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燃油車征戰百年:稱霸、末路與反攻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21 23:27:05

          每經記者 李星  黃辛旭  易啟江    每經編輯 易啟江    

          “保時捷卡宴4.0T車型的百公里加速是3.9s,這是保時捷幾十年研發成果的積累。但現在很多電動車隨隨便便都可以達到這個水平。”

          6469444946675823616.jpeg

          自中國近代史上清朝時期的1902年前后,一輛汽車進入慈禧太后執掌的大清皇宮起[1][2],此后世事更迭,但百年間,在全球傳統燃油車制造領域,中國一直是一名艱苦的追趕者。

          100多年之后,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國。而頗具傳奇色彩的現代企業家王傳福,其創立的比亞迪,在產銷方面,已成為全球新能源車兩大霸主之一。以比亞迪、蔚來、小鵬汽車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車,正在另一個賽道成為傳統汽車的顛覆者,攪動著世界汽車格局。

          今年4月3日,比亞迪宣布停產燃油汽車整車,成為全球第一家正式宣布停產燃油車的車企,高速向前的世界汽車工業突然打了個轉彎燈?

          49352855144906752.jpeg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星 攝

          慈禧太后乘坐過的那輛汽車,至今仍在頤和園內,見證了中國從落后到崛起的風風雨雨。然而,汽車家族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能源車方興未艾,燃油車有沒有可能很快就被塵封進歷史,成為一個只是見證過歷史的符號?

          僅僅是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中國的企業停產燃油車,并不足以說明燃油車正在駛向末路,而世界最頂級汽車拉力賽事——達喀爾拉力賽上,一輛電動汽車的表現,也在燃油車江湖掀起血雨腥風:不久前的1月4日,西班牙賽車手卡洛斯·塞恩斯駕駛的電動車奧迪RS Q E-Tron,在達喀爾拉力賽的第3天贏得了第一個賽段的比賽勝利,撼動了燃油車一統賽車天下的江湖地位。[3]

          隨著電動化浪潮席卷整個汽車產業,國內外不少車企已經在制定停產、停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它們大多把時間點敲定在2025年~2030年間。

          那些獨具慧眼投資新能源車領域的人,早已賺得盆滿缽滿。比如,巴菲特自2008年宣布斥資2.3億美元購入在港股上市的比亞迪股份(01211.HK)2.25億股,截至2021年底,巴菲特仍持有2.25億股,其對比亞迪持股市值合計76.93億美元。13年來,比亞迪已讓巴菲特大賺超過32倍。

          01

          顛覆者

          5832709762167113728.png

          121年前 

          汽車顛覆了中國人的認知

          5832709762167113728.png

          1901年,一位叫李恩時(Leinz)的匈牙利人,攜兩輛美國制造的“奧茲莫比爾(Oldsmobile)”牌汽車來到了上海。這是兩輛黑色木制車身的汽車。一輛是折疊式軟篷車頂,一輛是涼篷式車頂。木制車輪輻條,實心輪胎,另裝有煤油燈和手捏喇叭。[2]

          而汽車僅僅在十四五年之前才被發明出來:

          德國人卡爾·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利用自行車零件和自己研發的四沖程發動機制造出的三輪汽車——“奔馳一號”,獲得了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的專利權,時間在1886年1月29日,這標志著世界上第一輛汽車誕生,隨后,這一天就被人們稱為汽車誕生日。[4]

          6274556944005120.png

          1745756524158219264.png

          圖片來源:央視網

          和當時上海主流的人力黃包車、馬車相比,這樣先進的交通工具讓中國人震撼無比,顛覆了大眾對世界的認知。

          1902年1月30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開會決定向李恩時的汽車頒發臨時牌照,準許上街行駛。[2]

          李恩時進口到上海的汽車,與慈禧太后乘坐過的那輛,均是在1902年前后來到中國。而中國正式進入汽車制造領域,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的事。

