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9 11:44:22
6月28日-30日,第二屆新浪財經·ESG全球領導者峰會順利召開,本次峰會由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指導,新浪財經和中信出版集團聯合主辦,峰會主題為“共促全球ESG發展,構建可持續未來”。
峰會聚焦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重要問題,如:全球氣候變化的風險與機遇,疫情后的經濟可持續復蘇,ESG信息披露的發展趨勢,可持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等。面對新的歷史機遇,全球攜手共同探討可持續發展新模式,可謂正當其時。
6月29日上午,穩健醫療董事長、全棉時代、津梁生活創始人李建全在大會中發表演講,分享穩健醫療在ESG領域的探索和實踐。
李建全提到:“在三十多年創業的路上,我們經歷了數次風浪,趟過了數個險灘,也有幾次能賺快錢的誘惑,今天我們欣慰的是,公司從沒有因為追求企業利益最大化而失去理智,同時在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從沒有放棄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環境的保護。這也或許就是穩健醫療誕生時播下的ESG基因種子。”
1991年,我創立“珠海穩健醫用紡織品有限公司”的時候并不知道ESG這個概念,在那個經歷過失去溫飽、丟失工作的年代,當我有機會自己創立公司的時候,我就一心想著這個公司一定不能垮,要帶領一群人共同成功。李建全如此回憶。
“90年代,當別人做出口貿易總是希望每一單、每一筆生意賺取比預期更多的利潤的時候,而我卻一心把每一個訂單,每一筆生意的產品做到最好,讓客戶放心,為中國制造爭光。”經過十年時間,2001年,穩健公司就成為中國醫用敷料出口領先的企業。
回過頭來看,穩健醫療誕生之初播下的ESG種子就這么開花結果了。正是這種基因,穩健醫療較早參與大健康產業,并依據企業本身的價值觀和基因,較早在內部明確了“質量優先于利潤、品牌優先于速度、社會價值優先于企業價值”的核心經營原則,倡導“利他主義”,追求企業與社會相生相宜、相輔相成,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積極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
值得提到的是,作為一個將ESG不斷踐行的企業,穩健醫療在疫情最嚴峻的初期,不僅沒有因原材料大幅漲價而跟著漲價,還第一時間響應政府號召,保證生產線“24小時不停機”滿負荷生產抗疫用品,為全球抗疫工作提供支持。
李建全在演講中提到,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新冠疫情暴發了,穩健醫療1月21日在總部成立應急指揮部,動員在湖北的3家工廠春節不放假,特別是生產口罩的黃岡穩健,保持24小時不停機,并在當天晚上第一時間在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發布“穩健口罩終端銷售不漲價”的聲明。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穩健醫療累計為海內外輸送各類口罩40億只,防護服939萬套,隔離衣5690萬件,手術衣2019萬件,向國內醫療機構和政府防控指揮部捐贈醫療物資超過1300萬元。
這一切都是穩健醫療社會責任擔當的體現,最終,黃岡車間384人無一人休假,全部堅守崗位。在這樣的堅持下,一個個印有“Winner”字樣的口罩和防護服,跟隨醫護人員一起,進方艙,到隔離點,去抗疫的最前線。
另一方面,現已成為穩健醫療的第二成長曲線的“全棉時代”的創立,也是始于李建全“保護地球、關愛健康”的樸實的愿望。李建全分享到,目前,全棉時代是全球唯一一家只做全棉產品的公司,而我創立這個品牌的初心,就是要堅持可再生、可循環的棉花產業,堅持舒適、健康、環保的產品理念,堅持安心、幸福、可持續的品牌初心,堅持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的同時,讓地球可持續。欣喜的是,全棉時代十三年的發展,引領了消費者對全棉制品有了新的認知,特別是年輕媽媽們,她們發現使用這些全棉產品不僅舒適健康,同時種植棉花能減少水土流失、減少沙漠化,讓地球更可持續,她們越來越重視健康育兒的理念,因此越來越多選擇純天然的全棉產品,也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在跟隨使用全棉做產品。
另外,穩健醫療在公司治理上也一直走在前面。李建全在演講中提到,2005年公司在美國OCTBB掛牌,2009年轉紐交所,2010年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完成了一個私營公司轉型為公眾公司過程,完善了法人治理機制、接受了當時最嚴格的薩班斯法案監管,學習了國際化企業的管理經驗。
2012年公司業務高速發展,美國投資人對全棉時代看不懂的時候,我們選擇從美國主動退市,并積極籌備在中國國內上市。
如今,應上市公司的治理要求,穩健醫療也全面啟動集團風控體系建設項目,聘請全球知名咨詢公司為集團九大模塊進行專項治理,進一步優化企業內部風險控制體系,從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體系三大方面全面提升。
展望未來,李建全表示,穩健醫療將在工廠層面繼續優化節能減排工程,繼續擴大中水回用數量,繼續擴大廠區內太陽能、擴大低谷蓄水降溫能力。穩健醫療的初步目標是2027年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碳中和。讓我們每個人行動起來,在創造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同時,實現綠色低碳生活環境,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