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2-28 09:37:06
每經記者 李娜 每經編輯 何劍嶺
當前,基金“公轉私”的隊伍迎來了一個小高潮。
Wind數據顯示,自年初至2月22日,2022年以來已有44名基金經理因個人原因離任,涉及35家基金公司,其中不乏崔瑩等知名基金經理。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已有147家私募基金公司新增完成備案登記,其中屬于私募證券類基金公司共有73家。
從過往基金公司人員離職變動后的情況來看,明星基金經理離任后,下一步組建新私募基金公司或加盟老私募基金往往占據了主流。
2月,原興全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董承非正式加盟私募基金??べY產,成為業界“公轉私”的一樁大事。 在聚集了“興全三劍客”之后,睿郡資產這家百億私募基金也被業內視為“平臺型”私募基金。
事實上,目前平臺型私募基金公司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如何專注投研、撇開公司管理等繁雜事務,一直都是“公轉私”人士關注的焦點。
今年已有44位基金經理離職
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年初至2月23日,已有147家私募基金公司新增完成備案登記,其中屬于私募證券類基金公司共有73家,和私募股權類基金備案登記數量基本持平。
公開資料顯示,其中在2月21日才完成備案登記的珠海橫琴明富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執行事務合伙人馮士禎,此前曾是博時基金特定資產管理部投資經理,因此也成為了最新的“公轉私”范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2年開年,公募基金基金經理離職的名單上出現了一串串廣為人知的名字:華安基金崔瑩、寶盈基金的肖肖……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2月22日,開年不到2個月,公募基金經理離職人數已達到了44人,涉及35家基金公司。其中,博時和工銀瑞信分別已有3位基金經理離職,寶盈基金、天治基金等5家基金公司也分別有兩名基金經理離任。
不過,2月最受圈內關注的還是此前素有“公募基金頂流”之稱的董承非正式加盟百億私募基金??べY產。
??べY產成立于2015年5月,圈內素有“小興全”之稱,近期正不斷展現出其平臺化的思路。
據興聚投資2020年7月發布的公告,公司同意興聚投資原股東將持有的興聚投資的100%股權轉讓給上海睿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興聚投資的實際控制人由王曉明變更為??べY產,兩家公司完成了合并。
仔細揣摩,睿郡這個名字的含義是“智者之家”,似乎就蘊含著平臺化運作的思路。據了解,??べY產創辦的初衷就是聚集一幫志同道合和熱愛投資的朋友們,讓大家能在未來的時間里給自己、給客戶、給公司以至給社會做點事情。
另據記者了解,??べY產的管理呈現出以下架構: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杜昌勇負責公司總體發展和戰略;公司總經理繆鈞偉負責投研以外的事情;王曉明任首席投資官;新進加盟的董承非將會負責管理研究部,繼續扮演其在前東家興全基金擔任的研究總監角色。
從股東架構上看,杜昌勇出資占比為35%;王曉明出資占比為30%;繆鈞偉出資占比為25%;上海澎郡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出資占比為10%。公開資料顯示,上海澎郡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合伙人主要為杜昌勇等五人,均為公司目前主要員工。
“這種股權結構設置,也是為公司未來引進核心人才預留出了空間。”某公募基金人士分析指出。
??べY產注冊資本金為1200萬元,目前資產管理規模已突破200多億元,匯集了杜昌勇、王曉明、董承非和薛大威四位主力投資經理。公司的投研體系則是研究團隊共享,各投資經理獨立決策。
