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中概股自去年高點以來平均跌幅近66%,動態市盈率創8年新低!機構:市場反應過度,有望復蘇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15 23:29:39

    ◎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近日指出,隨著政府刺激政策開始起效以及一季度業績同比比較基數更為有利,盈利增長勢頭有望提升,從而支撐MSCI中國,包括中概股,它們的12個月動態市盈率目前處于8年低點。

    每經記者 李娜    每經編輯 何劍嶺    

    Amgkdxbkrg1647347937460.thumb_head

    圖片來源: 攝圖網_500477077

    3月14日,中概股再度受傷,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HXC.O)收于5181.3點,跌幅達到了11.7%,同時創下了該指數有史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此前,該指數的最大單日跌幅記錄為2008年10月5日,當日下跌了11.61%。

    上周五,曾經在2021年備受追捧而贏得“海外最大中國股票ETF”之稱的中證中國互聯網基金(KWEB)也讓出了頭把交椅,被跟蹤MSCI中國指數的MCHI取而代之。3月14日,KWEB再度遭遇下挫,跌幅超過11%。英為財情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該基金跌幅已超過40%,抹去了2013年上市以來的所有漲幅(包股息在內),也即是說九年漲幅一夜歸零。

    2000年納斯達克下行行情再現?

    用于衡量中概股整體表現的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在2022年又成為了熱門指數。只是這次和過去有些不一樣。

    2021年2月16日,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創下歷史新高。當日,該指數收于20688.32點,盤中最高甚至摸至20893.03點。然而僅僅一年多時間,該指數就進入不斷刷出新低的節奏。英為財情數據顯示,自2021年2月16日至2022年3月14日,該指數跌幅達到了74.45%。

    圖片來源:Wind

    “是的,目前HXC指數自高點下來的跌幅已逼近當年納斯達克的跌幅。2001年納斯達克回落下來也只有75%左右。QDII凈值變化情況現在(我們)已不想再看,指數都已跌成那樣了。”某私募基金投研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感嘆道。

    回顧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前,納斯達克指數在2000年3月開啟了下跌行情。英為財情數據顯示,納斯達克指數在2000年3月10日現最高點5132.52點,隨后一路向下,并于2002年10月10日現最低點1108.49點,差價為4024.03點,期間跌幅達到了75.32%。

    由此可見,同樣自高點下來,如今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的跌幅已逼近納斯達克指數當年大跌的水平。

    與此同時,3月14日也是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連續第三個交易日跌幅超過10%,而該指數歷史上單日跌幅超過10%僅有5次,另外兩次發生在2008年9月29日與2008年10月15日,均處于全球金融危機時期。

    圖片來源:英為財情

    此外,作為觀察中概股的另一指標KWEB也在今年遭受挫折。上周末,曾經在2021年備受追捧而贏得“海外最大中國股票ETF”之稱的中概互聯網指數(KWEB)讓出了頭把交椅,被跟蹤MSCI中國指數的MCHI取而代之。

    3月14日,KWEB再度遭遇下挫,跌幅超過11%。英為財情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該基金跌幅已超過40%,抹去了2013年上市以來的所有漲幅(包股息在內),也即是說九年漲幅一夜歸零。

    圖片來源:英為財情

    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的五大重倉股(包括騰訊、阿里巴巴、京東、百度和美團)占到持倉份額的46%,這些公司今年跌幅均超過25%。

    英為財情數據顯示,KEWB的單日跌幅數據超過10%也只出現過3次,最近三年每年一次。

    中概股總市值自高點縮水60%

    Wind數據顯示,3月14日,已上市的280只中概股中只有26只股價出現上漲,7只股價未有變化,其余247只中概股全線下跌。就跌幅來看,醫美國際等3只中概股跌幅超過40%,金山云和安派科兩只股票價格已是接近腰斬,跌幅超過47%。25只中概股當日跌幅超過20%,106只中概股股價跌幅超過10%。

    如果將時間區間拉長,以2021年2月16日HXC指數最高點時算起,Wind數據顯示,期間280只中概股平均跌幅為65.76%,66只中概股跌幅超過90%;71只中概股的跌幅位于80%~90%;37只中概股跌幅位于70%~80%區間。另外,跌幅超過50%的中概股數量高達225只,占比高達80%,這也意味著有八成的中概股(含2021年2月16日以后上市的中概股)自去年高點以來均被腰斬。

    具體來看,中概股中的教培行業成為重災區,掌門教育、精銳教育、高途集團、好未來教育等位于跌幅榜前列。

    如果從上市以來中概股整體表現來看,280只中概股平均漲幅已只剩20.84%,而超過此平均線的中概股數量也僅有40只。而從個股漲跌的情況來看,234只中概股上市以來錄得負收益,占比達到了83.5%,已超過八成。仔細分析不難看出,中概股上市以來平均正收益主要來自網易、南太地產、唯品會等個股的貢獻。