          5832709762167113728.png

          100多年后 

          中國新能源車顛覆世界汽車格局

          5832709762167113728.png

          中國由于起步較晚,在傳統燃油汽車制造領域,始終只是一名艱苦的追趕者。

          當中國人在1953年7月15日于長春開工建設第一汽車制造廠,準備追趕世界汽車制造工業的時候;當中國人在1956年7月14日才試制成功第一輛解放牌燃油汽車的時候,誰能想到,在燃油汽車這條賽道追趕了幾十年,在世界猝不及防中,中國卻在另外一條汽車賽道(新能源車)對世界汽車工業開始了顛覆。世人不得不感嘆:這世事真是難料!

          8752041782028040192.jpeg

          第一批國產汽車駛下生產線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2021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連續13年保持全球汽車產銷量第一,我國作為世界第一汽車市場大國的地位進一步鞏固。[5]

          7977131745948410880.png

          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產銷分別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均增長1.6倍。[5]

          1218080282011062272.png

          2021年,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約占當年全球電動汽車產量的六成;而352.1萬輛的銷量,也超過當年全球總銷量(約650萬輛)的一半。

          同時,新能源車出口量,中國也遠超排名第二的德國。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全年出口31萬輛,同比增長3倍,英國、挪威、德國、法國等歐洲市場已成為主要增量市場。[6]

          受益于中國的統一大市場,比亞迪和特斯拉一起,成長為全球新能源車兩大霸主。

          在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650萬輛中,特斯拉占據14%,約為93.62萬輛,而其上海工廠就交付了48.41萬輛,超過其總銷量的一半。[7]

          另一霸主比亞迪,其新能源車銷量雖然全球排名第二,但在國內超過了全球銷量排名第一的特斯拉。數據顯示,2021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全年銷量59.37萬輛,同比增長231.6%。[7]而這距離王傳福1995年借款250萬元在深圳成立比亞迪公司才過去26年時間。

          15年前的2007年8月9日,比亞迪在深圳隆重舉行中高級轎車F6下線儀式,當身穿條紋短袖的王傳福在現場高喊“未來的天下是混合動力、電動車,而不是汽油車”時,業內不少人對此只是微微一笑。

          時至今年3月底,根據傳出的比亞迪投資者會議紀要信息披露,目前比亞迪在手的新能源車訂單高達40萬個,而且還在不斷增加。為了應對交付高峰,比亞迪正在全國擴充產能。王傳福曾不無遺憾地對記者說,“我們還是對新能源車熱銷形勢預估不足”。

          比亞迪已不需要燃油車了。2022年,王傳福成為了全球第一人:第一個正式宣布停產燃油車的車企創始人。

          7847193443027818496.jpeg

          王傳福資料圖-VCG11406516546

          無數人為燃油汽車的澎湃動力所陶醉,成為燃油汽車追光者,猛然間,卻發現“追光”的焦點已變。

          保時捷卡宴4.0T車型的百公里加速是3.9s,這是保時捷幾十年研發成果的積累,背后不知道是多少代工程師的嘔心瀝血和上萬次的試驗才能有這個成績。但現在很多電動車隨隨便便都可以達到這個水平。(小編注:特斯拉官方數據顯示,Model 3百公里加速為3.3秒,而Model S百公里加速僅需2.1秒)”近日,燃油汽車王牌專業(車輛工程)研究生畢業的小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采訪時,難以掩飾內心的矛盾沖突。

          7326638561205939200.png

          圖片來源:特斯拉中國官網頁面截圖

           02 ●

          追光者

          “我可以跟在你身后,像影子追著光夢游”。這是由岑寧兒演唱,唐恬作詞,獲得第25屆東方風云榜年度金曲獎的《追光者》中的兩句歌詞。

          《追光者》的含義大致是:談了一段難以言語的愛戀,默默站在你身后的我從不離開。

          這歌名、歌詞及其背后的含義,簡直就像是為上文提到的車輛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的小李而寫。

          5832709762167113728.png

          追光者1

          燃油汽車王牌專業研究生小李

          5832709762167113728.png

          著迷于汽車機械的小李生于1988年,河北人。15年前的2007年,尖子生小李拼其畢生所學,終于如愿考上了夢寐以求的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后,2011年-2014年,他又攻讀了車輛工程專業研究生。

          然而,燃油車領域王牌專業的研究生小李,當他畢業時,卻發現汽車已經可以不要燃油發動機了!

