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兩部門出手!這類網絡主播拉黑封號!被封禁主播不允許換賬號或平臺再開播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3 00:41:01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程鵬 蓋源源    

          近日,新東方主播頻上熱搜。憑借獨特的“雙語帶貨”風格,主播董宇輝圈粉無數,網友也借此直呼,網絡主播的門檻確實該提高了。

          6月2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游部印發《網絡主播行為規范》(以下簡稱《規范》)。

          《規范》明確,對于 需要較高專業水平(如醫療衛生、財經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內容,主播應取得相應執業資質, 并向直播平臺進行執業資質報備,直播平臺應對主播進行資質審核及備案。

          同時,《規范》還指出,網絡主播在提供網絡表演及視聽節目服務過程中,不得出現31種行為。 對問題性質嚴重、多次出現問題且屢教不改的網絡主播,應當封禁賬號, 將相關網絡主播納入“黑名單”或“警示名單”,不允許以更換賬號或更換平臺等形式再度開播。

          3940335066541315072.png

          據澎湃新聞22日晚報道,騰 訊旗下微信視頻號團隊向記者表示,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平臺對于需要較高專業水平(如醫療衛生、財經金融、法律、教育等類型)的賬號完成認證并提供相關資質證明,如果沒有相關資質,平臺將根據違規程度給與封號、掐斷直播、限制推薦、扣除信用分等處置。

          3746794412301754368.png

          兩部門發文:網絡主播不得出現 這31種行為

          6月2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游部聯合印發《網絡主播行為規范》。

          《規范》明確,網絡主播應當堅持健康的格調品位,自覺擯棄低俗、庸俗、媚俗等低級趣味,自覺反對流量至上、畸形審美、“飯圈”亂象、拜金主義等不良現象,自覺抵制違反法律法規、有損網絡文明、有悖網絡道德、有害網絡和諧的行為。

          網絡主播應當保持良好聲屏形象,表演、服飾、妝容、語言、行為、肢體動作及畫面展示等要文明得體,符合大眾審美情趣和欣賞習慣。

          《規范》要求, 網絡主播應當如實申報收入,依法履行納稅義務。

          網絡主播應當按照規范寫法和標準含義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增強語言文化素養,自覺遏阻庸俗暴戾網絡語言傳播,共建健康文明的網絡語言環境。

          《規范》指出,網絡主播應當自覺加強學習,掌握從事主播工作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 對于需要較高專業水平(如醫療衛生、財經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內容,主播應取得相應執業資質,并向直播平臺進行執業資質報備,直播平臺應對主播進行資質審核及備案。

          小編了 解到,此前抖音電商曾收回所有進行醫務人員認證的達人的帶貨權限,包括櫥窗、直播帶貨和短視頻帶貨功能。6月9日,國家衛健委、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通知,提到要嚴肅查處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利用職務、身份之便直播帶貨。

          另外,《規范》強調,網絡主播在提供網絡表演及視聽節目服務過程中不得出現下列行為:

          向上滑動閱覽

          1.發布違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及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內容;

          2.發布顛覆國家政權,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損害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的內容;

          3.發布削弱、歪曲、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和改革開放的內容;

          4.發布詆毀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歪曲民族歷史或者民族歷史人物,傷害民族感情、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內容;

          5.違反國家宗教政策,在非宗教場所開展宗教活動,宣揚宗教極端主義、邪教等內容;

          6.惡搞、詆毀、歪曲或者以不當方式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7.惡搞、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和模范人物的事跡和精神;

          8.使用換臉等深度偽造技術對黨和國家領導人、英雄烈士、黨史、歷史等進行偽造、篡改;

          9.損害人民軍隊、警察、法官等特定職業、群體的公眾形象;

          10.宣揚基于種族、國籍、地域、性別、職業、身心缺陷等理由的歧視;

          11.宣揚淫穢、賭博、吸毒,渲染暴力、血腥、恐怖、傳銷、詐騙,教唆犯罪或者傳授犯罪方法,暴露偵查手段,展示槍支、管制刀具;

          12.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虛假險情、疫情、災情、警情,擾亂社會治安和公共秩序,破壞社會穩定;

          13.展現過度的驚悚恐怖、生理痛苦、精神歇斯底里,造成強烈感官、精神刺激并可致人身心不適的畫面、臺詞、音樂及音效等;

          14.侮辱、誹謗他人或者散布他人隱私,侵害他人合法權益;

          15.未經授權使用他人擁有著作權的作品;

          16.對社會熱點和敏感問題進行炒作或者蓄意制造輿論“熱點”;

          17.炒作緋聞、丑聞、劣跡,傳播格調低下的內容,宣揚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違反公序良俗的內容;

          18.服飾妝容、語言行為、直播間布景等展現帶有性暗示、性挑逗的內容;

          19.介紹或者展示自殺、自殘、暴力血腥、高危動作和其他易引發未成年人模仿的危險行為,表現吸煙、酗酒等誘導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的內容;

          20.利用未成年人或未成年人角色進行非廣告類的商業宣傳、表演或作為噱頭獲取商業或不正當利益,指引錯誤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的內容;