??べY產自成立起核心人員就擁有共同的文化,平臺上的基金經理也是知根知底的老友,工作坐標的一致性注定要摸索出一條不同以往的平臺型之路。
提起平臺型私募基金,投資人士的腦海中首先浮現出的是高毅資產。“相比多元化風格且各投資經理完全獨立決策的高毅資產,??べY產的平臺化模式可能更具有普適性,也符合當下兩三好友搭建私募基金公司的主流模式,值得后面進一步關注。”深圳某私募基金投資經理分析指出。
平臺型基金兩大特征:獨立決策和激勵機制
隨著A股上市公司數量突破4000家,資產管理機構單一的投資官式管理模式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風格多變的資本市場,而愿意將自己定義為“平臺型”的私募基金公司也越來越多。
那么,何為“平臺型”私募基金公司呢?不同的投資人士給出的答案并不相同。
“我們認為,平臺型就是公司呈現出多基金經理、多策略和多產品的特征。”某大型券商托管人士表示。
好買研究部副總監施丹鋒則認為,平臺型私募基金的特征包括:有超過1位對外發行產品的基金經理;品牌、研究、合規、風控、市場、運營等中后臺共享;基金經理個人與平臺保持持續的互動,相輔相成;基金經理享有獨立決策權,對投資結果負責,但也受到公司的合規、風控等統一管理制度的制約。
平臺型是與傳統單一基金經理制相對應的一種基金運作模式,強調去中心化、弱化產品對單一基金經理的依賴,因此也可以提供更大的策略容納空間。
圖片來源:攝圖網
滬上某資深私募基金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國內的平臺型私募基金公司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高毅資產的模式,多位風格各異的基金經理聚合在一起,共用公司品牌和中后臺體系,每位基金經理各自發行自己管理的產品;另外一種是保銀投資的模式,多位行業基金經理共同管理一只基金,每位基金經理只專注各自行業深度研究,在獨立進行決策的同時,發揮行業間的協同和互補,豐富單只產品的選股多樣性。”
前述公募基金人士則認為,觀察平臺型私募基金公司需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清晰的分配機制或激勵機制;另一個則是基金經理獨立抉擇的比例。”
“我覺得定義為平臺型公司,有一點很重要:公司可以有大方向,基金經理各自又有一定的獨立決策權。比如,像雪球、東財這樣的也會去孵化一些各種策略的基金經理。在孵化的過程中,這些大平臺會去解決一些初始資金、行政類的事務等等,從某種意義上也能算是平臺性的公司。”某大型私募基金有關人士指出。
案例一:高毅資產——平臺型私募基金經理
提起平臺型私募基金,投資人士的腦海中首先浮現出的就是頂流私募基金公司高毅資產。 投資人士普遍認為,高毅資產的模式很難復制,無論是在人才還是文化層面等都是如此。
高毅資產成立的初衷是想搭建一個平臺,找到一批很牛的投資人,做成一個熱愛投資的俱樂部,同時將中后臺、市場營銷、合規法務等基礎設施共享,讓大家把90%以上的時間專注于投資。
圖片來源:高毅資產官網
正如市場所看到的那樣,高毅資產平臺上匯聚的投資經理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投資風格,在其所擅長的領域已形成了一定的IP。來自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民間、有著各自不同專業背景的投資經理,決定了公司能從更多視角看問題,進而構建出公司研究型機構的文化氛圍。
與很多私募依靠創始人的個人能力不同,高毅資產是為一批優秀投資人提供并肩作戰的平臺,配備一流的投研支持、一流的品牌背書、穩定的資本募集以及完善的風控。高毅資產是想要將大平臺的優勢和私募的激勵機制相結合。
自成立以來,高毅資產的激勵機制一直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基金經理的跟投機制、產品命名機制、業績提成機制、股權激勵機制和獎金遞延機制這五大機制,真正從制度上促使基金經理將客戶資金當作是自己資金進行投資,也保證了投研團隊的穩定性。
圖片來源:高毅資產官網
在高毅資產上面,投資人士看到了“和而不同”的文化。通過在投資時保持決策的獨立性,大家共同研究、獨立投資,同時,基金經理之間也有防火墻,別人買了什么互相不知道。