          小李從小就是汽車的追光者。

          “小時候,汽車很少見,從有印象開始我就著迷于汽車機械,因此大學報考專業的時候我毫不猶豫選擇了機械制造專業。”作為一個85后,小李的成長正與國內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相向而行。

          那個年代,“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廣告語幾乎家喻戶曉。

          在小李的成長過程中,我國的汽車銷量也從2000年的208.86萬輛[8],一路飆升至2017年的2887.89萬輛,達到了近年來銷量的最高點。[9]

          “我是2007年考入大學的,入學那年,我們學校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剛好被教育部批準為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這是我們學校非常好的專業,競爭激烈。很多人沒被錄取,被調劑到了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及軟件之類的學院。”小李至今還記得自己當初被夢想中的專業錄取時的激動心情。

          畢業后的校招,小李如愿被一家傳統車企挑中,成為一名汽車變速箱工程師。他的同學們則分別去了汽車科技公司或者從未聽說過的造車新勢力,而那些當年被調劑到信息工程、計算機等學院的同學則去了互聯網企業。選擇不同,人生從此迥異。

          “2014年開始,互聯網企業的熱度已經非常高了,很多企業都在各種融資,數字惹眼。那會我還會和同學開玩笑說他們去的互聯網企業財大氣粗。但我內心卻并不真的羨慕,我的工資在當時也不算低(7k~8k)。”

          “現在,我那些去互聯網的同學們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談年薪了。他們在大廠之間跳來跳去,換工作就像家常便飯,大概每一次跳槽,工資漲幅都是30%起步,有時候薪酬可以直接漲一倍。對比來看,我的工作好像十年如一日,工資雖然在漲,但是十分緩慢。想法消極的時候,我就會感覺自己像是被緊緊固定在老舊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

          雖然還是年輕人,但汽車行業的變革速度還是讓小李困惑和跟不上節奏。

          “燃油機已經發展百年,相關技術已經純熟,每精進一步都十分艱難。但作為工程師,我們只有一個想法:如何更進一步提升燃油車的性能。每一次研究稍有眉目,我們都非常開心和自豪。”回憶起那些埋頭苦干的日子,小李仍舊充滿了幸福感。

          1422530730006296576.jpeg

          燃油車領域巨頭保時捷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但慢慢地,小李感受到了一些變化。公司的側重點開始向新能源車傾斜,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轉崗到新能源部門,每年新來的面孔也都熱衷于探討“三電”“BMS(電池管理系統)”等新能源技術。

          “其實有很多次我也會懷疑自己的堅持是否正確,但看到燃油車的市場份額,以及新能源汽車仍存在冬天掉電快、充電難等技術短板問題,又覺得燃油車的路還有很長。”小李說。

          此時,唱一句“我可以跟在你身后,像影子追著光夢游”,可以完美表達小李的心情。

          現實生活里,所謂追光,是焦點在哪里,光就追至哪里。一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也逐漸感受到了汽車行業正從燃油汽車追光至新能源車。

          5832709762167113728.png

          追光者2

          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5832709762167113728.png

           “以前,我們的客戶都是燃油車主機廠和一些燃油車的供應商,但近年來,我們已經明顯感受到新能源車客戶比例逐漸增多。這幾年與客戶開會的時候,新能源業務都被作為重點單列出來。2019年,(我們的)新能源客戶占比約為23.16%。現在,特斯拉和蔚來已經成為我們的前兩大客戶。”一家汽車線束供應商員工汪宇告訴記者。

