務主要包括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兩部分業務在2021年上半年分別實現了營業收入約15.9億元和23.9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貝特瑞的擴產步伐加快。2020年度,貝特瑞負極材料銷量約7.5萬噸,正極材料銷量約2.1萬噸;而2021年上半年,貝特瑞的負極材料銷量就已經約達6.2萬噸,正極材料銷量約達2萬噸。
銷量的快速增長背后是產能的快速投產。2021年5月,貝特瑞惠州子公司年產4萬噸鋰電負極材料項目(二期)投產;同年6月貝特瑞增資建設常州年產5萬噸鋰電池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項目、四川年產5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期項目開工。
值得注意的是,貝特瑞不斷擴產的背后是行業景氣度的不斷上升。此前貝特瑞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解釋稱:“公司的擴產計劃主要是根據下游市場需求變化及我們自身對市場預測來決定擴產安排。”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鋰電池出貨量有望達到229GWh,同比增速有望超過60%。預計2025年中國鋰電池市場出貨量將達到611GWh,2021年~2025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5%。
“目前來看,無論是新能源車還是儲能市場,都處于高增長的階段,且需求有進一步加速的趨勢,公司在惠州、天津、常州等基地都有相應的土地儲備,可以隨時根據市場需求啟動新的擴產計劃。”貝特瑞表示。
據貝特瑞此前預計,2021年度公司凈利潤約13.5億元~15.5億元,同比增長173%~213.44%。
對于業績預增,貝特瑞解釋稱:“下游鋰電池市場持續景氣,電池材料市場需求進一步提升,公司正負極材料銷量快速增長。產銷兩旺使得公司當期業績同比實現大幅增長。”
市場研究機構GGII分析稱:“可觀的動力電池出貨量預期下,材料產業鏈已經明顯承壓。今年上半年,部分材料如磷酸鐵鋰、六氟磷酸鋰和銅箔等供需格局已經歷錯配下的第一輪的反轉;下半年是產銷旺季,除了磷酸鐵鋰、六氟磷酸鋰、銅箔之外,負極、隔膜等環節供需錯配也將加劇。”
展望未來,GGII認為:“于材料企業而言,如何做好核心客戶保供,關系到未來幾年持續發展,于動力電池企業而言,如何做好供應鏈安全,同時滿足車企及終端客戶降本的訴求,考驗其企業領袖智慧及戰略研判。”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43479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