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24座萬億城市一季報:廣州追深圳,南京超武漢,寧波鎖定“前十”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29 23:49:55

          24座萬億GDP城市2022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公布。先來劃重點,一季度“頭部陣營”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排位未變,不少人預想中受疫情影響可能出現的反超并未發生。上海首次實現萬億GDP,深圳也成功突破了7000億元大關,不過從增速上看,兩地均處于“下圈層”。把范圍拉大,萬億城市中的前12位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都實現了平穩過渡,沒有出現排位變化,但不少城市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其中最明顯的是天津與寧波,差距已縮小至22億元。

          每經記者 楊歡  淡忠奎    每經編輯 劉艷美    

          Ckyzvkuvhb1651246066969.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364478

          截至4月29日,全國24座萬億GDP城市2022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全部公布。

          先來劃重點,一季度“頭部陣營”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排位未變,不少人預想中受疫情影響可能出現的反超并未發生。上海首次實現萬億GDP,深圳也成功突破了7000億元大關,不過從增速上看,兩地均處于“下圈層”。

          把范圍拉大,萬億城市中的前12位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都實現了平穩過渡,沒有出現排位變化,但不少城市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其中最明顯的是天津與寧波,差距已縮小至22億元。

          在排位競爭之外,通過消費、投資等細分數據,進一步解碼這些代表著中國經濟發展活躍度最高的城市的經濟韌性、增長亮點以及發展趨勢,首季開局誰是最大贏家?

          “頭部陣營”

          “從一季度看全年”,在“穩”字當頭的總基調下,萬億城市陣營中亦不乏亮點。

          2022年一季度,上海GDP一舉突破萬億元,穩居全國首位。與此同時,憑借551億元的GDP增量在萬億俱樂部中“領跑”。本輪疫情的影響初步顯現,其一季度GDP增速回落至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正轉負,同比下降3.8%。

          不過,工業和外貿支撐依然強勁。上海規上工業總產值逼近萬億元(9598.51億元),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新能動能不斷增強,產值分別同比增長28.9%和98.2%。此外,貨物進出口總額突破萬億(1.01萬億元),全球商品銷售總額穩居全國首位。

          但也要注意到,由于近期疫情的持續影響,上海接下來二季度GDP或將受到不小的沖擊。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367168

          與上海相比,北京經濟表現更趨平穩。以4.8%的GDP增速跑平全國,名義增量達497.5億元,跟上海的差距同比擴大至接近600億元。結合一季度成功舉辦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等特殊背景來看,也是實現“平穩開局”。

          四個一線城市位次沒有變動,但是相互趕超的勢頭已經顯現。與北京的“平穩”相比,廣州可謂“斗志”昂揚。今年一季度,廣州憑借7.9%的GDP增速進一步拉近與深圳的距離,二者只剩下300余億元的差距。

          不過,從更大的范圍來看,“穩增長”依然是頭等大事。在全國24個萬億城市中,僅有10個城市GDP增速跑贏全國大盤(4.8%)。其中,福州、武漢、長沙位列第一方陣,增速分別達到7.5%、6.1%、6.0%。

          與此同時,寧波、青島、合肥、重慶、佛山、成都排在第二方陣,增速均在5%及以上,也是一季度萬億城市腰部最活躍的力量。當然,也不乏增速疲軟者,如西安、東莞、深圳、天津增速均在3%以下。

          其中,2021年大有沖擊前十之勢的天津增速滑落至0.10%,名義增量僅130余億元,跟武漢進一步拉開差距。作為國內首個正面迎戰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城市,其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和消費均為負數,分別下降0.6%、4.5%和3.9%

          如今,天津的“煩惱”不止是回歸前十長路漫漫,身后的寧波又來勢洶洶。長遠來看,“全國第十一”的位次也充滿懸念。

          排位攻守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緊追深圳的同時,西南重鎮重慶已經“咬住”廣州——2020年兩市差距一度不足20億元,2021年又被拉開差距。

          今年一季度,重慶GDP增速為5.2%——在前十陣營中排名第二,僅次于武漢的6.1%。憑借402.75億元的增量,其與廣州的差距縮小至353.84億元。

          受江北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等重大項目帶動,重慶固定投資增速高達10.9%。此外,工業生產逐步回升(工業增加值增速8.5%)。其中,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對規上工業貢獻率接近三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3.3%。

          武漢和南京之間的攻守戰更加激烈。曾經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武漢一度被杭州、南京趕超,其又在后疫情時代迎來快速反彈,正在慢慢找回自己的位置。

          2021年一季度,南京GDP領先武漢250億元左右;上半年武漢反超南京,將優勢保持在580余億元;三季度,又被南京追趕,差距縮小至410億元;四季度,武漢再次擴大優勢,將二者差距鎖定在1361億元。