          事實上,在電動化浪潮下,除了主機廠,不少汽車供應商也面臨著沖擊。以線束供應商為例,他們追光的過程,是從線束追至智能網聯。

          “電動車車內線束的使用越來越少,轉而由域控制模塊代替,我們可能也快要失業了。”汪宇說,有很多線束工程師同事都轉行去研究編程設計,要追趕智能網聯技術趨勢,為了不被淘汰。

          “燃油機時代的研發生產可能需要10個工程師,但電動化以后,只需要1個工程師就可以搞定。”博世中國副總裁蔣健無奈地告訴每經記者。

          與燃油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新能源車供應領域的王者寧德時代(300750.SZ),寧德時代在資本市場也常被稱為“寧王”,這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鋰離子電池提供商,專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根據寧德時代已公布的2020年度報告,當年實現營業總收入約503.19億元,同比增長9.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83億元,同比增長22.43%。報告期內,公司鋰離子電池銷量同比增長14.36%,其中動力電池系統銷量同比增長10.43%。

          而僅僅1年之后,據寧德時代4月22日晚剛剛發布的2021年年度報告顯示,當年實現營業收入1303.56億元,同比漲幅擴大至159.0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9.31億元,同比增長185.34%。動力電池系統銷售系其主要收入來源,銷售收入達 914.91億元, 同比增長 132.06%。報告期內,公司深化了與特斯拉、現代、福特、戴姆勒、長城汽車、理想、蔚來等全球客戶的長期戰略合作。

          249175444236374016.png

          7766320637362220032.png

          追光新能源車這一焦點,寧德時代2021年11月22日市值達1.59萬億,超越被稱為“宇宙行”的工商銀行,在A股市值排名第二,僅次于貴州茅臺。雖然今年4月21日A股滬指大跌2.26%,深成指大跌2.7%,但截至收盤,寧德時代市值仍在9500億元之上,在A股排名第八,超過中國石油,而排在前7位的,除貴州茅臺外均為銀行。

          而作為新能源車整車廠,比亞迪就是那個被追光的焦點之一。2021年,比亞迪股價在前一年大漲超300%的情況下再度上漲38.06%,這為包括巴菲特在內的投資者帶來豐厚收益。巴菲特自2008年斥資2.3億美元購入在港股上市的比亞迪股份(01211.HK)2.25億股。根據比亞迪2021年年報,截至2021年底巴菲特仍持有2.25億股,其對比亞迪持股市值合計76.93億美元。以該市值計算,13年來,比亞迪已讓巴菲特大賺超過32倍。

          6487581128396488704.png

          比亞迪2021年報中所指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 COMPANY為巴菲特旗下公司

          8754519898026747904.jpeg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VCG31465385567

          而早在2009年10月,比亞迪市值就超過1800億元。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當年也以396億的身價,在43歲時,一度成為中國首富。[10]

          截至今年4月21日收盤,比亞迪總市值也在6800億元之上,和保時捷今年擬IPO的估值900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6300億元)相比,比亞迪仍領先于這位燃油車領域的超級巨頭。[11]

          而電動車全球超級霸主特斯拉,截至4月21日收盤,市值更是高達1009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866億元,是保時捷估值的10倍還多。特斯拉于2010年6月29日上市,今年4月21日收盤價為977.2美元,相較于上市首日19美元的開盤價,股價已上漲了50倍。

          7090628287031116800.jpeg

          特斯拉CEO 埃隆·馬斯克-VCG11490326475

           03 

          見證者

          燃油車與電動車的較量并非始于當前。

          “實際上,電動車的誕生比燃油車要早,并且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電動車的保有量和市場接受度都要大過燃油車的。”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原副主任姚春德對每經記者說,今天在路面上行駛的電動車原型就是19世紀發明的車輛。

