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31 20:30:49
◎在穩投資促消費方面,措施提出,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潛力比較大的主要是大宗消費、綠色消費。在整個消費結構中,汽車消費占比非常高。
策劃人 蒲付強 每經記者 張懷水 北京報道 每經編輯 陳星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開會議。會議要求,要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會議指出,要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回應外資企業來華營商便利等訴求,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5月31日,《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正式印發,共六個方面33項措施。
在穩投資促消費方面,措施提出,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各地區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已實施限購的地區逐步增加汽車增量指標數量、放寬購車人員資格限制,鼓勵實施城區、郊區指標差異化政策。鼓勵家電生產企業開展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引導金融機構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更好滿足消費升級需求。
5月16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1-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142億元,同比下降0.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19929億元,同比下降0.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8213億元,增長0.4%。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124880億元,同比增長0.4%;餐飲收入13262億元,下降5.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我國社零總額增速從1-2月份同比增長6.7%逐月回落至-11.1%。
記者注意到,面對消費疲弱,已有一攬子助力消費市場復蘇的政策措施密集出臺。
今年4月,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提出了5方面20項重點舉措,系統全面地推動消費高質量發展。
5月19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就4月消費下滑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指出,4月當月社零總額同比出現一定幅度下降,主要是受到疫情的沖擊??偟目?,這種沖擊影響是階段性的、暫時的,我國消費韌性強、潛力足的特點沒有改變,消費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此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就新一輪促消費舉措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將提升傳統消費能級。鼓勵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深化汽車流通領域的改革,擴大二手車流通,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鼓勵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落實好已出臺的餐飲、零售等行業紓困政策。全力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場的保供工作。
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盡管4月份我國社零總額同比增速下滑,但從前4個月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規模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而且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和網上零售仍保持增長。
5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要著力保訂單和穩定重點行業、勞動密集型行業進出口。保障外貿領域生產流通穩定,確定重點外貿企業等名錄并在生產、物流、用工方面予以保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圍繞穩外貿,相關部門密集出臺文件,商務部也多次就穩外貿回應社會關切。
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意見》,就促進內外貿一體化,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作出部署。
上述《意見》提出,堅持政府引導、市場為主,堅持改革開放、規則銜接,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到2025年,市場主體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內外聯通網絡更加完善,政府管理服務持續優化,內外貿一體化調控體系更加健全,實現內外貿高效運行、融合發展。
《意見》從4個方面提出15條工作措施,包括完善內外貿一體化制度體系、增強內外貿一體化發展能力、加快內外貿融合發展、完善保障措施等。
4月14日,束玨婷在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指出,我國外貿產業基礎雄厚,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實現進出口保穩提質目標仍具備諸多有利條件。商務部將持續密切關注形勢變化,抓好已出臺穩外貿政策的落地見效,研究切實有效的新政策,與有關部門一道,落實落細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各項要求,打通堵點、解決難點、消除痛點,全力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為外貿企業紓困解難,努力保持全年外貿運行在合理區間。
此外,海關總署近日也印發了《關于促進外貿保穩提質的十條措施》,明確在加強口岸外防輸入、落實疫情防控責任的同時,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全國海關結合關區實際和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研究細化具體措施,切實為外貿進出口企業紓困解難,努力促進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專訪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隨著國家和相關部門密集出臺促消費、穩外貿舉措,消費何時會迎來反彈?消費的潛力體現在哪些地方?下半年,外貿走勢又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圍繞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書面專訪了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
NBD:我們注意到,今年以來,我國社零總額同比增速已經連續下滑。當前,消費受影響主要在哪些領域?接下來,是否會出現反彈?
