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28 14:16:21
◎上周,A股市場共有12家公司被安排首發上會,其中9家過會,過會率達到75%。北京電旗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IPO被否,擬登陸主板的蘇州亞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遭取消審核;擬登陸北交所的三維股份遭暫緩審議。
◎上周共新增受理了1家擬IPO公司——來自成都的特種集成電路領域企業成都華微擬登陸科創板。而在新股表現方面,上周上市了10只新股。其中,C和順和首藥控股兩只新股破發,中一簽分別虧損2200多元和3500多元。
◎上周,有49家公司集體遭遇中止審查,這背后的原因主要與相關公司及其中介機構因受疫情影響,無法在規定時限內完成盡職調查、回復審核問詢等因素有關。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每經編輯 董興生
注冊制大勢之下,更多企業擁有機會步入資本市場,與投資者共享發展機遇。而對許多公司而言,A股IPO的闖關之旅并非都是坦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周為單位,對上周IPO過會、被否及新增獲受理企業進行梳理,對企業價值進行辨析,同時觀瞻IPO市場節奏、政策動向等,以饗讀者。
上周(2022年3月21日~3月25日,下同),A股市場總共有12家公司被安排首發上會,其中9家過會,過會率達到75%。此外,北京電旗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IPO被否,擬登陸主板的蘇州亞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遭取消審核;擬登陸北交所的三維股份遭暫緩審議。
在IPO新增受理方面,上周共新增受理了1家擬IPO公司——來自成都的特種集成電路領域企業成都華微擬登陸科創板。而在新股表現方面,上周上市了10只新股。其中,C和順和首藥控股兩只新股破發,中一簽分別虧損2200多元和3500多元。
上周,有49家公司集體遭遇中止審查,這背后的原因主要與相關公司及其中介機構因受疫情影響,無法在規定時限內完成盡職調查、回復審核問詢等因素有關。而本周安排上會的公司極多,數量達到了16家。這其中,重要股東和總經理曾卷入行賄丑聞的宏景科技能否過會,頗值得關注。
上周,A股有12家公司迎來上會,其中9家公司成功過會。這其中,在科創板IPO折戟后,轉投創業板的佛山市聯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動科技”)頗值得關注。
聯動科技主營半導體行業后道封裝測試領域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主要產品包括半導體自動化測試系統、激光打標設備及其他機電一體化設備。2020年9月,聯動科技曾試圖沖擊科創板IPO,最終卻在2021年3月主動撤回上市申請。
如今,改弦更道擬登陸創業板的聯動科技,在經過深交所近9個月時間和前后共計三輪問詢及一次落實審核中心意見之后,終于在今年3月25日成功過會。然而,在聯動科技過會的背后,依然存在部分“隱憂”。
聯動科技曾是一家典型的“夫妻店”企業,公司的股權結構頗為特別。公司第一大股東張赤梅(鄭俊嶺的前妻)與第二大股東鄭俊嶺,這對曾經的夫妻對公司的持股比例不僅份額較大,且二者差異非常之小。其中,擔任公司董事長的張赤梅持有聯動科技此次IPO發行前43.97%的股份,而擔任公司總經理的鄭俊嶺則以42.24%的持股緊隨其后。
張赤梅、鄭俊嶺二人的持股比例差異極小,只有微弱的1.73%。而如此微弱的持股差異之下,如何保證聯動科技控股股東和控制權的穩定性,成為公司IPO重要的考量因素。
為了順利促成聯動科技IPO,張赤梅、鄭俊嶺二人似乎想到了一個“巧妙”的主意。在二人2005年便已經離異的情況下,在“陌路”14年后,2019 年 6 月 21日,二人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約定二人就共同經營公司事宜及行使股東權力方面雙方保持高度一致行動關系,二人同時被認定為聯動科技實控人。
然而,上述《一致行動協議》或許是張赤梅、鄭俊嶺為了公司IPO而做出的“權宜之計”,其目的或是為了公司能順利IPO。實際上,在上述《一致行動協議》中,二人還存在另一些約定。比如,在二人股份鎖定屆滿之日,上述《一致行動協議》將自動終止。
對此,在3月25日的審議會議上,監管方面也要求公司說明未來《一致行動協議》終止對公司控制權穩定性的影響,相關風險是否充分揭示;說明公司是否屬于無實際控制人情形,是否存在使用《一致行動協議》規避無實際控制人認定的情形。
上周,北京電旗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旗股份”)IPO最終被否。
電旗股份的上市之路頗為曲折。早在2011年,電旗股份便完成股份制改制籌謀上市;2012年首次遞交IPO申請后,便遭遇當年證監會組織的系統性財務核查,其后便撤回材料,終止首次上市之旅。
2017年,財務狀況有所改善的電旗股份第二次進入IPO輔導期,準備再度向A股市場吹響沖鋒號。 2019年7月,公司完成了IPO的二次申報,但隨后其上市之路又因在IPO過程中相繼更換會計師事務所、保薦人代表等被多次中止。包括在2020年,電旗股份IPO保薦券商國融證券因牽涉*ST富控財務造假舊案遭證監會立案調查。這些都使得電旗股份IPO進展緩慢。
