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11 01:52:30
每經記者 宋可嘉 每經編輯 張海妮
5月10日,第六個中國品牌日,中證每經上市公司品牌價值100指數上線儀式暨2022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發布會順利舉辦。
每經記者張建攝
中國品牌建設與本土企業高質量發展密不可分,而高質量發展與當下熱詞——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同樣關系匪淺。
發布會上,國內知名ESG研究學者、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在發表主題演講時便指出,碳中和背景下,從品牌價值到投資價值,ESG不僅逐漸成為判斷企業是否具備可持續發展潛力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探究企業價值成長的新邏輯、新路徑、新方向。其中,本身包含高質量概念的ESG不僅具有品牌價值,更具相應的投資價值。在海外,ESG投資已成為國際市場主流策略之一,在國內,本土投資者ESG投資意識也在不斷提升。
從品牌價值到投資價值:ESG投資全球加速
談及品牌建設,離不開高質量發展。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品牌,在其自身的塑造過程中,不斷追尋著高價值認同。對此,能結合和連接內外價值的ESG,正被視為上市公司傳遞品牌價值、體現品牌價值的集大成者。
可當品牌與ESG 一起被談論的時候,長久以來,不少觀點認為,ESG只是一個在品牌、聲譽度上“錦上添花”的元素。但在王遙看來,由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首字母組成的縮寫詞語——ESG,代表了一個價值評估的三個方面,即對外關注環境、社會效應,對內關心公司治理,本身便是一個高質量的概念。
王遙指出,ESG需要人們從品牌價值上升到投資價值去考慮,ESG不僅有品牌價值,更多具有相應的投資價值。
在國際上,ESG投資已經發展成為一個主流投資策略。“我們經常開玩笑說,在國際上跟投資者去交流時,如果不談ESG,就跟你不在他的朋友圈是一樣的。”王遙表示,ESG在國際層面已經逐步主流化發展。
據全球可持續投資聯盟統計,2020年全球ESG納入投資決策的全球資產總值已達35.3萬億美元。此外,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全球90%大型跨國企業,主動公開披露其ESG方面的表現。
與ESG投資主流化現象相伴隨的是,進一步產生的數據需求。Opimas estimate曾統計,ESG數據需求的年增長率能達20%,且ESG指數需求增長率可達35%。王遙對此指出,隨著ESG的主流化,ESG將會帶動著包括數據披露、管理咨詢及跟指數掛鉤的金融產品的增長。
ESG投資現主流化趨勢 促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當ESG在國際上呈現主流化的形態時,國內ESG投資尚未達到這樣的狀態,但從2020年起,ESG投資在中國也顯露出主流化的趨勢。
目前,不少頭部機構都在積極布局ESG策略和產品。例如,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招商基金、華夏基金等國內頭部基金公司已布局并創新ESG產品,積極搶占ESG投資風口。
而隨著本土投資者ESG投資意識不斷提升,中國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比例逐年增長。對此,王遙指出,預估今年A股上市公司公開披露ESG的信息會更多,這背后一是源于國際投資者對企業ESG踐行情況評估趨于主流化,倒逼企業對ESG的重視和執行;二是來源于監管及市場對ESG信息披露的重視及要求,再加上企業本身對于ESG相關信息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因為投資者會進一步驅動上市公司公開披露與ESG相關的信息,未來ESG信息披露或將常態化。
盡管目前A股在ESG方面的要求還以定性和鼓勵為主,但王遙表示,相信未來隨著相關監管措施的出臺,以及各個利益相關方在ESG方面的重視程度,企業會進一步提高ESG信息披露質量。
同時,王遙指出,現在國內有一批上市公司在ESG披露上有一些認知誤區,認為監管沒有對其有要求,就盡量不去披露ESG,但國內上市公司提升ESG披露質量,對于公司做市值管理非常有好處。
另一方面,ESG給上市公司及投資者帶來的好處還在于防范風險和獲取收益上。
“我們發現從ESG中E(環境)來看,上市公司環境表現越好,企業違約概率越低,也就是環境績效與違約風險呈顯著負相關性。”王遙稱,這一發現來源于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IIGF)在2018年發布的一項研究:《中國上市公司ESG表現與企業債券違約機率相關性研究》。
此外,王遙表示,國際、國內學者所做的關于ESG主題指數研究也顯示,ESG主題指數面對外部沖擊時,表現出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從收益上來看,王遙則指出,綠色產業資本市場表現大幅增長。例如,目前新能源指數累計收益率與其他行業相比要更好一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