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20 20:21:36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在分論壇上表示,亞洲經濟體逐年在創新指數排名和知識產權指標建設上取得顯著進步。當前全球約70%的知識產權申請來自亞洲,60%的研發資金投入到了亞洲市場。
◎屠光紹認為,海南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適應了全球知識產權在促進科創發展當中的大趨勢,它既體現了中國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的不斷推進進程,也發揮了海南自貿港在促進知識產權國際流動方面的重要作用。
每經記者 李明明 每經編輯 陳旭
4月20日,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舉辦了以“亞洲知識產權:趨勢與機遇”為主題的分論壇。
亞洲是當今世界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對世界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不確定性增多的大背景下,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成為推動科技進步、促進產業升級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我很高興地注意到在去年下半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報告中,亞洲經濟體逐年在創新指數排名和知識產權指標建設上取得顯著進步。當前全球約70%的知識產權申請來自亞洲,60%的研發資金投入到了亞洲市場。”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在分論壇上如是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2021年開始,博鰲亞洲論壇就將知識產權列入主要議題,這既體現了博鰲亞洲論壇對知識產權的重視,也體現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對亞洲發展以及博鰲亞洲論壇的重視。
參展人員在論壇上進行講解 圖片來源:新華社
“東南亞的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東北亞的中國、韓國、日本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排位,在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都非常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亞洲作為全球創新領導者的地位正在日益凸現,為地區和全球經濟發展提供了諸多機遇和保障。” 李保東在致辭時表示。
他同時強調,中國正致力于加快知識產權成果的轉化,并打造創新生態的體系,并取得很好的成效。中國不僅在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排名第12位,而且在專利商標、新品種申請量上也位列世界第一,表現出強勁的增長趨勢。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分論壇上表示,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知識產權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當前全球科技創新格局正在發生深刻演變,亞洲地區科技創新實力快速提升,成為全球創新和知識產權產出的高地,也有力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
申長雨介紹,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有5個亞洲經濟體進入全球前15位,其中中國上升至12位,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
“亞洲的橫濱地區、中國的深港穗地區、北京和首爾居全球最佳科技集聚前四位,來自亞洲的科技專利條約申請量占總量的一半以上,中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連續3年位居全球第一,所有這些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值得加倍珍惜并不斷鞏固發展。”
申長雨總結,去年我國相繼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對未來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作出重大頂層設計,目前各項任務正在穩步推進落實,并取得可喜成效。相信隨著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的不斷進步,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也將越來越好。
在分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原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屠光紹認為,海南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是亞洲知識產權發展未來的一大新亮點。
關于海南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下一步籌建和發展,屠光紹表示,海南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點建設項目,并已經納入到總體方案里,它既是知識產權新型要素市場的重要基礎設施,又是一個知識產權開放的重要性功能平臺。
他認為,海南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適應了全球知識產權在促進科創發展當中的大趨勢,它既體現了中國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的不斷推進進程,也發揮了海南自貿港在促進知識產權國際流動方面的重要作用。
屠光紹強調,海南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的建設有三大優勢:
其一,政策優勢,自貿港是目前對外開放水平最高、層次最高的自貿港,自貿港的建設對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的政策優勢提供重要的支撐。
其二,區位優勢,海南不僅面向太平洋、印度洋,也是中國和東盟相互合作的重要戰略支點,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支點。
其三,腹地優勢,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中國有巨大的市場。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