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17 16:24:18
每經記者 林姿辰 金喆 每經編輯 梁梟
今日(6月17日)下午,多家眼科醫療概念股價飆升,截至收盤,歐普康視(SZ300595,股價55.28元,市值494.47億元)上漲14%,愛博醫療(SH688050,股價212.62元,市值223.55億元)上漲7.66%。
這樣的市場熱度源于一封網傳文件。文件內容顯示,國家衛健委相關部門研究起草了《角膜塑形鏡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規范(征求意見稿)》和《角膜塑形鏡技術操作規范(征求意見稿)》,《衛生部關于加強醫療機構驗配角膜塑形鏡管理的通知》不再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衛生部關于加強醫療機構驗配角膜塑形鏡管理的通知》為原衛生部于2001年頒布的文件,文件從驗配角膜塑形鏡的基本條件、操作規范兩方面,對醫療機構驗配角膜塑形鏡的執業管理提出要求。相較網傳文件,未對角膜塑形鏡的技術操作規范、培訓管理要求等內容作詳細說明;而網傳文件對醫療機構的要求也取消了原來“二級(含二級)以上的醫療機構”的限制。
17日下午,記者多次撥打文件所載電話,對方并未回應該文件的真實性,只表示“(文件)上面有‘內部’兩個字”;隨后記者以投資者身份撥打愛博醫療、昊海生科(SH688366,股價95.36元,市值167.66億元)、歐普康視證券部,前兩者均表示公司基本面沒有變動,未獲知該網傳文件;歐普康視電話無人接聽。
愛爾眼科(SZ300015,股價40元,市值2169億元)董秘吳士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自己也是剛看到這份傳聞中的函件,具體不知真偽。從內容看,這一文件是對2001年258號《通知》的及時修正。當時限定OK鏡只能在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驗配是有必要的。但這些年,青少年近視情況越來越嚴重,眼科醫療機構的規模和水平較此前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語,20年前的規定無法滿足青少年近視防控的需要,也束縛了各級眼科醫療機構和OK鏡的正常發展。新版征求意見稿有“松”有“緊”,適當放松對醫院級別的限制,更加注重對醫療機構、醫生和技術人員的資質要求和臨床操作規范,有利于滿足國家近視防控大局的需要,有利于眼科行業的良性長足發展,更有利于青少年及早用到先進、規范且安全有效的防治手段。
吳士君還提到,新規將來出臺后,會及時整治當前OK鏡驗配存在的一些亂象。“近年來,業內人士呼吁改變此前滯后的規定,及時出臺新規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能夠盡早在完善后落地,防止魚龍混雜的情況出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