          5832709762167113728.png

          基于環保需求 

          電動車二次崛起

          5832709762167113728.png

          公開資料顯示,第一輛電池車誕生于1881年,發明人為法國工程師古斯塔夫·特魯夫,這是一輛用鉛酸電池為動力的三輪車。[12]這比德國人的燃油車“奔馳一號”獲得世界上第一輛汽車專利權的1886年早了約5年。

          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20年代期間,電動車更容易被外界接受。20世紀初,在美國28%以上的陸路交通為電動車。[13]

          不過,電動車的發展路徑在后期卻一度中斷。“當時的電動車因為面臨‘老大難’問題——充電難、續駛里程短等,且研究長期未能取得突破,加之燃油機技術的快速迭代和提升,電動車開始逐漸被燃油車取代。”姚春德說。

          進入21世紀后,停滯大半個世紀的電動車技術,因其較燃油車更環保而再次被世界所關注。

          在各國政策支持和產學研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電動車核心三電技術得到了大幅提升,其中被譽為電動車“心臟”的動力電池已從早期的鉛酸電池過渡到了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等,能量密度也在不斷提高中。截至目前,純電車續駛里程有的已達1000公里。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電動車的崛起和基于環保的需求,社會上關于燃油車將駛向末路的聲音此起彼伏。

          5832709762167113728.png

          記者實探4S店

          C位已讓位新能源車

          5832709762167113728.png 

          近日,每經記者在北京市一家銷售燃油車的4S店看到,雖然車型充足,但看客寥寥無幾。

          這樣的情景令汽車銷售人安林感到不可思議。“10年前,我們根本不會擔心車賣不出去。”安林說,那是途觀還被稱為“神車”的年代,汽車經銷商躺著就能把錢賺了。

          這些變化讓安林唏噓不已。在他的觀念里,汽車銷售門店的C位永遠是留給王牌車輛的。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這個位置上的車型,從燃油車換成了電動車

          旁邊銷售新能源車的比亞迪店內,看車的人絡繹不絕,印證了安林話語中新能源車受熱捧的情景。

          9106450335870428160.jpeg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星 攝

          “公司宣布停產燃油車前,店內就幾乎沒有燃油車在賣了。”比亞迪王朝網銷售經理姜曼站在店門口坦然地告訴每經記者,現在,它們在全國范圍內的6家下屬銷售門店里也沒有庫存的燃油車。

          “從去年開始,來店內看車的人多是咨詢王朝系列的新能源車(含插混和純電動車)。買燃油車的人少了,店內擺放的燃油車和庫存車自然也隨之減少。”比亞迪王朝網4S店銷售人員項羽告訴每經記者。

          不過,不管是關于燃油車將駛向末路的江湖傳言,還是記者現場實探,都可能只是管中窺豹,只見一斑,數據最有說服力。

          5832709762167113728.png

          數據說話 

          國內外車企紛紛給出停產燃油車計劃

          5832709762167113728.png

          自2019年以來,全球新能源電動汽車銷量幾乎增長了兩倍。

          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汽車總銷量約為8105萬輛[14]。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累計為650萬輛,較2020年同期增長109%,占比從2020年的約4.16%提升到超8%[7][15]。而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當年也增長了35%,達到310萬輛左右。這一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首次超過混合動力車。[16]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在此前發布的《2021年國際能源展望》報告表示,隨著全球能源轉型的深入,預計全球燃油車的銷量或將于2038年達峰;到2050年,預計經合組織國家和非經合組織國家的電動汽車份額將分別達到34%和28%。

          作為連續13年世界汽車產銷量第一的大市場,中國的汽車市場動向,將對世界汽車格局產生重要影響。而作為全球兩大霸主之一,比亞迪宣布停產燃油車的動向,會否對世界汽車工業史產生深遠影響?比亞迪停產燃油車,其他車企跟不跟?