趙萍:本輪疫情波及全國多個省份,旅游文化等服務消費以及外出購物等商品消費受到較大影響。在服務消費領域,道路交通運輸、航空運輸、住宿、餐飲、居民服務、文化、體育、娛樂行業受影響較大。在商品消費領域,非生活必需類商品銷售等受到明顯沖擊。特別是市場規模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較大的出行類商品零售額增長明顯放緩,對消費市場影響較大。其中,4月份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31.6%,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增速比上月回落5.8個百分點。
但是,4月份市場銷售明顯下降主要是受疫情短期沖擊影響,居民消費規模擴大、消費結構升級態勢不會改變。隨著疫情防控效果逐步顯現,下半年有望出現回升態勢。
目前來看,消費市場仍然存在三個有利因素。第一,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消費能力基礎堅實。即使受到疫情影響,我國居民收入仍保持與GDP同步增長。一季度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影響因素后仍然實現了5.1%的增長,高于同期GDP增速。
第二,供給端正在持續恢復。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開工率已明顯提高,物流暢通速度加快,企業逐步走出疫情影響,工業生產觸底反彈的動能正在集聚。
三是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針對當前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消費政策、產業政策多角度發力。采取更有針對性、更有力度的調控舉措,促進消費系列政策措施加快落細落實,對穩住經濟基本盤將產生重要作用。
NBD:此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指出:“我國消費韌性強、潛力足的特點沒有改變”。消費的韌性和潛力體現在什么地方?
趙萍:韌性主要表現在市場規模大,占比較高的消費產品增長勢頭好,消費基本盤的基石穩固,短期沖擊改變不了消費長期向好大勢。
一方面,基本生活消費不降反升,增速領跑其他消費大類。在1-4月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糧油、食品、飲料、中西藥等生活必需品消費增速都在10%左右。另一方面,網上實物商品零售額保持增長,為消費增長注入動力。今年1-4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2%,占社零總額的比重為23.8%,比1-3月份提高0.6個百分點。其中,與居民生活關系密切的吃類和用類商品網上零售同比分別增長12.9%和6.3%。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潛力比較大的主要是大宗消費、綠色消費。在整個消費結構中,汽車消費占比非常高。2022年一季度,限額以上汽車零售額占整個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比重為23%,加上石油及其制品零售額占比14%,說明汽車的購買和使用環節消費占比較高,汽車消費對于提振消費至關重要。逐步減少汽車消費購買環節和使用環節的限制,促進汽車消費從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將會撬動汽車消費助力消費回升。
綠色消費增長前景非常好,從國家政策角度來說,促進綠色消費的相關政策,從供給端、需求端兩端發力,對綠色消費提振作用非常明顯。比如綠色家電,2020年7月1日,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空調新能效標準開始實施,加速家電行業向綠色節能轉變。從未來消費增長來說,綠色消費有很大潛力。
NBD:近期,商務部、海關總署等部門密集出臺穩外貿措施,穩外貿需要從哪些方面加強支撐?
趙萍:首先是加大RCEP實施,通過穩定區域供應鏈促進外貿增長。今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如期生效實施。RCEP是目前全球體量最大的自貿區,其總人口、經濟體量、貿易總額均占全世界約30%。
根據原產地累積規則和海關便利化措施,企業可以更靈活地利用這些優惠市場準入在區域內進行供應鏈布局。因此,要加大對RCEP的宣傳推廣力度,完善RCEP服務網絡,收集并協調解決影響企業享惠的具體問題,支持企業更好利用自主聲明享受RCEP貿易便利措施,提升RCEP利用率,把RCEP規則變成企業的真金白銀。
其次,加大對符合要求的市場主體金融支持力度。除落實具體幫扶政策以外,通過培育一批優秀海外倉企業,增加海外倉領域企業數量,擴大企業規模。對于以海外倉為主業的企業,列入專項支持范圍。針對中小外貿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要推動建立由地方政府、銀行和中小外貿企業共同參與的供應鏈融資公共服務體系,增強中小外貿企業的資金流動性,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NBD:對于今年下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走勢,您如何預判?
趙萍:目前全球經濟總體上仍然處于復蘇通道,只是增速有所放緩,但還是保持正增長。這種情況與疫情剛剛發生的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相比,還是有本質區別。
此外,中國主要的貿易伙伴歐美日韓等經濟體經濟運行仍然處于良好區間。我國外貿企業面臨的“兩高三缺”困難部分有所改善,大宗商品價格沖高回落,海運費用居高不下的問題出現向好跡象。雖然缺工問題仍然存在,但是缺芯、缺柜問題正在緩解。
從整體來看,我國外貿增長的韌性強,外貿經營主體數量不降反升,外貿企業的信心指數仍然處于高位。因此,外貿進出口規模大、增長韌性強的趨勢不會改變??紤]前4個月基礎較好,結合價格因素的拉升作用,全年外貿進出口有望實現正增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