          可見,競爭之膠著。如今,南京再次以43.67億元的微弱優勢反超武漢,接下來二者的攻與守或許又將貫穿整個2022年。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204922

          近年來,寧波、青島、無錫的“三國殺”幾乎成為固定劇情,不料卻半路殺出個長沙。2021一季度,長沙以微弱優勢反超青島、無錫,但是全年來看,青島、無錫”守位”成功,其中長沙與無錫的差距鎖定在700億元左右。

          2022年一季度,長沙實現GDP3293.38億元,并以6%GDP增速反超無錫(3236.97億元)。在“三駕馬車”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和消費增速分別高達10.1%和10.5%,而無錫則僅有進出口跑贏全國大盤。

          與此同時,寧波和青島一季度GDP分別為3516.4億元、3372.47億元,青島被甩開144億元的差距。

          青島一季度遭遇疫情,對于經濟增長有所拖累;作為單項冠軍之城,寧波制造業動能強勁,一季度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19.7億元,進出口總額3044.4億元,均保持高速增長。

          雖然兩市的位次并無變化,但是二者的差距已經拉開。2021年一季度,青島、寧波的生產總值相差74億元,2021年全年青島落后寧波458億元。如今,這個差距又進一步擴大。寧波依托強大的制造業和港口優勢,已經劍指天津,并將目光鎖定在“進入全國前十”。

          除此之外,萬億城市陣營尾部,城市間的競爭也越發激烈。佛山和南通在2700億元階段,濟南和西安在2600億元階段,泉州和合肥在2500億元階段,福州和東莞在2400億元階段,兩兩之間差距已經進入4~80億元。

          從全年來看,這也將是萬億城市中“廝殺”最為激烈的地帶。

          “單項冠軍”

          放到全國范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被認為是考察城市工業經濟增長強勁與否的重要指標。

          統計24個萬億城市一季度數據,有13城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跑贏全國水平(6.5%),另有10城增速未過“及格線”(蘇州數據未公布),其中兩城為負數。

          杭州和合肥則以11.3%的成績“領跑”萬億城市。先來看杭州,作為服務業大市,自2019年實施新制造業計劃以來,杭州工業經濟持續發力——

          2021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4100億元,同比增長10.6%;兩年平均增長7.1%,比2019年提高2個百分點,為2015年以來最高增速。

          今年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千億,達1082億元,11.3%的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4.8和1.4個百分點,且比2021年提高0.7個百分點。

          合肥也曾經是“科技強、工業弱”的典型性城市,同樣是堅持“工業強市”策略,持續近十年,合肥在工業經濟方面異軍突起——2021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6%,位居省會城市第二,今年一季度繼續保持增速優勢,高于全國4.8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萬億城市中有兩城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負,分別是天津(-0.6%)和濟南(-1.4%)。除了今年伊始就陷入疫情危機的天津,工業大市濟南的“失速”讓不少人感到意外。

          作為制造業大省山東的省會,濟南擁有全部31個制造業大類,是國內制造業門類完備的城市之一。2020年濟南曾以12.2%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位居全省和全國主要城市首位,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4.2%,是當年濟南晉級萬億俱樂部的“最大功臣”。

          關于此次這一增速為負,當地統計部門給出的解釋是,今年初,受春節假期和季節性節能降耗政策影響,全市部分原材料、高耗能領域生產有所放緩。3月產能逐步恢復,增加值同比增長12.4%

          投資、消費、出口,被統稱為需求,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全盤來看,今年一季度共有8座城市固定投資增速跑贏全國(9.3%),其中武漢以20%的增速居于首位,福州和寧波分別以17%和13.2%的增速排在二三位。

          消費方面,今年一季度全國有16個城市的社消零增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受本地疫情影響,西安、天津以及上海增速墊底,分別為-9.8%,-3.9%以及-3.8%。福州則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14.57億元,同比增長9.0%,居萬億城市首位。

          再來看外貿,24座萬億城市(福州未公布數據),有11城增速超過全國,其中濟南以43.6%的增速位居第一,合肥、南通位居二三位。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目前已公布數據的城市中,僅深圳進出口增速為負(-2.8%)。有分析指出,深圳今年第一季度出口下滑,主要受疫情擾動和需求收縮因素的影響。

          就在不久前剛剛閉幕的深圳市兩會上,2021年GDP首次跨越3萬億大關的深圳,將2022年預期增長目標明確為6%左右,如何完成既定目標,壓力留給下三季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中日高清字幕一区二区版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有限公司 | 亚洲一区精品动态图 | 日本高清激情乱一区二区 | 亚洲A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