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31 18:53:27
◎早在2019年,有投資人就表示,預制菜將是新消費的下一個風口。不過,彼時投資人仍主要聚焦在餐飲企業主導的B端供應鏈上。而近年來隨著中央廚房在餐飲行業的普及,預制菜已經成為行業標準化、規?;那疤?;其也成為了各大連鎖餐飲優化結構和擴張規模的重要手段。
每經記者 姚亞楠 唐如鈺 每經編輯 肖芮冬
近日,預制菜新品牌“物滿鮮”宣布獲得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正式加入預制菜市場的角逐。疫情中的全民居家和“手殘黨”、廚房小白的剛需,徹底激活了預制菜行業。記者注意到,去年以來賽道迅速擴張,呈現出企業融資頻繁、單筆金額大等特點;且入局者多為紅杉、IDG、天圖投資、百度風投等頭部機構。今年的年貨節則徹底點燃了這一蓄勢良久的賽道,更有甚者稱預制菜是2022年資本的第一大餐賽道。
據悉,本次獲得千萬級天使輪融資的“物滿鮮”是業內率先強調潮汕風味的預制菜品牌。這也意味著,市場格局開始進一步細分,區域性選手和全國品牌的爭奪戰逐漸打響。對此,即有投資人表示,未來預制菜市場格局將被進一步分化,全國性品牌和多家區域性選手同臺競技的局面很快將會上演。
預制菜作為新一代在家吃飯的解決方案,憑借其簡單、易操作、菜肴口感還原度高等特點而被新一代消費者所接受。2021年以來,賽道進入了融資的高潮,多個預制菜品牌相繼斬獲新一輪融資,IDG、天圖投資、百度風投等機構相繼入局。
事實上,預制菜的火熱早有預兆,可以說這是一條創業者和資本蓄勢已久的賽道。早在2019年,即有投資人表示,預制菜將是新消費的下一個風口。不過,彼時投資人仍主要聚焦在餐飲企業主導的B端供應鏈上。事實上,近年來隨著中央廚房在餐飲行業的普及,預制菜已經成為行業標準化、規模化的前提;其也成為了各大連鎖餐飲優化結構和擴張規模的重要手段。
2020年疫情后的全民居家則加速催化了預制菜在C端的爆發,也進一步打開了創業者和資本度對賽道的想象空間。NCBD發布的《2021-2022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會突破8300億元。
資本助力、選手扎堆,預制菜市場的爭奪戰勢必在2022年加速上演。那么市場格局將走向何方?
對此,星陀資本創始合伙人劉澤輝就曾向記者分析稱,預制菜和中餐有些許類似——菜肴派系多元、品類豐富,“比如川香麻辣、江浙甜咸,有些口味是全國人民都能接受的、有些菜品則有地域的局限,預計未來將是幾家全國性品牌和多家區域性選手同臺競技的局面”。
每經記者注意到,此次宣布融資消息的“物滿鮮”是以潮汕風味為細分品類的預制菜品牌。該品牌負責人張元銘介紹道,團隊做了大量的調研發現,預制菜的核心用戶群并不是年輕人,而是已有家庭的職業寶媽群體,年齡在25~40歲。其研發主要圍繞好吃、難做、市場接受度廣這三個特點,主要解決三個沖突:第一是需要做飯但不會做飯的沖突,第二是想吃某些菜品但是做不好的沖突,第三是寶媽們自我生活空間和家庭生活空間的沖突。
事實上,作為新一代在家吃飯的解決方案,預制菜賽道十分火熱,新消息不斷。3月30日,有媒體報道稱,陸正耀旗下預制菜品牌“舌尖英雄”,自今年1月份正式啟動以來,僅一個半月的時間,加盟門店意向簽約數就達到6000家,累計獲得16億元融資。
除了新興品牌,傳統餐飲品牌在預制菜領域也動作不斷,海底撈、望湘園、西貝、湘鄂情等均有布局。西貝的“賈國龍功夫菜”更是被寄厚望,其創始人賈國龍稱,“功夫菜10年要做到1000億”。
預制菜領域的另一大玩家是生鮮電商,相比其他企業,生鮮電商在渠道和供應鏈方面具備很大的優勢,預制菜的毛利率顯著高于原料食材的毛利,能直接拉高生鮮電商平臺的利潤。據公開報道,盒馬在2020年疫情后成立了3R事業部(即熱即食即烹),發力旗下自有半成品品牌“盒馬工坊”。叮咚買菜也將預制菜作為重要業務品類,其內部希望預制菜可以承擔10%以上的銷售規模。
免責聲明:每日經濟新聞·場景匯旨在為創業者與投資人搭建互動交流、精準對接平臺,我們將定期深度報道優秀創業公司和創業項目,所選用的素材均來自于公開資料和采訪,請各位投資人謹慎判斷、預防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77252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