          2618470430502475776.jpeg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星 攝

          除了中國市場外,新能源汽車在歐洲、美國市場的銷量也十分迅猛(2021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650萬輛,除去中國市場的352.1萬輛,其他國家和地區銷量仍接近300萬輛,且主要分布在歐美地區)。這一態勢,已經讓眾多車企考慮停產、停售燃油車的時間點。

          每經記者梳理發現,國內車企多計劃以2025年為停產、停售燃油車時間節點,而國外車企則將停產、停售燃油車的時間確定在2030年后。如:

          長安汽車在“香格里拉”計劃中明確到2025年將實行全面停售傳統燃油車;北汽集團則預計到2025年全面停止銷售燃油汽車。

          從國際主流車企發布的“禁售燃油車時間表”來看,除了提出各自停售燃油車時間節點外,還明確了其在中國實現全面電動化的時間表。如,本田宣布在2030年完成全球純電和燃料電池車銷量占比40%的目標,2040年該占比將達到100%。其中,在2030年之后,本田將不再在華投放新的燃油車。

          通用汽車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柏歷也表示,通用汽車的終極目標是到2035年實現所有新款車型的電氣化。其中,2025年年底前,通用汽車將在全球推出超過30款純電動車,其中超20款純電動車將在中國市場上市。

          在此背景下,比亞迪宣布“全面停產燃油車”,是否會帶動其他車企加速“跟停”?對此,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比亞迪停產燃油車的模式不具備“可復制性”。

           04 

          瞭望者

          5832709762167113728.png

          燃油車未被判死刑 

          但資本、市場、人才會自動轉向

          5832709762167113728.png

          比亞迪是一家靠電池起家的車企,它擁有其他車企不具備的三電等核心技術優勢,且燃油車是比亞迪的‘弱項’。此時停產、停售燃油車對比亞迪未來發展影響不大。”崔東樹說。

          而對于已經建立起龐大的燃油車供應鏈和生產體系的傳統車企來說,停售燃油車對其影響巨大。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無論是豪華品牌BBA(奔馳、寶馬和奧迪),還是自主巨頭長城、長安和吉利,其旗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的比例僅約在10%~13%之間。

          雖然比亞迪此舉對于推動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意義非凡,但對于已制定相應發展時間表的傳統車企來說,影響不大。因為車企有自己的企業決策,更多會根據自身發展節奏來。”動力電池行業專家楊偉斌對記者說。

          雖然新能源汽車當前發展迅猛,但并不意味著燃油車即將退出歷史舞臺。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預判,到2030年前后,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與燃油車持平。

          “如果簡單說燃油機這個行業是夕陽產業,我不贊同這個說法。應該說在碳減排以及零碳排放的道路上,燃油機行業如果沒有技術創新和迭代才會變成夕陽產業。”中國燃油機學會黨委書記兼副理事長董建福說。

          在姚春德看來,汽車領域的燃油機和電動車將是一個長期共存的關系。“當前,傳統燃油車還有超88%的市場需求。預計到203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中燃油車仍然要占80%。從中長期來看,傳統燃油車仍有一定市場發展前景。”姚春德表示,未來傳統燃油車市場占有率將逐步被新能源汽車擠壓,其市場占有比例也會逐步降低。

          實際上,比亞迪雖停止生產傳統燃油車,但其熱銷的DM-i車型上仍搭載了燃油機。甚至當前市場上的插混、增程、氫燃料等車型均離不開燃油機。

          在姚春德看來,傳統車企的“雙碳目標”并不需要通過全面電動化來實現,可以通過提高燃油機的熱效率來達到國家規定的低油耗、低碳排放的標準。比如,當前吉利和比亞迪研發和使用的燃油機熱效率均已超40%。

          盡管燃油機并沒有被“判死刑”,但是資本、市場、人才卻往往會自動轉向有更高回報的行業。根據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預測,至2025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需求達到120萬人,人才缺口高達103萬人

