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28 10:01:59
◎“每經未來商業智庫”每周定期分享《一周未來商業》,圍繞電商/新消費、物流/供應鏈、生活服務以及未來商業創新創投領域,以“事件+短評”的形式,洞見未來商業發展趨勢。
每經記者 王郁彪 趙雯琪 陳婷 王紫薇 每經實習記者 楊昕怡 每經編輯 劉雪梅
“每經未來商業智庫”每周定期分享《一周未來商業》,圍繞電商/新消費、物流/供應鏈、生活服務以及未來商業創新創投領域,以“事件+短評”的形式,洞見未來商業發展趨勢。
上周(3.21~3.27),我們為您共盤點了10件熱點新聞事件。
1、【拼多多2021年活躍買家數8.69億,研發費同比增長30%】
3月21日晚,拼多多發布了2021年四季度及全年度財報。財報顯示,拼多多2021年全年營收為939.50億元,同比增長了58%。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2021年全年經營利潤為116.72億元,對比2020年同期的經營虧損為57.67億元。截至2021年底,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達8.69億,同比增長10%,單季新增約140萬。四季度,拼多多的營銷費用同比下降了23%,而全年研發費用達到89.93億元,同比增長30%,拼多多表示將持續重投農研科技領域。
未來商業短評:從此次拼多多發布的財報來看,在用戶數據方面,拼多多年活躍買家Q4單季新增140萬,該增幅是2019年以來的增長最低點。可以看出,在8.69億的用戶體量下,拼多多在用戶上已經難以實現持續的高速增長。同時,其引以為傲的下沉市場也正在被淘特、抖音等巨頭瓜分,因此拼多多正在嘗試通過發展新業務創造新的流量入口。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拼多多的戰略方針正從營銷轉向研發,拼多多持續加碼農研科技領域的投資,力求推動更多農產區、農戶直連數字經濟。
2、【京東零售進行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
3月22日,京東零售內部進行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京東零售V事業群被拆分,該事業群員工將回流至品類相近的業務單元。調整后,原京東零售V事業群負責人韓瑞被任命為京東零售-戰略與綜合支持部負責人,兼任京東集團-京東零售-全球購業務部負責人,向京東零售CEO辛利軍匯報。韓瑞是內部培養起來的管理者,曾負責過京東拼購、全球購等多個業務。此外,京東成立同城業務部,聚焦家居、家政、本地生活等板塊,負責人為達達集團副總裁何劍輝,向京東零售CEO辛利軍匯報。
未來商業短評:新一輪組織調整帶來京東更加聚焦的電商主業精細化運營的信號。一方面是V事業群被拆分,從戰略層面來看,京東零售對于POP業務在組織結構方面的調整一直都在持續。此次組織結構的調整與優化,讓POP業務在戰略層面更加清晰,相應的類目、運營、管理也更聚焦。原來集中化管理的幾條業務線收放會更加自如,而在去年,包括京東寵物、京東運動戶外成長性也相對穩定。另一方面是同城業務部的設立,事實上,京東在本地生活領域的周密布局已經很多,而這輪調整則意味著同城業務在京東集團內部的戰略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對應更大的戰略意義,同城業務也是2022年京東全渠道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
3、【淘特宣布上線“10元店”】
3月23日,在上線兩周年前夕,淘特舉辦春季產品溝通會,淘特總裁汪海宣布,淘特上線淘特10元店和淘特100。淘特10元店定位于覆蓋各個生活場景的小物件小商品,可實現N元N件、工廠直供、入倉全檢、一站式購齊、一個包裹發貨;淘特100定位為消費升級趨勢類商品,主打性價比品質商品“大牌平替”,助力孵化工廠品牌。此外,淘特還宣布升級了好看不貴、限時搶購和官方補貼三個頻道。阿里2月份發布的2022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淘特支付訂單量同比增長超100%。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的12個月,淘特擁有2.80億年度活躍消費者,較上季度增長3900萬。