自2015年首只產品亮相以來,高毅資產的發展無疑是快速的。在外界人士的眼中,多元化風格聚集的高毅資產一直能讓團隊保持穩定,對管理能力的要求自然非常高。
圖片來源:高毅資產官網
高毅資產董事長邱國鷺此前在接受采訪曾對外表示,對知識分子最好的管理就是不管。基金經理投資做得很好,對企業如何有效運營管理肯定有深刻的認知。作為投資人,對如何管理的訴求是很相似的:有分歧的地方公開討論,把共性的東西確定下來。
“換個角度看,他們都是我的老板。他們希望怎么去做,我順著他們的意愿去做就好了。很多時候不是管理的問題,只要順著規律做就可以了。”邱國鷺曾坦言。
“多元化風格并存的情況下,不管在任何市場形勢下,總是有些基金經理能做出來,這樣一來公司整體更加靈活,這是其優勢所在。換句話,你很難用某一種風格對其進行整體的概括。比如,高毅現任的幾位基金經理都是做基本面研究的,但是落到具體操作風格上差別卻比較大,有的是深度價值風格,有的是價值加成長偏好。客戶不是一看到這個平臺就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產品,而是需要細看到每個基金經理。”前述大型私募基金公司人士進一步表示。
當然,平臺型公司最大的好處就是基金經理可以專注于自己研究本身,不去管其他的一些事務性工作,讓工作變得更加純粹。
案例二:保銀——平臺型私募基金產品
保銀基金1999年成立于上海,后奔赴香港,且在2005年發行了第一支名為Pinpoint China Fund(PCF)的基金產品,并成為公司留存至今的旗艦產品。2015年,保銀投資拿到國內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開始開拓國內市場。而在2014年,保銀投資全面轉型為平臺型產品。
與高毅資產為基金經理搭建平臺不同,保銀基金在2014年放棄了之前的CIO模式(即單一的基金經理管理模式),轉型為主打市場中性策略的產品。據了解,彼時做出轉型決定是公司意識到國內經濟增速在放緩的大趨勢,以后純靠β掙錢比較難,堅定了走獲取α收益的投資思路。
圖片來源:保銀基金官網
打個比方,將一只基金產品比作大蛋糕。保銀的做法是將這塊蛋糕根據公司的規模、基金經理過往的業績以及穩定性分成不同大小的形狀,進而分配給相應的投資經理。
按照相應的機制,單個基金經理最初會用幾百美金或者說幾千美金試水,業績優秀的基金經理會獲得更多的資金進行管理。以目前保銀投資旗下海外的PMSF這只美元基金為例,它就是一只平臺型的對沖基金。PMSF單只產品上有二三十位行業基金經理,合計有上千只股票在上面做多空交易。
圖片來源:保銀基金官網
在這種模式下,平臺型基金經理即行業型基金經理。通過在細分領域的研究深度,平臺化運作使得基金經理能夠將全部精力聚焦于其擅長行業的研究,進而在相應的行業尋找到α收益。平臺基金經理擁有充分的自主管理權,每個基金經理獨立做出組合投資決策,投資總監和首席經濟學家為平臺提供宏觀及策略分析。
作為國內唯一采用平臺型私募基金產品模式的公司,保銀投資也涉及了激勵、跟投等多個機制:首先是公式化的激勵,每位平臺基金經理可以根據自己管理的規模和業績計算出自己當年的獎金收入,同時其管理規模也會根據業績表現進行動態調整。其次是合伙人機制,對長期業績優秀、對公司貢獻突出的平臺基金經理會被吸納成為公司的合伙人,并享受公司的利潤分紅,從而確保了核心投研人員的穩定性。第三是清晰的人才晉升路徑,充分激發研究員的主觀能動性。最后是獎金跟投機制,每一位平臺基金經理的年終獎金必須有一定比例跟投自己所管理的基金,確保平臺基金經理利益與客戶利益的高度一致。
“平臺型私募基金模式在海外是一種比較領先的運作模式,海外知名私募對沖基金如Citadel、Millennium、Two Sigma等采用的都是平臺化運作模式。國內的平臺型私募基金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未來潛力巨大。”滬上某對沖基金人士表示:“偏市場中性策略的產品,其波動過濾了市場β,只賺α收益,波動性小、收益率穩定是產品的特性。而采取分包的模式,即使基金經理發生變動甚至業績中途不好時,對產品的影響不會那么大。所有的基金經理都在朝賺取α收益的方向上努力,從而解決基金經理的邊界認知問題。”