作為一家第三方通信網絡技術服務企業,電旗股份主要向主設備商和通信運營商提供移動通信網絡優化及規劃服務、無線網絡工程服務和物聯網全流程物資管理系統集成服務。2018年和2019年間,受惠于對華為、中興通訊、中國移動等巨頭的依靠,電旗股份業績持續增長。2018年和2019年,公司營收分別為4.3億元和5.2億元,對應的扣非凈利潤也從4039萬元增長至5658萬元。
不過,到了2020年,電旗股份業績的持續增長突然停止。2020年,雖然公司營收小幅增長至5.42億元,但扣非凈利潤卻出現了近10%的同比下滑至5117萬元。2021年,其業績的下滑進一步擴大。電旗股份預測,2021年全年,其扣非凈利潤最高或將僅為4460萬元,較2020年和2019年下滑明顯。
“發行人凈利潤已連續兩年下滑。請發行人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同行業可比公司經營業績變化情況、自身核心競爭力等進一步說明是否存在凈利潤持續下滑的風險。”在3月23日召開的審議會議上,監管方面也如此問詢道。
除業績下滑外,更令外界擔憂的是電旗股份不斷高企的應收賬款。招股書顯示,在2018年~2021年1-6月,電旗股份應收賬款及合同資產賬面價值分別為3.09億元、 4.13億元、4.74億元和4.21億元,占總資產比例分別為64.59%、71.50%、74.01%和70.07%。
上周,因終止審查、中止審查、暫緩表決、取消審核而登上“IPO黃榜”的公司一共有58家。其中,絕大多數是由于“相關公司及其中介機構因受疫情影響,無法在規定時限內完成盡職調查、回復審核問詢等工作”,而向相應交易所申請中止審查。
不過,在大量公司中止審查的同時,也有部分公司主動撤回了IPO申請,導致被終止審查。這其中便包括奉天電子。奉天電子主要從事汽車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面向整車廠客戶提供高品質的汽車電子產品。
此番籌劃IPO,奉天電子瞄準的是科創板。2021年6月,公司披露招股書(申報稿),而在經過三輪問詢后,最終以撤回IPO申請告終。值得注意的是,在三輪問詢中,監管方面均提及奉天電子的科創屬性或科創板定位的問題。
近年來,奉天電子的研發投入強度走低,2018年~2020年期間,奉天電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1億元、3.77億元、5.04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7.39%。同期,奉天電子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775.98萬元、2934.84萬元和3278.08萬元,占營收的比例合計分別為8.93%、7.78%和6.50%,呈逐年下滑趨勢。
此外,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奉天電子擁有授權發明專利6項,其中有一項與上汽大眾共有。而從科創屬性評價標準來看,要求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至少5項,奉天電子基本上屬于“踩線”。此外,奉天電子的發明專利均是在2017年之前申報的,也就是說在2018年~2020年這三年間,公司的大量研發投入并未取得一項實質性的發明專利成果。
本周(3月28日~4月1日,下同),將有路維光電、奧迪威、鑫匯科、福元醫藥、慕思股份、電生理、捷邦科技、信德新材、聯合化學、榮億精密、宏景科技等16家公司迎來上會。這其中,宏景科技頗值得關注。
宏景科技號稱是一家主要面向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等客戶,在智慧民生、城市綜合管理、智慧園區三大領域提供包括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社區、智慧樓宇、智慧政務、智慧園區等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廠商。然而,說白了,宏景科技主要是面向政府和房地產等企業做生意。
而面向政府做生意的宏景科技卻令外界疑竇叢生。宏景科技的董事、總經理林山馳曾卷入行賄丑聞。廣西壯族自治區象州縣人民法院于2019年12月4日作出的“(2019)桂1322 刑初138號”《刑事判決書》顯示,宏景科技董事兼總經理林山馳為協調廣西公安廳技術大樓智能化A標項目工程施工問題,曾在2014年至2016年間,向時任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機關服務中心副主任、兼任公安廳技術大樓等基建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副主任、基建組組長王某甲行賄。
不過,王某甲案發后,雖然牽扯出林山馳的行賄丑聞,但宏景科技一直試圖與其“切割”。其稱,涉嫌行賄的資金來源于林山馳自有資金,與公司無關。公司還稱,林山馳未因上述行為被檢察機關立案調查,也未被提起公訴,不構成犯罪,不會影響其擔任發行人董事及總經理的任職資格。