未來商業短評:在擁有了2.80億年度活躍消費者的基礎上,淘特進入了第三年的征程。這次上線淘特10元店和淘特100,一方面是發力特色產品,另一方面更是加深了自身與產業帶工廠的進一步綁定,有助于淘特鞏固自身的護城河。可見,在持續致力于拉新的同時,淘特還想走出自己的路,并打造出核心競爭力。此外,從工廠直供、產地直供到發力產品,淘特在戰略方向上也算做到了一脈相承。只是,從目前國內電商平臺的格局來看,網民數和網購網民數上升空間已經有限,淘特維持高速增長的難度已經越來越大。
1.【美ONE回應小程序傳聞:“所有女生”只是服務于直播間的一個功能】
3月21日消息,近日,李佳琦的官方微信小程序“所有女生會員服務中心”(下文簡稱“所有女生”),在功能上出現了變化:在“所有女生”小程序首頁,增加了“精選好物”分區,用戶可直接點擊其中商品,跳轉至第三方平臺或品牌官方小程序下單。據報道,“所有女生會員服務中心”的購物入口開放至今有一個月左右,活動中的打折促銷商品,均由第三方平臺入駐商家提供。對此,李佳琦背后公司美ONE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關于“所有女生”這個小程序,主要還是便利消費者的一個純工具類應用,只是服務于直播間的一個功能,沒有其他的商業計劃。
未來商業短評:在薇婭離開了大眾視眼之后,李佳琦成為了直播界當之無愧的“領頭人物”,風吹草動都能引發外界的關注。目前來看,李佳琦方面在小程序上的動作,更像是探索期的一次試水行為,今后如何動作還未可知。值得一提的是,在李佳琦方面對市場前景進行更多探索的同時,淘寶直播也正在盡可能扶持店播和中小主播,進一步降低對頭部主播的依賴。直播電商江湖,風起云涌依舊。
2、【瑞幸咖啡公布2021年財報:總凈收入同比增長97.5%,門店數國內達6024家】
瑞幸咖啡3月24日晚間發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2021財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數據顯示,2021全年,瑞幸總凈收入達到79.653億元人民幣,相2020年增長97.5%,其中第四季度總凈收入24.3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0.7%。門店方面,瑞幸咖啡2021年第四季度凈新增353家門店,截至2021年末,門店總數已達到6024家,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之一。
未來商業短評:欠下的債,瑞幸在慢慢償還,今年1月27日,大鉦資本聯合國際頂級投資機構IDG和Ares SSG,完成對陸正耀及其管理團隊所持有的3.83億股瑞幸股份的收購。這次交易完成后,大鉦資本基本掌握了原管理層股權。目前的瑞幸已經重新坐回“牌桌”。國內已經有足夠體量的消費者已經將咖啡視為剛需,面對巨大市場和野心十足的其他玩家,瑞幸的回歸或許會讓咖啡市場再次風起云涌。
3、【字節10周年 梁汝波首談公司使命】
3月25日,在字節跳動內部10周年年會上,字節跳動CEO、聯合創始人梁汝波首次談到公司使命“激發創造,豐富生活”,稱“使命是公司前進的動力。梁汝波認為,公司在踐行使命的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四方面,一是保持“Day 1”心態,始終像優秀的創業公司那樣思考;二是堅持做有高度的事情,不斷創新,為行業創造額外價值;三是了解社會,貼近用戶,做好用戶調研,服務好用戶;四是關注社會價值,在通過業務自身創造價值的同時,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未來商業短評:2021年5月,張一鳴宣布卸任字節跳動CEO,梁汝波接任,目前,后者擔任字節跳動CEO已近一年。這一年中,互聯網行業不再一帆風順,字節的業務戰略也做了重新調整。此時提起使命,是這艘快速行進的巨船思考適應環境和未來發展的一個結果。
4、【美團2021全年營收1791億元 外賣騎手成本682億元】
3月25日,美團(3690.HK)發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2021美團全年營收179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6%。2021年,美團外賣實現營收963億元。同期內,美團外賣騎手成本為682億元,騎手成本占餐飲外賣收入比例達71%。本年度,美團深入推進“零售+科技”戰略,持續加大關鍵領域科研費用投入,公司全年研發支出同比增長53.1%至167億元。此外,美團新業務的經營虧損大幅擴大。財報顯示,美團2021年新業務經營虧損達384億元,經營虧損率同比擴大36.6個百分點,2020年同期新業務的經營虧損為109億元。
