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06 21:15:18
每經編輯 黃勝
據央廣網北京3月5日消息,“在朋友圈或好友群里,經常遇到這樣的拉票信息,大多數人是很煩的,大到機關單位、小到幼兒園,各種各樣的拉票層出不窮。”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寶貝回家”尋子網創始人張寶艷在《做客央廣網》欄目中提到,這樣的拉票,使本應該公平公正的評選變了味道,助長了社會浮躁、攀比和功利之風,應盡快取消。
圖片來源:央廣網視頻截圖
今年兩會期間,張寶艷帶來一份“關于取消網絡投票”的建議,她表示,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互聯網行業飛速發展。人們與互聯網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的同時,網絡投票也頻繁地走進了人們生活領域。相比傳統投票方式,它雖然有一定的便利,但隨之而來的不良影響,也逐漸凸顯。
據張寶艷此前調研發現,網絡投票演變成了主辦方的推廣宣傳,“為了顯示有眾多網民的參與,舉辦方往往把投票設為一次可以投幾十票,或是隔一段時間就可以投一次。”她覺得,這種投票結果最后展示出來主辦方的業績,表面上看,參與人數或人次非常多,反而弱化了網民的參與情況。
圖片來源:央廣網視頻截圖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張寶艷認為,網絡投票大多數是熟人,拼的是被評人的人際圈子或者權力,甚至有些政府、企事業單位將投票當成了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
“實際上在參與投票的人中,不乏外行,他們根本不具備真正的鑒別能力,只管投票,對最終結果是否真實體現了被評人的真實水平并不關心。”她說,反觀很多真正優秀但卻沒有人脈圈子與單位支持的,就會因此落選,這就使得評選活動有失公允。
此外,網絡投票隨之滋生出的“刷票公司”,也將評選活動變成了一場“燒錢游戲”。張寶艷說,“這樣的刷票使本應該公平公正的評選變了味道,助長了社會浮躁、攀比和功利之風。”
除以上問題外,張寶艷還認為,網絡投票帶來的弊端伴隨著個人信息流失、社會公信力缺失等后果,因此她建議從政府部門開始,堅決取締網絡投票,絕不允許利用網絡來拉票、投人情票,讓傳統投票重新回到評選活動的主導地位,還被評人以公平公正公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廣網、中國青年報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