值得一提的是,林山馳不僅是公司高管還是公司重要股東。宏景科技招股書(上會稿)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林山馳直接持有公司566.6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8.27%的股份。
截至3月27日,科創板審核信息披露,全部715家公司中,處于注冊生效(注冊結果)的有440家,緊隨其后的是“終止”153家,“已問詢”的有45家,中止及財報更新的有18家,提交注冊的有44家,已受理2家。
截至3月27日,創業板審核信息披露,處于注冊生效(注冊結果)的有330家,緊隨其后的是“終止”164家,“已問詢”的有204家,中止的有57家,上市委會議通過的有14家,提交注冊的有66家,已受理的5家。
另外,截至3月27日,北交所官網顯示,北交所已有91家公司已注冊,而終止審查的有60家公司,中止審查的有13家,報送證監會的3家、暫緩審議1家、已問詢的有30家,已受理的有3家,上市委會議通過的有3家。
A股上周上市了11只新股,除興通股份和鹿山新材為主板上市外,其余9只新股為注冊制新股。這其中,C和順(301237.SZ)和首藥控股-U(688197.SH)IPO破發,中一簽分別虧損2210元和3585元。
值得一提的是,C和順的發行價較高,達到56.69元/股,其發行市盈率也達到62.39倍,超過行業平均水平。而首藥控股則屬于醫藥股,目前處于虧損狀態。
上周表現最好的新股為祥明智能(301226.SZ),其中一簽獲利超過1.1萬元。而祥明智能的發行市盈率只有35倍,低于43.88倍的行業市盈率,且公司的發行價也較低,只有29.66元。
本周,A股聯盛化學、軍信股份、金道科技、唯捷創芯等9只個股將迎來申購。這其中,普源精電(688337.SH)的發行價較高,達到60.88元/股。目前,普源精電尚未盈利,公司未披露此次發行市盈率情況。
普源精電主要專注于通用電子測量儀器領域,主要產品包括數字示波器、射頻類儀器、波形發生器、電源及電子負載、萬用表及數據采集器等。
在業績方面,根據普源精電公告,2019年~2021年公司營收年均復合增速為 26.19%,2021年公司虧損389.77萬元,較上年同期虧損收窄。公司預計2022年1-3月營業收入為1.196億元~1.22億元,同比增長29.46%~32.17%;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60.00萬元~-30.00萬元,虧損額同比減少1057.67萬元~1187.67萬元。
普源精電屬于電子測量儀器細分行業,在招股書中,其預計,目前公司在中國電子測量儀器市場的市場占有率約為0.98%。而根據Frost&Sullivan《全球和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獨立市場研究報告》,全球電子測量儀器的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658.69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894.6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7.96%。
“隨著5G的商用化、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的上升、信息通信和工業生產的發展,全球電子測量設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預計全球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達到1124.76億元。” 普源精電還稱。
上周,在涉及IPO和上市監管動態方面,也有所動作。此前,有關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問題備受市場關注,最近又有了新的進展。根據3月27日的媒體報道,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都充分知悉對方關切,正在相向而行,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以盡快實現有效、可持續的合作。尋求符合兩國資本市場和全球投資者的最大利益。
據介紹,部分中概股公司和投資機構在3月27日參加了中國證監會舉行的一場視頻交流,會議主要聽取了市場人士對中概股近期情況的意見。而關于市場普遍關心的中美審計監管合作進展,證監會方面并未透露與美國監管機構談判的細節,但表示雙方都展示了解決問題的積極意愿和務實態度,近段時間持續進行高效、坦率和專業的磋商。這與美方近期披露的信息是一致的。
據了解,在3月16日國務院金融委專題會議召開后,證監會黨委迅速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會議精神,就抓好貫徹落實進行研究部署。
證監會表示,繼續加強與美方監管機構的溝通,爭取盡快就中美審計監管合作達成協議。抓緊推動企業境外上市監管新規落地,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暢通。繼續支持實體經濟合理融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有力有效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