未來商業短評:2021年對于美團來說是不平常的一年,公司業績由盈轉虧,與此同時,美團反壟斷處罰也塵埃落定。從財報可以看出,美團到店、酒旅等主營業務依舊穩定,而騎手成本居高不下,新業務的持續擴大虧損也代表著美團探索邊界的方向,科研投入大幅提升,以及社區團購、閃購業務將如何繼續新增量,也成為接下來的主要看點。
1、【安能物流發布上市后首份年報:營收近百億、貨運量同比增23%、凈利潤同比下滑38%】
3月25日晚間,安能物流(9956.HK)發布上市后首份年度報告。財報顯示,2021年安能物流營業收入達96.45億元,同比增長36%,首次接近百億大關;總貨運量1260萬噸,同比增長23.4%;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為10.85億元,同比增長50%;資產總值達到63.36億元,同比增71%。利潤方面,公司經調整后年內凈利潤為4.08億元,同比下滑38%,毛利為10.66億元,毛利率11.1%,經調整EBITDA為13.42億元,同比增長12%。
未來商業短評:隨著曾經的“零擔之王”被收購的塵埃落定,快運市場掀起了新一輪的市場競爭高潮,在如此環境下,剛剛上市的安能物流營收增長和貨運量增長對外傳遞了積極的信號,但是上市以來,安能物流股價持續下跌,行業競爭也面臨諸多挑戰,未來安能物流還需要對外講述更多的新故事。
2、【圓通航空引進第7架B757】
近日,圓通航空最新一架B757-200F全貨機從廈門飛抵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正式加入機隊,這是圓通航空引進的第7架B757飛機,也是今年投入運營的第二架新飛機。此前在1月中旬圓通首架寬體機“亞運號”B767貨機已正式入列,隨著B757貨機機隊持續到位,圓通航空機型和運力結構進一步優化。按照飛機引進計劃,圓通航空今年還將持續引進多架B767、B757等主力型號貨機,預計到2022年底機隊規模將達到20架左右,其中,第二架767寬體貨機將于4月底接收并投入營運。
未來商業短評:機隊規模的穩步擴充,標志著圓通中遠程航行能力的進一步提升。而就在幾天前,跨越速運也新入列一家全貨機。從近幾年航空物流的發展來看,其已不再只是物資流通的一個渠道,更是作為國計民生最重要的基礎設施,成為經濟流通、社會流動、生活保障不可或缺的基礎依賴。此外,日益提升的航空物流實力,也是國內、國際供應鏈穩定的重要保障。
1、【“牙領科技”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
3月23日,深圳牙領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投資方為國際知名機構。據悉,“牙領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專注于隱形正畸業務,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科技企業。據啟信寶顯示,“牙領科技”于2021年7月8日完成了2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紅杉基金投資。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產品技術迭代、新品開發、學術品牌建設及醫生培育體系的搭建。
未來商業短評:隨著近年來“顏值經濟”的火熱,隱形正畸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關注和青睞。鑒于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隱形正畸賽道的發展潛力得到了很多品牌及資本的認可,其中行業龍頭隱適美已在過去的十年時間里將自身股價翻了30余倍。因此,此次“牙領科技”的融資正符合了該賽道的發展趨勢及資本對其前景的看好。可以預見的是,以“牙領科技”為代表的品牌加速布局后,隱形正畸行業的未來格局也可能發生變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