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2-08 11:44:42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段煉 吳永久 易啟江
投資五年賺十倍,是許多投資人的理想。中信證券在虎年首個交易日就現身說法了一把。
2月7日晚間,中國黃金發布公告稱,持股5%以上的股東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擬自2022年3月2日至2022年5月31日之間,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票不超過1680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中國黃金股東歷史沿革后發現,中信證券投資為中信證券全資另類投資子公司,于2017年以1億元出頭的價格成為了中國黃金股改前的發起人股東之一。目前中信證券投資共持有中國黃金1.047億股,以市價計算價值約為13.04億元。
不足五年,十二倍收益。雖說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規則不一樣,但中信證券投資也用實例現身說法,什么樣的投資是成功的投資。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584432
追溯:2017年中國黃金混改
1億元低價入股
中信證券投資進入中國黃金,要追溯到2017年中國黃金的混改。
2017年,中國黃金的前身——中金珠寶有限作為國家發改委第二批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制定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方案,引入多種所有制的投資者。
2017年5月26日,中金珠寶有限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發布增資項目掛牌公告,引進投資人。最終,彩鳳金鑫、中信證券投資、宿遷涵邦、霧榮投資、嘉興融勤、建信投資、明睿七號、華夏浚源、黃金東創、黃金瑋業及黃金君融借此東風,成為中金珠寶有限的新股東。其中中信證券投資出資1.006億元。
2018年5月,中金珠寶有限改制,設立股份制公司,即現在的中國黃金。2019年6月,中國黃金報送IPO申報稿,2021年2月5日,中國黃金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交易。A股發行后,中信證券投資持有中國黃金的比例為6.23%。
按照發行安排,包括中信證券投資在內的11名首發前股東需要12個月限售期。2月8日,中信證券投資所持有的1.047億股股份將上市流通,而在2月7日晚間就發布減持公告,中信證券投資的減持決心可見一斑。
中信證券投資只有29名員工卻半年創利超過9億元
2月7日,中國黃金收于每股12.46元,中信證券投資所持有的中國黃金1.047億股,以市價計算價值約為13.04億元?,F在距離中信證券投資以1億元入股中國黃金只過去了四年半時間,如果在公告期間按照1680萬股的上限減持,中信證券投資將套現2.09億元,剩余部分輕松實現負成本。簡單計算,四年半時間,中信證券投資實現了12倍收益。
而在中國黃金上面,賺錢的不僅是中信證券另類投資條線,投行也在其中分了一杯羹。
在中國黃金A股IPO中,中信證券擔任了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但最后中信證券投行條線獲得的收入并不算高。根據中國黃金招股書,最終公司付出了的發行費用總額為 6723.95萬元,其中承銷及保薦費4528.30萬元。
這也是現在券商流行的各部門之間的“協同”——有時候投行獲得項目后,客戶有引入戰投需求,投行會介紹給另類投資或直接投資條線;另類投資或直接投資條線也可能將所投資企業的融資需求傳達給投行條線。當然這一切都要在合規與防火墻的前提下進行。
中信證券投資雖然員工人數不多,但它在中信證券龐大體系中的作用不容小覷。根據中信證券半年報,截至2021年中期,中信證券投資凈資產175.15億元;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6.54億元,凈利潤人民幣9.26億元 ;而員工只有29人。
在半年報中,中信證券投資也簡要分享了投資思路:2021年上半年,中信證券投資緊密圍繞資本市場和國內外宏觀形勢的發展,繼續在先進智造、信息技術、現代服務、醫療健康、新材料及工業品等行業深入挖掘投資機會,積極探索投資階段適當前移,繼續發揮中信證券的綜合優勢,加大投資力度,在消費、半導體、醫療健康、新材料、信息技術等領域投資了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2021年下半年,中信證券投資將以國家政策為導向,服務實體經濟、踐行國家戰略,提升投研能力,系統化進行產業布局,加大前瞻性投資性布局,開展多樣化投資方式,加大投資力度,加強投后管理和風險控制,繼續鞏固在券商另類投資子公司股權投資領域的領先地位。
盡管中信證券投資的業務性質——通過一級市場獲得低成本投入、又能享受到二級市場流動性溢價是它取得驚人投資收益的原因,但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它上述關于業績展望的描述也值得借鑒:“以國家政策為導向,服務實體經濟、踐行國家戰略”,這三句話其實是A股近年來新能源、半導體等板塊大火的“密碼”。回到中國黃金上,中信證券也是充分借助了當時央企混改的東風,成為央企混改的參與者,并獲得了豐厚回報。
記者|王硯丹
編輯|段煉 吳永久 易啟江
校對|程鵬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后臺申請并獲得授權
德爾塔之后,奧密克戎毒株又全球大流行,
點擊下方圖片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查看最新疫情數據↓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58443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