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28 17:40:15
每經記者 賀娟娟 每經編輯 張靜
3月26日,*ST大集再度公告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這已是今年以來*ST大集第三次終止上市風險提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雖是上市規則下的“規定動作”,但根據*ST大集2021年業績預告,將面臨連續三年虧損狀況,不免牽動著資本市場的擔憂。
截至3月28日收盤,*ST大集1.06元/股,為十余年來股價最低點,較之最高時期的16.97元/股,跌幅93.7%。
值得關注的是,*ST大集早在2019年年底就宣布即將“易主”,但該重組事宜未有結果,*ST大集也走上了“先重整、后引戰”之路。目前,*ST大集的新戰略投資者仍未落定,不過業內判斷,能出資真金白銀入主的,實力不容小覷,其自身和*ST大集或形成協同效應。
3月26日,*ST大集披露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原因是其2020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年審機構出具帶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段落的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根據深交所上市規定,于2021年4月30日開市起繼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這是今年以來*ST大集第三次發布終止上市風險警示,此前分別于1月29日、2月26日進行相關披露。
記者注意到,此次風險提示雖是上市規則下的“規定動作”,但根據*ST大集2021年業績預告,將面臨連續三年虧損狀況,牽動著資本市場的擔憂。
業績預告顯示,2021年,*ST大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5億元-9.5億元,比上年同期虧損下降:88.98%至79.07%;基本每股收益虧損約0.0261元至0.0496元。上年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45.39億元。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7569元。虧損幅度明顯收窄。
*ST大集表示,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及24家子公司執行完畢《供銷大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二十四家子公司重整計劃》,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由此發生重大變動。
資本市場的擔憂在股價上有明顯反映,截至3月28日收盤,*ST大集1.06元/股,距離破1僅一步之遙,是十余年來股價最低點,較之最高時期的16.97元/股,跌幅93.7%。2021年12月31日,*ST大集已經完成重整計劃的轉增步驟,當日是除權除息日和轉增股本上市日,股價由4元/股變動至1.71元/股。
*ST大集3月25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重整后公司負債情況得到極大改善,負債預計減少60億元左右,其中長短期借款預計減少約32億元,經營性應付款預計減少約28億元。
*ST大集前身為老牌百貨公司西安民生,目前定位城鄉商品流通綜合服務運營商,主要業務涵蓋酷鋪商超、民生百貨、中國集及大集數科。近年來,老東家海航債務纏身,供銷大集業績也不斷惡化。公開數據顯示,*ST大集總市值在一般零售行業中排名上游,市凈率排名則處于下游。
因公司存在股東及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未披露擔保等情況,*ST大集于2021年3月開始“披星戴帽”。
事實上,*ST大集早在2019年年底就宣布即將“易主”,彼時控股股東海航商業與供銷大集(*ST大集)第二大股東——新合作集團簽署股份轉讓協議,若實施完成,供銷大集控股股東將變成新合作集團。
此后該重組事宜未有結果,*ST大集也走上了“先重整、后引戰”之路,2021年2月,*ST大集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同年12月31日,*ST大集公告稱上市公司及其二十四家子公司重整計劃執行完畢,已完成股票轉增、現金清償及預留、留債安排等事項。
今年以來,*ST大集多次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復,公司已執行完畢《重整計劃》,仍將持續推進引入重整投資人等相關工作,為了相關工作的開展在未確定戰投前相關信息暫不公開。
此前,*ST大集曾表示,公司權益調整方案最大限度地解決了目前控股股東、二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的自查問題和業績承諾履行,并為戰投引入預留了充足的股份(不少于50億股)。戰投引入工作需要根據實際工作的開展情況確定。
據2月16日晚間*ST大集發布的公告,原重組合作方、上市公司二股東新合作集團累計質押股數約為3.59億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為94.31%。
雖然*ST大集的新戰略投資者還沒有落定,不過業內判斷,能出資真金白銀入主供銷大集的,無論是哪一方,實力自然不容小覷,其自身和*ST大集應該會形成協同效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58312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