深圳某私募對沖基金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這種主打偏市場中性策略的產品,其收益率可能并不像權益類基金那樣高且亮眼,適合那些只想要穩定收益、但是不會要求很高收益的客戶。另外,保銀投資采用的是股票多空對沖策略,公司的很多基金經理其實是從國外的投行或者海外的基金公司挖過來的,具有做空的思維。這和國內傳統做多的思路不太一樣。”
此外,一位私募基金公司后臺人士指出,偏市場中性策略的產品,對中后臺的要求非常高。它的IT系統、交易系統和外面都不太一樣,很多時候都是自己搭建的,自己去開發相應的系統,難度還是有點大。隨著產品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可能還會引入新的投資經理,這對系統的要求都非常高。
平臺型私募機構面臨考驗
在部分投資人士看來,高毅資產的模式更像是一個事業部模式。公司既有平臺研究員,也有自己團隊的研究員;整個平臺更注重對投資經理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投資經理更看重的是高毅平臺自身的價值,比如借助它的平臺銷售能力、風控能力等等中后臺服務。
事實上,2014年起,公募基金也曾風風火火地搞過事業部制,從某種程度上看有些接近平臺型機構:基金經理帶領自己的研究團隊做投資,收入也主要是來自業績報酬,模式更類似于包干制。
“較早實施事業部的幾家基金公司,規模都有了明顯的增長,但隨后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前述公募基金人士進一步表示:“例如:原來約定好的激勵機制能否真正兌現?能不能做到真正放權,讓基金經理擁有獨立的自主權?以及股東層面的放權等等。”
據了解,當公司平臺吸引到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時,就需要考慮資源高效利用的問題。畢竟很多時候,基金經理看好的行業比較集中,容易造成資源的重復浪費。在能力圈范圍內,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是有邊界的。在追求資產管理規模的情況下,基金經理的數量只會越來越多,從而造成風格的重復,公司內部的協作也會面臨一定的考驗。
圖片來源:攝圖網
“目前,越來越多的公募基金選擇建立多策略的小組,實現風格多樣化,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如果是策略小組共享股票池,還有更上層的投資決策流程,特別是投委會在做大方向把握時,還可能會否決一些交易等等。”前述滬上資深私募基金人士剖析道:“在目前基金銷售過程中,基金公司還是更加注重明星基金經理的模式。更準確地說,這種是流量式投資,非常容易導致投資者買在高點。畢竟公募考核的是規模,而私募更注重產品業績。”
“一個人就是一個事業部這種模式,我們并不是特別認可。包括以前的公募基金也搞過事業部,到后面基本上也是有點被推翻了,可能也是重新在改變制度。所以我們可能還是更傾向于文化的融合。”滬上某公轉私人士告訴記者。
和海外機構相比,目前國內公私募基金的發展歷史都還不算長,相應的平臺型機構也并不多,仍處在摸索階段。 不過,隨著居民加速擁抱權益資產,資管機構也迎來快速發展期, 公轉私隊伍越來越大,不用耗費過多的精力管理、專心投研的平臺型私募基金對投資經理有很大的吸引力。
“深圳有很多規模在二三十億元的私募基金。這類基金的起步資金很多時候是老板的錢,之后想做成平臺型,但始終沒有做起來,原因就是找的人不行,還有就是機制不到位。”前述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而多位投資人士則表示,對于平臺型基金而言,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要找到價值觀一致的人才,并且保證投研團隊的穩定,才能形成投資合力。
公轉私,到底是組建新公司還是直接加入平臺型私募?這對奔向私募基金的人士都是一道必做的選擇題。只是,在決定“奔私”時恐怕需要考慮幾個問題:我要不要耗費心力去做公司的日常管理?我能不能找到互補的新搭檔?我理想中的私募基金公司究竟應該是怎么樣的?
記者:李娜
編輯:何劍嶺
視覺:劉陽
排版:何劍嶺 王蜀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