          1705617755871132672.png

          眼下的汽車行業中,新能源汽車相關技術的專業人才已成為“香餑餑”,待遇十分惹眼。根據BOSS直聘官網信息,BMS相關的崗位,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本科生工資就在20k~40k不等,且提供13薪~15薪。更有甚者,公司還會給予提供公司期權或者股票的激勵。

          與眾多意氣風發的汽車新人才一樣,車輛專業的李迪剛剛畢業就收獲了蔚來、一汽、比亞迪等多家公司的Offer。最終的權衡之后,他選擇了蔚來。“蔚來是一家新造車勢力,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團隊的成員都很優秀。和他們溝通的時候,我感受到他們會給員工很多可探索的空間。”因為近期上海疫情的原因,李迪還未能到公司報到。但和許多新入職的員工一樣,李迪對新工作,乃至新能源汽車的未來,都充滿了期待。

          而小李們,是繼續作為燃油車的“追光者”,還是轉向為新能源車的“追光者”?“影子追著光夢游”,這只是自然現象,相信時間可以給出答案。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安林、姜曼、項羽、李迪為化名)

          3640401926172047360.jpeg4689497896995770368.png

          記者手記 |  有多少“時代的眼淚”,就有多少“惹眼的機遇”

          把時針撥回十年前,恐怕沒有人可以想象汽車行業的變革如此迅速和徹底:燃油車轟鳴136年,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比亞迪停產燃油車”的消息震動行業內外,似乎已在眾人意料之中,但如此快的走到這一步又出乎意料之外。

          無數舊的汽車工程師被拋在時代的身后,也有無數新的汽車工程師隨時補位。

          新舊轉換的過程中,有多少“時代的眼淚”,就有多少“惹眼的機遇”。

          傳統汽車制造商的決絕、新造車勢力的“繁花似錦”;傳統零部件企業的沒落、動力電池制造商的豪橫;內燃機工程師的無奈、電動車專業人才的意氣風發……所有鮮明又沖突的幀幀畫面組成了當下汽車行業變革的橫切面。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揚起的塵埃落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重量。那個懷揣夢想投身燃油車研究的 “追光者”;那個洞察汽車技術轉換與變革的“見證者”;那個緊跟時代、資金轉向的“瞭望者”……所有的故事最終匯聚成汽車產業變革的浪花,同歸大海。


          參考資料 References

          [1] 慈禧棄坐奔馳汽車:因司機坐她前面。新華網/中國網

          [2] 第一輛登陸上海的汽車。上海市檔案局/上海市檔案信息網/上海熱線

          [3] 奧迪開創新里程碑!達喀爾拉力賽上首次有電動車勝出。參考消息 

          [4] 世界上第一輛汽車誕生。央視網/新華網

          [5] 我國汽車產銷量連續13年保持全球第一。人民日報

          [6] 日媒:中國或成為電動汽車“世界工廠”。新華網

          [7]  2021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一半來自中國。紅星新聞

            [8] 年增百萬輛以上 我國汽車產銷連年上臺階。經濟日報

            [9] 2017年12月汽車工業產銷情況簡析。中汽協會行業信息部

          [10] 29歲創業,43歲成為中國首富。深圳廣電融媒體

          [11] 保時捷要IPO,估值追上比亞迪!中國賣得比美國還好,一年能賣出9.6萬臺。每日經濟新聞

          [12] 磷酸鐵鋰電池是電動汽車電池的發展方向。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業信息網

          [13] 寶馬電動車歷經40周年 多款電動車解讀。中國新聞網 

          [14] 平視世界——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再進階。《汽車縱橫》雜志(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

          [15]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榜單:特斯拉居首,比亞迪第二。華爾街見聞/ CleanTechnica網站

          [16] 2021年全球電動車銷量首次超過混動車。日經中文網

          記者:李星 黃辛旭 易啟江

          編輯:易啟江

          視頻編輯:朱星運

          視覺:陳冠宇

          排版:易啟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久久国产亚洲视频 | 中文字幕酒后影院 | 一级爱视频欧美国产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动漫 | 日本黄a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