          21.宣揚封建迷信文化習俗和思想、違反科學常識等內容;

          22.破壞生態環境,展示虐待動物,捕殺、食用國家保護類動物等內容;

          23.鋪張浪費糧食,展示假吃、催吐、暴飲暴食等,或其他易造成不良飲食消費、食物浪費示范的內容;

          24.引導用戶低俗互動,組織煽動粉絲互撕謾罵、拉踩引戰、造謠攻擊,實施網絡暴力;

          25.營銷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產權或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商品,虛構或者篡改交易、關注度、瀏覽量、點贊量等數據流量造假;

          26.夸張宣傳誤導消費者,通過虛假承諾誘騙消費者,使用絕對化用語,未經許可直播銷售專營、專賣物品等違反廣告相關法律法規的;

          27.通過“彈幕”、直播間名稱、公告、語音等傳播虛假、騷擾廣告;

          28.通過有組織炒作、雇傭水軍刷禮物、宣傳“刷禮物抽獎”等手段,暗示、誘惑、鼓勵用戶大額“打賞”,引誘未成年用戶“打賞”或以虛假身份信息“打賞”;

          29.在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影響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影響他人正常生活、侵犯他人隱私等場所和其他法律法規禁止的場所拍攝或播出;

          30.展示或炒作大量奢侈品、珠寶、紙幣等資產,展示無節制奢靡生活,貶低低收入群體的炫富行為;

          31.法律法規禁止的以及其他對網絡表演、網絡視聽生態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

          談及網絡主播行業的從業現狀,私創社創始人方雨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的情況是招聘主播的崗位特別多,想做主播的人特別多,但是高質量的主播并不多。”

          方雨講述,目前市面上直播基地、MCN機構的淘汰率特別高,最核心的原因就是這些直播基地、MCN機構、網紅經紀機構等都沒有培養出一些比較有影響力的,或者說帶貨量比較穩定的主播,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很多人想做主播,但是好的主播非常少。

          “網絡主播的素質參差不齊是業界共識。”方雨舉例說,有些主播可能只是長得好看加上有鏡頭感,很快就可以冒出頭,但是到后面可能他的素養功底、綜合知識能力等方面翻板就很明顯了,因此這個行業流動性也比較高。

          方雨還表示,“其實很多違法違規的行為,法律上早都寫明白了,《規范》的內容是專門針對網絡主播群體制定的,這樣就更有針對性了。”

          方雨表示,網絡主播本身就具備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加上網絡平臺上也有很多未成年人,如果這些主播行為、言行不端或者偏離社會主流價值觀,就可能影響到這些未成年人,“這個責任就大了”,因此網絡主播就必須要接受一些規范的約束,不能有違法違規行為。

          “所以,《規范》后面通過平臺執行下去之后,至少可以淘汰掉很多不合格的、劣質的主播,這絕對是個好事情。”方雨說。

          3746794412301754368.png

          《規范》中對網絡主播的要求

          與此同時,《規范》也對網絡表演、網絡視聽平臺和經紀機構的主體責任做了規定。要求網絡表演、網絡視聽平臺和經紀機構要嚴格履行法定職責義務,落實主體責任。

          《規范》明確,根據本行為規范,加強對網絡主播的教育培訓、日常管理和規范引導。 建立健全網絡主播入駐、培訓、日常管理、業務評分檔案和“紅黃牌”管理等內部制度規范。

          對向上向善、模范遵守行為規范的網絡主播進行正向激勵;對出現違規行為的網絡主播,要強化警示和約束;對問題性質嚴重、多次出現問題且屢教不改的網絡主播,應當封禁賬號, 將相關網絡主播納入“黑名單”或“警示名單”,不允許以更換賬號或更換平臺等形式再度開播。

          對構成犯罪的網絡主播,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違法失德藝人不得提供公開進行文藝表演、發聲出鏡機會,防止轉移陣地復出。 網絡表演、網絡視聽經紀機構要加強對網絡主播的管理和約束,依法合規提供經紀服務,維護網絡主播合法權益。

          談及目前平臺在履行相關主體責任方面的做法,方雨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事實上,不管是快手、抖音,還是視頻號,很多直播平臺經常會定期去封禁一批主播,平臺本身也一直在加大力度去做好監管,凈化直播空間,構建健康的平臺生態,形成正向的引導。

          他進一步解釋,平臺本身也有規則,而他們的規則無非就是根據國家既定的法律法規來制定的,所以只要直播中有一些違規字眼、敏感字眼,這些內容很快會被自動限流。

          不過他也提到,平臺本身也還有可以提升的地方,比如平臺應該要定期搞一些主播的培訓,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強制想要開播的主播學習平臺相關的規范,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去禁絕一些不合格的主播以及一些主播的不良行為。

          (注:應受訪者要求,方雨為化名)

          記者| 張蕊

          編輯|程鵬? 蓋源源

          校對|段煉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部分綜合自澎湃新聞

          6802030612677071872.png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乱码中文高清字幕 | 欧美制服丝袜另类日韩中文字幕 | 日韩乳水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高清a人片在线观看 综合国产亚洲专区 | 在线观看国产视频啊啊啊舔 | 久久综合丝袜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