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7 21:01:44
◎施正文表示,此前的一段時間,我們出于財政收入的考慮和征管可控性的考慮,一直采取的是增值稅留抵稅額向后結轉方式進行處理?,F在,我們要回歸增值稅的基本原理,及時退稅,這也符合國家建立現代增值稅制度的要求。
◎施正文強調,留抵退稅的舉措增加了企業現金流,激發了企業發展的活力,增強了應對經濟下行的能力,有助于提升企業的信心,增強市場的預期,從而促進企業和經濟回升。
策劃人 劉學東 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旭
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的相關部署,今年退稅與減稅并舉,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64萬億元,其中增值稅留抵退稅1.64萬億元,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
自今年4月1日起,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開始實施。6月7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擴大全額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政策行業范圍的公告》,明確7月1日起將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七大行業新納入留抵退稅政策范圍,并確定了具體適用標準。
留抵退稅的原理是什么?為什么說推進留抵退稅對廣大市場主體是重大利好?留抵退稅的進一步擴容又將帶來哪些正面效應?
針對上述話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對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進行了專訪。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 受訪者供圖
NBD:增值稅留抵退稅是一個相當專業的概念,我們在一線采訪中了解到,即使是一些企業財務人員往往也對此不太清楚。您是否能簡單向大家闡述留抵退稅的原理是什么?
施正文:留抵退稅的原理,與增值稅計稅的要求有關。
當企業的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的時候,就存在留抵稅額。因為增值稅的扣稅法是增值稅銷項稅額減進項稅額,采取的是稅款抵扣的計稅原理。
換句話說,如果銷項稅額減進項稅額以后是正數,銷項大于進項,那就是要交的稅;而假如進項大于銷項,減了之后是負數,就會產生留抵稅額。
按照原有的做法,留抵稅額是向后結轉抵扣,也就是說如果未來銷項大于進項,那原來留抵的進項就可以向后結轉抵扣,但不能向前,也不能及時的當期退稅。
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本來按照增值稅原理,銷項大于進項需要交稅,銷項等于進項那就是相減為零,自然不需要交稅。但是如果進項大于銷項,出現留抵稅額就應該退稅,這才符合增值稅的原理,因為增值稅是對增值額扣稅,如果進項大于銷項,就意味著沒有增值額。
概括來說,如果留抵的稅額不能及時退還,就相當于企業提前為國家預繳了稅款。這樣一來,企業的現金流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占用。
之前的一段時間,我們出于財政收入的考慮和征管可控性的考慮,一直采取的是增值稅留抵稅額向后結轉方式進行處理?,F在,我們要回歸增值稅的基本原理,及時退稅,這也符合國家建立現代增值稅制度的要求。
由于此前有較長時間未能及時退稅,部分企業出現了較多的存量留抵稅額,如果把存量留抵稅額一次性退完,規模會相當大。
今年我們實行的大規模留抵退稅,不僅是完善增值稅制度的要求,也是國家在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時推出的一個減稅降費重頭戲。數據顯示,今年截至5月中旬,國家已為企業減輕稅費負擔和增加現金流超過1.6萬億元。
NBD:受疫情等因素沖擊,當前中小企業經營出現明顯困難。在您看來,留抵退稅對改善中小企業經營狀況能起到哪些直觀的作用?
施正文:對中小企業來說,推進留抵退稅比較直觀的作用就是:會立竿見影地增加企業當期現金流,因此能很好地起到助企紓困的作用。
對于擴大的現金流,企業可以用于生產、用于科技創新,各方面基礎更強了,企業就能更好地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此舉可謂是“雪中送炭”。
同時我們還要看到,企業擴大生產有助于安置就業、擴大投資,這對于提振宏觀經濟也有很大的作用。
可以說,推動增值稅留抵退稅是當前助企紓困的關鍵舉措。概括來說,有關舉措增加了企業現金流,激發了企業發展的活力,增強了應對經濟下行的能力,有助于提升企業的信心,增強市場的預期,從而促進企業和經濟回升。
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七大行業近日新納入留抵退稅政策范圍 圖片來源:新華社
NBD:在您看來,哪類企業在推行留抵退稅后會顯著擴大投資規模?
施正文:之前我們提到,在留抵退稅過程中,因為涉及存量退稅,因此對不同的企業來說退稅規模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企業留抵退稅多,有的企業相對少一些,這與減稅所起到的相對“平均”的效果就不太一樣。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1日至5月10日,已有9138億元留抵退稅款退至149.5萬戶納稅人賬戶。從納稅人賬戶的規模看,覆蓋面看似并不像減稅措施那樣大。
這也就意味著,對于留抵退稅規模相對較大的企業來說,有關措施不僅能夠幫助其應對短期下行壓力,穩住企業的經營,而且還能為其擴大生產和擴大投資提供資金上的保障。
對于當前已經享受到留抵退稅的企業來說,有關政策措施不僅有“穩”的作用,還有“擴”的作用。所以,把普惠性的減稅降費措施和留抵退稅組合起來使用,既可以穩定企業的經營,也可以讓相當一部分企業激發活力和擴大生產。
NBD:日前國務院發布《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中,即在已出臺的制造業等行業企業的存量留抵稅額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按月全額退還基礎上,將批發零售業等7個行業企業納入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一次性全額退還存量留抵稅額政策范圍,預計新增留抵退稅1420億元。在您看來,此次擴大留抵退稅規模與年初的相關措施有哪些區別?將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施正文:年初推行的留抵退稅措施,除了考慮到受疫情影響比較困難的行業和企業外,也有著眼未來經濟發展長遠的考量。
比如說,年初確定享受留抵退稅政策的包括小微企業以及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6個行業,其中交通運輸等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而科技業等行業相對來說同受疫情影響存在階段性困難的行業有一定區別,這些行業享受留抵退稅政策不是特別針對當前情況,而是有長遠考量的因素。
而到了今年二季度,我國經濟受疫情多點散發和俄烏沖突等因素影響,出現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因此,新發布的留抵退稅政策措施針對性更強,此次擴大享受留抵退稅政策的范圍進一步新增7個行業,其考慮就和年初確定的6個行業不一樣。
比如說,這次納入留抵退稅范圍的批發和零售業涉及保障供應鏈穩定,和生活物資的穩定供應;農、林、牧、漁業涉及穩定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行業近期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比較大,部分企業處于停工停業狀態,困難尤為突出。因此,此次擴大留抵退稅是一個針對性較強的調控措施,和年初的考慮有所不同。
這些行業雖然看上去不像制造業等行業那樣在國民經濟中占比更大,但它們對穩住當前經濟大盤至關重要。預計新增留抵退稅1420億元的規模,具體到這幾個行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企業的困難。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