    若從市值的角度來看,Wind數據顯示,2021年2月16日,美國上市中概股的數量為252只,總市值為27697.84億美元;如果不考慮2021年2月16日以后上市的個股,截至2022年3月14日,上述252只中概股的總市值降為10615.23億美元,同比減少了17082.61億美元,縮水幅度達到了61.67%。若考慮后續上市的28只中概股,280只中概股在今年3月14日的總市值為10892.48億美元,縮水幅度也有60.67%。

    中概股下跌的導火索

    從前述數據不難看出,本次中概股的下跌幅度已堪比2000~2002年度互聯網泡沫破裂時期納斯達克指數的跌幅。

    方正證券海外策略分析師黨崇鈺認為,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及相關事件是美股中概股走低的導火索,但跨境金融監管問題不是本質,展望未來,本質仍是中美關系的變化。北京時間3月10日晚,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根據《外國公司問責法案》(HFCAA)認定5家在美上市的企業為有退市風險的“相關發行人”。這五家企業分別為百濟神州、再鼎醫藥、和黃醫藥、百勝中國、盛美半導體。該法案在2021年12月份公布,規定如果外國上市公司連續三年未能提交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所要求的報告,SEC有權將其從交易所摘牌。盡管中美未來可能在證券監管領域達成合作,但中概股的未來仍取決于中美關系的變化。

    市場也曾擔憂,如果該法案不能進行修改或者PCAOB(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獲得允許進行審查,那么隨著披露年報的中概股越來越多,會不斷有中概股公司進入到《外國公司問責法》的暫定清單中。

    安信證券張真楨認為,五家中國ADR被納入“臨時退市清單”,此事件結果或與2021年初美國強制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摘牌的事件結果有類似之處。1)這兩次“被迫退市”事件對公司日常經營與基本面影響有限,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市場此前已有一定預期。三大運營商摘牌退市,時間和內容要求均符合預期。三大運營商主要業務均在國內,在美國市場的業務占比極低,且三大運營商ADR總體規模不大,合計市值不到200億元人民幣,在三家公司總股本中的占比最大只有2.2%,且流動性不足,交易量很小,融資與定價功能缺失。該次摘牌以象征意義為主,對公司發展和市場運行的直接影響相當有限。

    3月11日凌晨,中國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回應稱,這是美國監管部門執行《外國公司問責法》及相關實施細則的一個正常步驟。“我們此前已多次就《外國公司問責法》的實施表明過態度。我們尊重境外監管機構為提高上市公司財務信息質量加強對相關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管,但堅決反對一些勢力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錯誤做法。我們始終堅持開放合作精神,愿意通過監管合作解決美方監管部門對相關事務所開展檢查和調查問題,這也符合國際通行的做法。”

    “其實,相比去年所面臨的環境,只有俄烏局勢這個是新出現的事件。”某私募基金投資人士向記者表示。

    重塑信心最關鍵

    拋開外在因素,不少機構人士指出,盈利預測下調、市場情緒悲觀也對中概股有不小的影響。

    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近日指出,ADR拋售似乎反應過度。2022年3月8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根據 《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把5家中概股公司列入預摘牌名單,這導致之后兩天所有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股價下跌20%,MSCI中國下跌約4%。由于大部分消息已在去年12月被大幅報道,且年初至3月10日前中概股已下跌18%,此次拋售的幅度超出我們預期。投資者情緒疲弱、宏觀數據不佳以及近期盈利預測下調也可能是下跌的原因。盡管如此,隨著政府刺激政策開始起效以及一季度業績同比比較基數更為有利,盈利增長勢頭有望提升,從而支撐MSCI中國,包括中概股,它們的12個月動態市盈率目前處于8年低點。

    談到企業盈利時,王宗豪稱,迄今為止有7%的MSCI中國成分股公布業績。在公布業績的公司中,高于/低于預期的數量基本相當(39%的盈利低于預期,45%高于預期)。業績發布期開始后,市場一致預期下調了1%。我們認為由于近期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市場的一致預期可能會面臨更大短期壓力。業績期表現不佳、宏觀數據乏力(如房地產及2月信貸脈沖)可能是導致拋售的基本面因素。即使如此,我們預計兩會后將出臺更多刺激措施,有望帶動中概股復蘇。

    此外,王宗豪認為,港交所上市規則可能放松,小型中概股有望重新上市。

    黨崇鈺也指出,港交所不斷優化上市發行制度,未來或將承接中概股的回流。中國未來或將成為中資企業上市的首選地。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和長遠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股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